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刘锜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刘锜字信叔, 德顺军人, 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 善射, 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 牙门水斛满, 以箭射之, 拔箭水注, 随以一矢窒之, 人服其精。高宗即位, 录仲武后, 锜得召见, 奇之。为陇右都护, 与夏人战屡胜, 夏人儿啼, 辄怖之曰:“刘都护来!”
            十年, 充东京副留守, 节制军马。锜自临安溯江绝淮。至涡口, 方食, 暴风拔坐帐, 锜曰:“此贼兆也, 主暴兵。”五月, 抵顺昌, 金人果败盟来侵。召诸将计事, 皆曰:“金兵不可敌也, 请以精锐为殿, 步骑遮老小顺流还江南。”锜曰:“今东京虽失, 幸全军至此, 有城可守, 奈何弃之?吾意已决, 敢言去者斩!”惟部将许清号“夜叉”者议与锜合, 锜大喜, 凿舟沉之, 示无去意。置家寺中, 积薪于门, 戒守者曰:“脱有不利, 即焚吾家, 毋辱敌手也。”于是军士皆奋, 男子备战守, 妇人砺刀剑, 争呼曰:“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时守备一无可恃, 锜于城上躬自督厉。壬寅, 金人围顺昌, 锜豫于城下设伏, 擒千户阿黑等二人。夜遣千余人击之, 连战, 杀虏颇众。既而三路都统葛王褎以兵三万, 与龙虎大王合兵薄城。锜令开诸门, 金人疑不敢近。
            后知潭州, 江陵县东有黄潭, 建炎间, 有司决水入江以御盗, 由是夏秋涨溢, �!⒑饧浣员凰�。锜始命塞之, 斥膏腴田数千亩, 流民自占者几千户。
        三十一年, 金主亮调军六十万, 自将南来, 弥望数十里, 不断如银壁, 中外大震。时宿将无在者, 乃以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 节制逐路军马。八月, 锜引兵屯扬州, 建大将旗鼓, 军容甚肃, 观者叹息。以兵驻清河口。金人以毡裹船载粮而来, 锜使善没者凿沉其舟。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 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 陷围力战, 林中伏发, 大败之, 斩景山, 俘数百人。三十二年闰二月, 锜发怒, 呕血数升而卒。后谥武穆。
            锜慷慨深毅, 有儒将风。金主亮之南也, 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 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 问其下孰敢当者, 皆随姓名其答如响, 至锜, 莫有应者。
        (选自《宋史•卷三六六》, 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人果败盟来侵          败:解除      B、锜豫于城下设伏           豫:预先
        C、与龙虎大王合兵薄城       �。罕平�      D、斥膏腴田数千亩           斥:开拓
        5.以下各组句子中, 都能够体现刘锜“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随以一矢窒之, 人服其精    ②有城可守, 奈何弃之    ③金人围顺昌, 锜豫于城下设伏
        ④锜始命塞之, 斥膏腴田数千亩   ⑤林中伏发, 大败之    ⑥锜令开诸门, 金人疑不敢近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锜外表出众, 擅长射箭, 声音洪亮;因父亲而受到高宗的召见和任用;与夏交战时屡次获胜, 夏人孩子啼哭, 夏人就吓唬说:“刘都护来了!”
        B、刘锜坚决反对不抵抗金兵。他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官署, 在门口堆起柴薪, 并告诫守卫一旦城池失守就点火, 以免家眷落入敌手而遭羞辱。
        C、刘锜担任潭州知府时, 下令堵住江陵县东黄潭被挖开的地方, 治理了荆州和衡州一带的洪涝, 使几千户流落在外的百姓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D、金主完颜亮问手下南宋将领中有谁比自己更厉害的, 并逐一列举名字, 手下随他叫出的名字立即回应, 叫到刘锜名字的时候, 却无人应答。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部将许清号“夜叉”者议与锜合, 锜大喜, 凿舟沉之, 示无去意。
        (2)锜引兵屯扬州, 建大将旗鼓, 军容甚肃, 观者叹息。

        答案:

        4、A(败, 毁坏。)
        5、C(①说的是他高超的射箭技艺, 并非“善战”;②表明他坚决与敌作战的决心;④说的是他治理地方事务, 并非作战方面的事情。)
        6、D(原文“问其下孰敢当者”, 是问他的手下, 谁敢去抵挡。)
        7、(1)只有一个被称作“夜叉”的部将许清的想法与刘锜不谋而合, 刘锜非常高兴, (他命令手下)凿沉舟船, 表示自己没有离开的意思。
        (译出大意2分, “合”“示”“去”三处各1分。)
        (2)刘锜率兵驻扎在扬州, 树起大将的旗鼓, 军容非常严整, 观看的人都大为赞叹。
        (译出大意2分, “引”“建”“叹息”三处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锜字信叔, 是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 是沪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个儿子。(刘锜)外表出众, 擅长射箭, 声如洪钟。他曾经跟随父亲刘仲武征战, 牙门上的水斛满了, 刘锜用箭射去, 拔箭出来, 水如注涌, 随即射出一支箭堵�。谌颂痉募家站�。宋高宗即位后, 录用刘仲武, 刘锜也得以被召见, 高宗认为他很不一般, 让他做了陇右都护。刘锜与夏人交战屡次获胜, 夏人的孩子啼哭, 夏人就吓�:⒆铀�:“刘都护来了!”
        绍兴十年(公元1141年), 刘锜担任东京副留守, 管辖军马。刘锜从临安逆流而上渡过淮河。到了涡口, 正要吃饭, 暴风吹倒了军帐, 刘锜说道:“这是有贼兵来袭的征兆, 预示着要发生战事。”(暴兵:①凶暴不义之师;②谓用兵或动用军队。此处应用第②义项。)五月, 金人果然毁坏盟约来侵犯。刘锜召来各位将领议事, 大家都说:“金兵不能抵抗, 请允许我们以精锐兵力殿后, 步兵和骑兵掩护家眷顺流回到长江以南。”刘锜说:“现在东京(汴州, 即今天的开封)虽然失守, 幸好全军在这里, 有城可守, 为什么要弃城呢?我已经决定了, 有敢说逃走的就杀掉他。”只有一个被称作“夜叉”的部将许清的想法与刘锜不谋而合, 刘锜非常高兴, (他命令手下)凿沉舟船, 以表示自己没有离开的意思。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官署, 在门口堆起木柴, 告诫守卫:“一旦战事不利, 就焚烧我家, 不要让家人落入敌手而遭羞辱。”因此士兵们都非常振奋, 男人们准备战斗守卫, 女人们磨利刀剑, 大家争先恐后地喊到:“今天应当为国家打败敌人, 建立功勋。”当时的守备没有可依赖的了, 刘锜就在城墙上亲自督率鼓励。壬寅日, 金人包围了顺昌, 刘锜预先在城墙下设下埋伏, 擒获了千户阿黑等二人。夜晚又派遣一千多人出击, 接连交战, 杀死了许多敌人。不久三路都统葛王褎带兵三万, 与龙虎大王会师逼近刘锜所在的城池。刘锜下令打开所有的城门, 金人疑心而不敢接近。
        后来刘锜担任了潭州的知府, 江陵县东有一个黄潭, 建炎年间, 有司挖开黄潭, 引入江水来抵御强盗, 从此每年夏秋两季潭水暴涨溢出, 荆州、衡州一带都遭受到了水灾。刘锜(到任后)才下令堵塞挖开的地方, 开拓出几千亩肥沃的土地, 几千户因受灾而流亡的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
        绍兴三十一年, 金主完颜亮调动六十万军队, 亲自率领, 向南而来, 满眼望去几十里, 绵延不断就像银色的壁垒, 朝廷内外大为震惊。当时老将都不在了, 于是就派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 统辖多路军马。八月, 刘锜率兵驻扎在扬州, 树起大将的旗鼓, 军容非常严整, 观看的人都大为赞叹。接着刘锜又率兵驻扎在清河口。金人用毛毡裹着船载着粮食而来, 刘锜派擅长潜水的人凿沉敌船。金万户高景山攻打扬州, 刘锜派遣员琦在皂角林一带抵御, 陷入敌围, 拼命突击, 这时林中伏兵突然杀出, 大败敌军, 斩杀了高景山, 俘虏了几百人。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 刘锜怒火攻心, 呕出几升血而死。死后追谥“武穆”。
        刘锜一身正气, 沉着刚毅, 有儒将风范。金主完颜亮去江南时, 下令有敢说刘锜姓名的就治罪, 不赦免。他逐一列举南宋的将领, 问他的手下, 谁敢去抵挡, (大家)都应声作答, 说到刘锜名字时, 却没有人应答。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岳阳楼记》(二)《宋太祖怕史官》
        欧阳修《记旧本韩王后》《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诸葛孔明》《严祺先文集序》
        《自戒》贺铸《钓船归》
        曾巩《唐论》《南史·周颙传》
        《隋书·李士谦传》宋濂《看松庵记》
        《宋史·范雍传》《驳《复仇议》》
        晁错《论贵粟疏》《元史·赵炳传》
        《新五代史·王朴传》《明史·于谦传》
        韩愈《与崔群书》《宋史·刘锜传》
        宋濂《尊卢沙》《宋史·张方平传》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伤仲永》中考题(2013年常德市)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