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10~14题。 寅字明仲, 安国弟之子也。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梦大鱼跃盆水中急往取而子之少桀黠难制父闭之空阁其上有杂木寅尽刻为人形 安国曰:“当有以移其心。”别置书数千卷于其上, 年余, 寅悉成诵, 不遗一卷。游辟症, 中宣和进士甲科。, 靖康初, 以御史中丞何荐, 召除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为祭酒, 寅从之受学, 迁司门员外郎。金人陷京师, 议立异姓, 寅与张�!⒄远ν柑е�, 不书议状。张邦昌伪立, 寅弃官归, 言者劾其离次, 降一官.建炎三年, 高宗幸金陵, 枢密使张浚荐为驾部郎官, 寻握起居郎。二年五月, 诏内外官各言省费、裕国、强兵、忽民之策, 寅以十事应诏:①曰修政事、备边陲、治军旅、用人才、除盗贼、信赏�!⒗聿朴谩⒑嗣怠⑵邻呢⑷ゼ樗�。疏上不报, 寻命知永州.既而右仆射张浚自江上还, 奏遣使为兵家机权, 竞反前旨。寅复奏疏言:②“今日大计, 只合明复仇之义, 用贤修德, 息兵训民, 以图北向.倘或未可, 则坚守待时。若夫二三其德, 无一定之论, 必不能有所立。”寅既与浚异, 遂乞便郡就养。后除徽猷阁待制、知邵州、辞, 改集英殿修撰, 复以待制改知严州, 又改知永州。徽宗皇帝、宁德皇后讣至, 朝廷用故事以日易月, 灾上疏言:③“礼:仇不复则服不除。愿降诏旨, 用丧三年, 衣墨临戎, 以化天下。”寻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 免丧, 时秦桧当国, 除撒献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俄乞致仕, 遂归衡州。桧既忌寅, 虽告老犹愤之, 坐与李光书讥讪朝政落职。右正言章复劾寅不持本生母服不孝, 谏通邻好不忠, 责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桧死, 诏自便, 寻复其官。绍兴二十一年卒, 年五十九.寅志节豪迈、初摧第, 中书侍郎张邦昌欲以女妻之, 不许。始, 安国颇重秦桧之大节, 及桧擅国, 寅遂与之绝。新州谪命下, 即日就道。在谪所著《读史管见》数十万言, 及《论语详说》, 皆行于世。其为文根著义理, 有《斐然集》三十卷。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因/娈梦大鱼跃盆水中/急往�。又勹铟锬阎疲副罩崭笃渖希性幽荆】涛诵危� B.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梦大鱼跃盆水中/急往取而子之/少桀黠难制/父闭之空阁其上/有杂木/寅尽刻为人形/ C.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梦大鱼跃盆水中/急往�。又勹铟锬阎疲副罩崭螅渖嫌性幽荆】涛诵危� D.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梦大鱼跃盆水中/急往取而子之/少桀黠难制/父闭之空阁/其上有杂木/寅尽刻为人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祭酒, 古代学官名。汉代博士祭酒, 西晋国子祭酒, 隋唐后国子监祭酒, 皆国子监主管官。 B.丁父忧, 遭遇父亲丧事。礼制规定, 丁忧时官员须离职守孝, 服孝期满方能陈请复职。 C.致仕, 指辞去官职, 退休回家。古代还有致事、致政、休致、出仕等表述相同的意思。 D.义理, 一般指讲求儒家经义的学问, 宋代以来的理学被称为义理之学。 12.下列对胡寅不愿曲意逢迎之事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兵攻陷京师后打算拥立异皇帝, 胡寅决不合作, 逃到太学, 不写相关文书。 B.胡寅曾受张浚举荐, 但因政见不同, 自己又不愿迁就, 于是请求调往异地奉养父母。 C.胡寅科举及第时, 中书侍郎张邦昌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 但胡寅志向远大, , 看不起他女儿。 D.胡安国十分看重秦桧的气节, 但当秦桧专权国事时, 胡寅就断绝了与秦桧的交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夫二三其德, 无一定之论, 必不能有所立。 (2)愿降诏旨, 用丧三年, 衣墨临戎, 以化天下。 14.选文中胡寅三次上书进言, 其目的分别是什么?请根据文中序号概括回答。(3分)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D(3分)(注意人物的区分) 11.C(3分)(“出仕”意为出来做官) 12.C(3分)(原文没有提及“看不起他女儿”) 13.(8分)(1)至于三心二意, 没有坚定不移的看法, 一定不能有所树立。(4分, 得分点:“若夫”“二三其德”“一定”“立”) (2)希望皇上降下圣旨, 服丧三年, 穿黑色丧服亲临兵阵, 来感化天下。(4分, 得分点:“用丧”“衣墨”“戎”“化”) 14.(3分)①除了接受诏命建言, 还反复提出除盗去奸;②阻止和议, 图谋中兴, 力主抗金;③劝谏皇上牢记家仇国恨, 激励抗战斗志。(3分,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胡寅字明仲, 是胡安国弟弟之子。胡寅快要出生的时候, 胡安国的弟弟和媳妇因为家里男孩较多想不养育这个孩子, 胡安国的妻子梦见大鱼从盆里跳入水中, 赶紧前往抱起这个孩子并领养了他。胡寅年少时凶悍狡黠难以管制, 父亲将他关在一个空阁中, 上面有杂木, 胡寅把它们全部刻为人形。胡安国说:“应当想办法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就另外在上面放置数千卷书籍, 一年后, 胡寅都能熟读成诵, 不留一卷。在辟雍读书, 考中宣和进士甲科。 靖康初年, 凭借御史中丞何㮚推荐, 胡寅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杨时任祭酒, 胡寅跟从他学习。改任司门员外郎。金人攻陷京师, 打算拥立异姓, 胡寅与张�!⒄远μ拥教�, 不写相关文书。张邦昌建立伪政权, 胡寅弃官归乡, 言官弹劾他擅离职守, 降官职一级。 建炎三年, 高宗到达金陵, 枢密使张浚推荐他作驾部郎官, 不久他被提任起居郎。 绍兴二年五月, 下诏朝廷内外的官员各自进言节省费用、富国强兵、百姓休养生息的计策, 胡寅接受诏命建言十件事, 分别是:治理政事、完备边防、整治军旅、善用人才、灭除盗贼、赏罚有信、经营钱财、核正名实、屏退谀佞、去除奸恶。奏疏上后皇帝没有回复, 不久命他主管永州。 不久右仆射张浚从江上回来, 上奏称派遣使者出使敌国是兵家的机智权谋, 他竟然违反了原先的旨意。胡寅再次奏疏说:“今日大计, 只应该明晓复仇的大义, 任用贤臣修明道德, 停息战事教化百姓, 以谋划向北进发。倘若不可, 就坚守等待时机。至于三心二意, 而没有坚定不移的看法, 一定不能有所树立。”胡寅与张浚持有异议之后, 就请求到政务清简之郡奉养父母。 后来他被授予徽猷阁待制、邵州知府, 胡寅拒绝了。改任集英殿修撰, 再凭借待制的身份改任严州知州, 又改任永州知州。 徽宗皇帝、宁德皇后报丧的通知到达后, 朝廷采用旧例以一天当成一月的方式让皇帝服丧, 胡寅上疏说:“《礼》说:仇恨不报服礼不除。希望皇上降下圣旨, 服丧三年, 穿黑色丧服亲临兵阵, 来感化天下。”不久他被授予礼部待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遇父丧, 守孝期满, 除去丧服, 当时秦桧主持国政, 胡寅被授予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请求告老还乡, 于是回到衡州。 秦桧对胡寅起了忌惮之心, 即使胡寅告老还乡仍然怨恨他, 因与李光上书讥讽朝政被判罪降职。右正言章复弹劾胡寅不为亲生母亲服丧, 为人不孝, 谏阻与邻国和睦友好, 为人不忠, 降级授予果州团练副使、新州安置。秦桧死后, 诏书下令胡寅闲居, 不久恢复他的官职。绍兴二十一年胡寅去世, 时年五十九岁。 胡寅志向宏大, 意气豪迈, 刚刚科举中第, 中书侍郎张邦昌想将女儿嫁给他为妻, 胡寅不答应。起先, 胡安国很看重秦桧的气节, 等到秦桧专权国事, 胡寅就与他断绝往来。新州贬谪命令下达, 胡寅当日就启程。在贬谪之时所写的《读史管见》有数十万字, 和《论语详说》都在世间流传。他写文章以儒家经义为准则, 著有《斐然集》三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