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共19.0分) 邓艾传 邓艾字士载, 义阳棘阳人也。少孤, 太祖破荆州, 徙汝南, 为农民养犊。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 言“文为世范, 行为士则”, 艾遂自名范, 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 故改焉。为都尉学士, 以口吃, 不得作干佐, 为稻田守丛草吏。同郡吏父怜其家贫, 资给甚厚, 艾初不稍谢。每见高山大泽, 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 诣太尉司马宣王, 宣王奇之, 辟之为掾, 迁尚书郎。 出参征西军事, 迁南安太守。嘉平元年, 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 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 或能复还, 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 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 去艾屯六十里, 艾即夜潜军径到, 维果来渡, 而艾先至, 据城, 得以不败。赐爵关内侯, 加讨寇将军, 后迁城阳太守。 景元四年冬十月, 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 凿山通道, 造作桥阁。山高谷深, 至为艰险, 又粮运将匮, 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 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 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 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 列陈待艾。艾遣子忠等出其右, 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 并退还, 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 在此一举, 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 大破之, 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 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 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 检御将士, 无所虏略, 绥纳降附, 使复旧业, 蜀人称焉。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B.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C.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D. 维今卒还/吾军人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吾令不得还/维必自东袭取洮城。 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下划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邓艾年幼时父亲就死了。 B. “艾遂自名范, 字士则”, 古人幼时命名, 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和名使用有别, 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字供长辈呼唤。 C. “辟之为掾”中“掾”即掾吏, 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 分曹治事的属吏, 官府里的办事员。 D. “迁南安太守”中“迁”与徙, 都指调动官职。“迁”一般表示升官, “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邓艾在战乱时迁徙汝南, 为农家牧养小�!:笤隍4ǹ吹揭黄讣叭绾巫魑摹⑽说谋�, 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 以励其志。 B. 邓艾做过都尉学士, 后来改任看护稻田和牧场的小官。同郡一个官吏的父亲可怜他家贫, 送给他很多财物, 邓艾最初没有很表示感谢。 C. 邓艾和征西将军郭淮一道抵御蜀国的偏将姜维。姜维撤退, 邓艾认为应该分兵把守, 后又识破了姜维的计谋, 得以不败。 D. 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 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 到达雒城。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降税媲扒肭笸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维退, 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 或能复还, 宜分诸军以备不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艾至成都, 检御将士, 无所虏略, 绥纳降附, 使复旧业, 蜀人称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0】B 【小题11】B 【小题12】D 【小题13(1)姜维撤退, 郭淮想乘机向西去攻打羌人。邓艾说:“贼人离开这里还不远, 或许还会回来, 我们应该分兵把守, 以防万一。” (2)邓艾到达成都, 督察驾驭/巡视管理将士, 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接纳投降归附的人员, 让他们都恢复原来的事业, 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 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把能断开的先断开, 然后逐步缩小范围, 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 根据语境作出相应调整。可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 例如, “曰”“也”“于是”“为”“即”等。此题中, “还”, 回来, 为“维”的谓语, 结构完整, “吾军人”为下句主语, “还”后停顿, 排除BC;“吾”作“持”的宾语, 其后停顿, 排除D。这句话的意思:姜维现在突然返回, 我军人少, 按常理说他们应当渡河, 而不是架桥.这是他们的计策, 姜维派廖化来牵制我, 使我们不能返回.所以姜维一定会从东面袭击洮城。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 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 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 要仔细分辨选项, 然后做出判断。B项, 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名供长辈呼唤。古人称呼他人, 一般称他的字, 不能呼名。呼他人的名, 很不礼貌。一个人的字, 是在成年后才有的。故选B。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带着选项回到原文, 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作出判定。D项, “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错, 原文倒数第二段“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 为笺诣艾请降”, 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肭笸督�, 非后主刘禅捧着皇帝大印。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文言文翻译应当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重点把握文言句子里面的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关键词:(1)句中, 关键词“因”译为“乘机”, “去”译为“离开”, “宜”译为“应该”, “不虞”译为“万一”。(2)句中关键词“检御”译为“督察驾驭/巡视管理”, “无所虏略”译为“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 “绥纳”译为“安抚接纳”, “称”译为“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