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问养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阅读下文, 完成下面小题。
        问养生
        苏轼
        ①余问养生于吴子①, 得二言也。      , 曰和。曰安。
        ②何谓和?曰:子不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极, 至于折胶流金, 而物不以为�。浔湔呶ⅲ�   )。寒暑之变, 昼与日俱逝, 夜与月并驰, 俯仰之间, 屡变而人不知者, 微之至, 和之极也。      , 相寻而狎至, 则人之死久矣。
        ③何谓安?曰:吾尝自牢山②浮海达于淮, 遇大风焉, 舟中之人, 如附于枯槔③, 而与之上下, 如踏车轮而行, 反逆炫乱不可止。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吾非有异术也, 惟莫与之争, 而听其所为。故凡病我者, 举非物也。食中有蛆, 人见之必呕也。其不见而食者, 未尝呕也。请察其所以生。论八珍者必咽, 言粪秽者必唾。二者未尝与我接也, 唾与咽何从生哉。果生于物乎?果生于我乎?知其生于我也, 则虽与之接而不变, 安之至也。安则物之感我者轻, 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 外轻内顺, 而生理备矣。
        ④吴子, 古之静者也。其观于物也, 审矣。   , 是以私识其言, 而时省观焉。
        〔注〕吴子:吴子野, 作者友人。②牢山:即崂山。③枯槔:又称吊杆, 古代汲水工具, 此处形容船身颠簸如吊杆忽上忽下。
        21.可填入第②段括号处的虚词是(     )
        A.矣B.焉C.哉D.也
        22.下列对第③段所论“安”的含义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不与外物相争, 顺其自然, 淡然自安。
        B.不受外物影响, 听从内心的主观感受。
        C.不畏人生艰险, 安于贫贱, 处变不惊。
        D.不因外物变化而改变自我, 超然物外。
        23.把“使此二极者”这个句子放回到文本中, 合理的位置是(     )
        A.第①段空格处B.第②段空格处
        C.第③段空格处D.第④段空格处
        24.本文在说理上颇具特色, 试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加以赏析。
         
         
        答案:
         
        21.D
        22.C
        23.B
        24.形式上,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行文上采用主客问答形式, 多用设问引发, 富有启发性;内容上, 结合生活现象, 运用比喻(类比)论证, 揭示出养生贵在外和内安的道理, 说理深入浅出而形象生动。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轼《贾谊论》(二)苏轼《书上元夜游》
        苏轼《留侯论》(二)苏轼《谏买浙灯状》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二)苏轼《与王定国书》
        《北人学没》《屈到嗜芰》《屈到嗜芰论》
        《猪肉颂》《缹猪肉法》苏轼《凌虚台记》(二)
        《论书》两则苏轼《游士失职之祸》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苏轼《寻春》(二)
        苏轼《论范蠡》苏轼《钱塘勤上人诗集叙》
        苏轼《魏武帝论》苏轼《与章子厚书》
        《与王庠书》《又答王庠书》苏轼《天石砚铭》
        苏轼《宋襄公论》《贾谊论》《贾谊不至公卿论》
        苏轼《喜雨亭记》(三)苏轼《贾谊论》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滟滪堆赋(并序)》
        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苏轼《江瑶柱传》
        苏轼《喜雨亭记》(二)苏轼《喜雨亭记》
        苏轼《前赤壁赋》(二)苏轼《日喻》(二)
        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二)苏轼《记过合浦》
        苏轼《教战守策》苏轼《前赤壁赋》
        苏轼《庄子祠堂记》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
        苏轼《游兰溪》苏轼《论范增》
        苏轼《韩非论》苏轼《晁君成诗集叙》
        苏轼《记游松风亭》苏轼《答谢民师书》
        苏轼《决壅蔽》苏轼《上韩枢密书》
        《张文定公墓志铭》苏轼《墨宝堂记》
        苏轼《小儿不畏虎》苏轼《士燮论》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