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五)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21—24题(11分) 送徐无党南归序 【宋】欧阳修 ①草木鸟兽之为物, 众人之为人, 其为生虽异, 而为死则同, 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 固亦生且死于其间, 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 虽死而不朽, 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 修之于身, 施之于事, 见之于言, 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 无所不获;施于事者, 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 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 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 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 而不施于事, 不见于言, 亦可也。孔子弟子, 有能政事者矣, 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 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 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 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 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 固不待施于事, 况于言乎? ②予读班固《艺文志》、唐《四库书目》, 见其所列, 自三代、秦、汉以来, 著书之士多者至百余篇, 少者犹三四十篇, 其人不可胜数, 而散亡磨灭, 百不一二存焉。予窃悲其人, 文章丽矣, 言语工矣, 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鸟兽好音之过耳也。方其用心与力之劳, 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而忽焉以死者, 虽有迟有速,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言之不可恃也盖如此。今之学者, 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 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 皆可悲也! ③东阳徐生, 少从予学, 为文章, 稍稍见称于人。既去, 而与群士试于礼部, 得高第, 由是知名。其文辞日进, 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 故于其归, 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 亦因以自警焉。 2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夫 B. 因 C. 且 D. 然 22. 分析第①段以颜回为例说理的作用。(3分) 23. 对作者写作意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作为师长, 临别赠言, 寄寓对弟子的勉励期待。 B. 作为师长, 规劝徐生改善文风, 不要华而不实。 C. 作为学者, 表达自己对圣贤何以不朽的看法。 D. 作为学者, 以此文警醒自己, 避免舍本逐末。 24. 第②段的论述在第①段的基础上推进了一层, 请加以分析。(4分) 答案: 21.A 22.将颜回与孔门众多能言善政的弟子比较, 突出颜回深居陋巷、终日如愚, 不施于事、不见于言, 却还是以其人格垂范, 被众人推尊, 并流芳后世, 有力地证明圣贤之不朽重在修身, 例证具有典型性和权威性, 增强了说服力。 23.B 24.第1段论述“修身, 施事, 见言”三者和不朽的关系, 指出“施事, 见言, 受到客观条件, 得不得, 能不能”的限制, 只有立德修身完全取决于主观的努力, 最能令人不朽, 以此表明修身的重要性;第2段在此基础上聚焦“见言”和“不朽”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即使“能”立言, 若只关注文字, 大多也会与草木鸟兽众人并朽, 表明言不可恃/以立言求不朽的愿望难以达成, 生发出对今世学者“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而不能如圣贤般不的悲慨, 深化了“修身为本”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