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五代史·王清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五代史
        王清, 洺州曲周人也。清少以勇力端厚称于乡里。后唐明宗领行台, 置步直军, 清预其募, 渐升为小�!C髯诩次�, 历严卫、宁卫指挥使, 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天福三年, 从杨光远平范延光于邺, 改奉国军都虞侯。六年, 襄州安从进叛, 从高行周讨之, 逾年不下。一日, 清请先登, 诸军继其后, 会有内应者, 遂拔其城, 有诏褒慰。八年, 诏遣以所部兵屯于邺。九年春, 契丹南牧, 围其城, 清与张从恩守之。契丹退, 以干城功, 继迁军额。
        开运二年春三月, 从杜重威北征, 解阳城之围。是岁秋七月, 诏遣与皇甫遇援粮入易州。十一月, 从杜重威收瀛州, 闻契丹大至, 重威率诸军沿滹水而西, 将保常山, 及至中渡桥, 契丹已屯于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 军不能解。时戎王至, 留骑之精者以御我, 分其弱者, 自故灵都城缘其山足, 涉滹沱之浅处, 引众而南, 至赵郡, 凡百余里, 断我飞挽, 且扼归路。清知势蹙, 谓重威曰:“军去常山五里, 守株于此, 营孤食�。糁�!请以步兵二千为前锋, 夺桥开路, 公可率诸军继之, 期入常山, 必济矣。”重威可之, 遣宋彦筠俱行。清一击获其桥, 契丹为之小却, 重威犹豫不进, 密已贰于国矣。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丈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时年五十三。契丹寻于所战之地, 筑一京观。及汉高祖即位, 使人平之, 赠清太傅。是岁, 清子守钧于本邑义化别业, 招魂以葬之也。
        (选自《旧五代史·王清传》,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B.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C.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D.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台, 指尚书台(�。┝偈痹谕馍柚玫姆种Щ�。“台”, 指在中央的尚书省。
        B.虞侯, 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的“虞侯”多指官僚雇用的侍从,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即为“陆虞侯”。
        C.南牧, 这里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放牧。语出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过秦论》中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D.京观, 指古代战争中, 胜者为了炫耀武功, 把敌军的尸体堆起来封土筑成的高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清年少时勇敢有力气, 品性温厚, 为乡邻称道。他从军后从一个普通士兵被逐步提拔, 先后担任指挥使、奉国军都虞侯等职务。
        B.天福年间, 王清参与平定范延光、安从进等人的叛乱;与张从恩固守邺城, 成功抵御契丹的进攻, 功勋卓著。
        C.瀛州之战中, 契丹屯兵于溥水北岸, 留精兵与我军对抗, 杜重威率军苦战多日, 并分兵渡过滹沦河, 结果粮道与归路均被契丹阻断。
        D.在危急之时, 王清分析战争形势, 认为不可守株待兔, 坐视军队孤立无援, 于是, 他主动请求担任先锋, 也得到了杜重威的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请先登, 诸军继其后, 会有内应者, 遂拔其城, 有诏褒慰。
        (2)清一击获其桥, 契丹为之小却, 重威犹豫不进, 密已贰于国矣。
        5、王清跟随杜重威北征期间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的“勇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1、C整句话的翻译为:宋彦筠后退逃跑, 王清在河北岸布列阵势, 严格地告诫部下, 直到傍晚, 激战也没有停止。契丹因为有生力军接连不断的到来, 而我军没有增加一点的军队武器, 王清与他的部下全都战死在那里。
        “彦筠退走”中, 主语是“宋彦筠”, “退走”作谓语;“清列阵北岸”中主语为”清”, “列阵(于)北岸”是状语后置句, 之间不可断开, 这是独立的句子。根据以上分析排除D。
        “日暮“做时间状语, 习惯上断开, 排除AB。
        “契丹以生军继至”, “契丹”作主语, 主谓结构完整, 前后断开;“我无寸刃益之”, 人称代词“我”作主语, 之前断开。
        2、C   “这里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放牧”是错误的。南牧, 本意为南下放牧, 引申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侵, 这里指契丹南侵。
        3、C   “杜重威率军苦战多日, 并分兵渡过滹沦河“是错误的, 由原文“时戎王至, 留骑之精者以御我, 分其弱者, 自故灵都城缘其山足, 涉滹沱之浅处, 引众而南, 至赵郡, 凡百余里, 断我飞挽, 且扼归路”意思是”当时戎王来到, 契丹于是留精兵与王清的军队对抗, 调拨弱势军队从以前的灵都城沿着它的山脚, 渡过滹沱河的浅水处, 率领军队向南进军, 到了赵郡, 总共一百多里, 截断了我军运送粮草的道路, 并且扼断了我军的退路”可知, “分兵渡过滹水”的是契丹军, 而非杜重威。
        4、(1)王清请求率先登城, 其他各军跟在他的后面, 恰好有内应接应, 于是攻占了襄州城, 朝廷下诏褒奖抚慰。
        (2)王清一次就攻占了桥梁, 契丹的军队因此稍微退却, 杜重威犹豫不前, 已经秘密地对国家有了二心。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登, 登城;继, 跟着;会, 恰好;拔, 攻占, 褒慰, 褒奖抚慰。
        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获, 攻占;以, 因为;�。晕�;却, 退却;�。墒驶钣米鞫�, 有二心;于, 对。

        5、⑥王清给杜重威提建议, 自己率领两千步兵作为前锋进军。②王清率军在北岸列阵抵抗契丹, 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坚守, 最终全军阵亡。

        参考译文
        王清, 是洺州曲周人。王清年少时勇敢力大, 品性温厚, 为乡邻称道。后唐明宗李嗣源兼任行台, 设置步直军, 王清预先在他的招募当中, 逐渐的升为小�!C髯诩次缓�, 相继担任严卫、宁卫指挥使, 加任检校右散骑常侍。
        天福三年, 王清跟随杨光远在邺平定范延光, 改任奉国军都虞侯。天赋六年, 襄州安从进兵叛乱, 王清跟随高行周讨伐安从, 经过一年也没有平定襄州。有一天, 王清请求率先登城, 其他各军跟在他的后面, 恰好有内应接应, 于是攻占了襄州, 朝廷下令进行褒奖慰问。天福八年, 朝廷下令派遣他所率领的军队驻军在邺。天福九年的春天, 契丹南下放牧, 围攻了邺城, 王清和张从恩驻守在这里, 契丹退兵, 因为保卫国土的功劳, 又被提拔为军额。
        开运二年的暮春, 王清跟随杜重威向北征伐, 解除了阳城的围困。这一年的秋天的七月份, 朝廷下令派遣王清和皇甫遇进入易州支援粮草。这一年的十一月, 又跟从杜重威收复瀛洲, 听说契丹的大军到达, 杜重威率领各路军队沿着滹水向西进军, 将要力保常山, 等到到了中渡桥, 契丹已经驻军在河的北岸。从这个月的二十七日一直到十二月的五日, 军队不能解围。当时戎王来到, 契丹于是留精兵与王清的军队对抗, 调拨弱势军队从以前的灵都城沿着它的山脚, 渡过滹沱河的浅水处, 率领军队向南进军, 到了赵郡, 总共一百多里, 截断了我军运送粮草的道路, 并且扼断了我军的退路。王清知道形势非常的危急, 对杜重威说:“我军距离常山五里, 在这里守株待兔, 孤军奋战没有外援, 粮食吃�。趺窗�!请允许我率领两千步兵作为先锋部队, 强取中渡桥, 杀开一条血路, 您就可以率领剩下的军队跟在后面, 进入常山, 事情一定能够成功。“杜重威认为他的计划可以实行, 派遣宋彦筠和王清一同前行。王清一次就攻占了桥梁, 契丹的军队因此稍微退却, 杜重威犹豫不前, 已经秘密的对晋国有了二心。宋彦筠后退逃跑, 王清在河北岸布列阵势, 严厉约束部下, 直到傍晚, 激战也没有停止。契丹因为有援军接连不断的到来, 而我军丝毫没有援军的到来, 王清与他的部下全都战死在那里。时年三十五岁。契丹在作战的地方寻找王清等人的尸体筑成了一座京观。等到汉高祖即位, 派人铲平了这座京观, 并且追赠他为太傅。这一年, 王清的儿子王守钧在家乡建造了一所坟墓, 招来父亲的魂魄葬在那里。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五代史·刘赞传》(二)《旧五代史·夏鲁奇传》
        《旧五代史·王师范传》《旧五代史·徐怀玉传》
        《旧五代史·刘赞传》《旧五代史·冯道传》
        《旧五代史·张希崇传》《旧五代史·赵莹传》(二)
        《旧五代史·李琪传》(三)《旧五代史·康福传》
        《旧五代史·李袭吉传》《旧五代史·马全节传》
        《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旧五代史·葛从周传》
        《旧五代史·周德威传》《李专美传》
        《旧五代史·皇甫遇传》《旧五代史·张策传》
        《旧五代史·赵莹传》《旧五代史·高汉筠传》
        《旧五代史·钱镠传》《旧五代史·庄宗传》
        《旧五代史·李琪传》(二)《旧五代史·龙敏传》
        《旧五代史·王建传》《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一》
        《旧五代史·王晏球传》《旧五代史·赵光逢传》
        《旧五代史·刘词传》《旧五代史·李愚传》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旧五代史·克宁传》
        《旧五代史·梁书·李珽传》《旧五代史·李琪传》
        《旧五代史·王瑜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