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曾巩《南轩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
        《南轩记》阅读答案
        曾 巩
        得邻之茆(máo)地, 蕃之, 树竹木, 灌蔬于其间, 结茅以自休, 嚣然而乐。世固有处廊庙之贵, 抗万乘之富, 吾不愿易也。
        人之性不同, 于是知伏闲隐奥, 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 非其器所长, 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 吾之役于物, 或田于食, 或野于宿, 不得常此处也, 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少而思, 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 有以为之矣。士固有所勤, 有所肆, 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 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 独何必休于是邪?顾吾之所好者远, 无与处于是也。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 笺疏之书, 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山镵(chán)�?獭⒏】涔钜熘恼�, 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方言、地记、佛老所传, 吾悉得于此。
        皆伏羲以来, 下更秦汉至今, 圣人贤者魁杰之材, 殚岁月, 惫精思, 日夜各推所长, 分辨万事之说, 其于天地万物, 小大之际, 修身理人, 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 罔不毕载。处与吾俱, 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 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 始终之概以自广, 养吾心以忠, 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 趋之以勇, 而至之以不止, 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得其时则行, 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 非也。不得其时则止, 仆仆然求行其道者, 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 或爱而誉之者, 过也。吾之足于义, 或恶而毁之者, 亦过也。
        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 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 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书之南轩之壁间, 蚤夜觉观焉, 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延边人民出版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之, 树竹木 蕃:繁殖
        B.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亲:亲戚
        C.士固有所勤, 有所肆 肆:尽、尽力
        D.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 称:称赞
        6.下列各句中的“于”字, 与“吾之役于物”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B.畔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
        C.不拘于时, 学于余
        D.当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B.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C.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D.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文章开头说“结茅以自休, 嚣然而乐”, 试结合全文概括“乐”的内涵(3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固有处廊庙之贵, 抗万乘之富, 吾不愿易也。(3分)
        (2)人之性不同, 于是知伏闲隐奥, 吾性所最宜。(3分)
        (3)其过也改, 趋之以勇, 而至之以不止, 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4分)
         
        答案:
        5.答案  C(A, 蕃, 同“藩”, 屏障, 这里是作为屏障, 意译为“围上篱笆”。 B, 亲, 指父母亲, 根据作者身世这里指母亲。D, 称, “称”和“引”在这里都是援引、引证的意思, 后面多接言语、事例等。) 
        6.答案:C(A.于, 介词, 表比较, 可译为“比”;本句选自荀子《劝学》。 B, 于, 介词, 引进处所或对象, 可译为“在”;本句选自班固《苏武传》。C.于, 表被动, 可译为“被”或“受”, 与例句中的“于”字用法相同;本句选自韩愈《师说》。D, 于, 介词, 可译为“对”, 引进对象;本句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7.答案:C。 
        附原文的标点:得其时则行, 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 非也。不得其时则止, 仆仆然求行其道者, 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 或爱而誉之者, 过也。吾之足于义, 或恶而毁之者, 亦过也。 
        8.答:居住在南轩, 欣赏自然美景, 忘掉功名富贵, 感到快乐;南轩如同朋友, 在这里博览群书, 懂得修身养性之道, 感到快乐;读圣贤书, 明白事理, 懂得治国之道, 感到快乐。 
        9.(1)译: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 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商, 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计分点:“贵”与“富”, “抗”, “易”) 
        (2)译: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 隐居在僻静的处所, 对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计分点:“于是”, “ 伏闲隐奥”, “宜”) 
        (3)译:人有过错就改正, 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 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 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计分点:“所以”“求于内”“至之”, 注意“以勇”“ 以不止”与“此……者”的句式特点)
        译文:
        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 围上篱笆, 栽上竹木, 在里面灌水种蔬菜, 搭建起草房来供自己休息, 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 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人, 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
         
        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 隐居在僻静的处所, 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情, 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 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去争斗呢?
         
        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达到最完美的地步, 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 我被解决这些生活问题所驱迫, 有时在田地里用饭, 有时在野外住宿, 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 哪能在心里不焦躁呢?
         
        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 大凡像我这样违背自己的性情, 劳苦自己的身体, 被生活问题所驱迫的情况, 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 也有该尽力的事, 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来的, 进而顺从它, 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 为什么偏偏一定要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 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 注解之类的书籍, 以及评定美好事物, 讽刺丑恶现象, 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又深远, 凿于山崖和镌刻在墓石, 浮夸又诡谲怪异的文章, 下至用兵谋略、历法星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 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 我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
         
        它们都属于从伏羲以来, 往下又历经秦朝汉朝直至当代, 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穷尽岁月, 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 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方, 分析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 小事与大道的关系, 修养好自身, 治理民众, 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 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 草房与我在一起, 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 用它来去除疑惑, 解开蒙昧。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 连及类属, 勾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概情形, 用它来扩充自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 紧紧约束住节操, 按宽容的原则去行事。人有过错就改正, 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 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 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
         
        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 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而不出世, 显然也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机就作罢, 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 显然也是错误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 有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 这是不对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很充分, 有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 这也是不对的。
         
        他们这两种态度, 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 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 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 但所持守的却可以称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 很容易了解, 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大。
         
        把以上这些话写在南轩的墙壁上, 早晚看看它, 用来激励自己上进。南丰曾巩记。



        相关文言文练习
        《墨池记》《墨池记》(二)
        曾巩《学舍记》《送李材叔知柳州》
        曾巩《唐论》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邪正辨》曾巩《洪渥传》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曾巩《与孙司封书》曾巩《筠州学记》
        曾巩《谢杜相公书》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醒心亭记》曾巩《菜园院佛殿记》
        曾巩《刑赏论》曾巩《戚元鲁墓志铭》
        《陈公神道碑铭》《越州鉴湖图》序
        曾巩《秃秃记》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曾巩《广德湖记》
        唐甄《室语》《明史·刘基传》
        《核工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明史·鲁穆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旧唐书·杜甫传》蒋坦《秋灯琐忆》
        《李贺作诗》《螳螂捕蛇》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方苞禁酒之议》《苏轼徙知徐州》
        《放鹤亭记》《孝丐》(一)
        《孝丐》(二)《孝丐》(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鹊招鹳》
        《太宗纳谏》《后汉书·逸民列传》
        《国信使郝文忠公》《旧唐书·高适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