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顾炎武《抄书自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顾炎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8题。
        抄书自序
        顾炎武
        炎武之先家海上, 世为儒。自先高祖为给事中, 当正德之末。其时天下惟王府、官司及建宁书坊乃有刻板, 其流布于人间者, 不过《四书》、《五经》、《通鉴》、性理诸书。他书即有刻者, 非好古之家不蓄, 而寒家已有书六七千卷。嘉靖间, 家道中落, 而其书尚无恙。而倭闌入江东郡邑, 所藏之书与其室庐俱焚, 无孑遗焉。
        洎万历初, 而先曾祖历官至兵部侍郎, 清介之操, 虽一钱不以取诸官, 而性独嗜书, 往往出俸购之, 及晚年而所得之书过于其旧, 然绝无国初以前之板。而先曾祖每言:“余所蓄书, 求其有字而已, 牙签锦轴之工, 非所好也。”
        嗣祖太学公, 又益好读书, 增而多之, 以至炎武, 复有五六千卷。自罹变故, 转徙无常, 而散亡者十之六七, 其失多出于意外。二十年来赢幐担囊以游四方, 又别有所得, 合诸先世所传, 尚不下二三千卷。其书以选择之善, 较之旧日虽少其半, 犹为过之。
        自少为帖括之学者二十年, 已而学为诗古文, 以其间篡记故事, 年至四十, 斐然欲有所作;又十余年, 读书日以益多, 而悔其向者立言之非也。本生祖赞善公文集至数百篇, 而未有著书以传于世者。昔时尝以问诸先祖, 先祖曰:“著书不如抄书。凡今人之学, 必不及古人也;今人所见之书之博, 必不及古人也。小子勉之, 惟读书而已。”
        先祖性豪迈不群, 然自言少时日课抄古书数纸, 今散亡之余犹数十帙, 他学士家所未有也。
        自炎武十一岁, 即授之以温公《资治通鉴》, 曰:“世人多习《纲目》, 余所不取。凡作书者, 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班孟坚之改《史记》, 必不如《史记》也;宋景文之改《旧唐书》, 必不如《旧唐书》也;朱子之改《通鉴》, 必不如《通鉴》也。至于今代, 而著书之人几满天下, 则有盗前人之书而为自作者矣, 故得明人书百卷, 不若得宋人书一卷也。”
        念先祖之见背, 已二十七年, 而言犹在耳, 乃泫然书之。
        (选自《亭林文集》卷二, 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炎武之先家海上           家:安家居住
        B.洎万历初              洎:自从
        C.二十年来赢幐担囊以游四方      赢:担负
        D.昔时尝以问诸先祖          诸:兼词, 之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炎武祖上世代都是读书人, 到了顾炎武高祖时期, 由于倭寇侵犯江东各州县,
        家业开始败落。
        B.顾炎武曾祖父为官清廉, 又酷爱藏书, 虽然官至兵部侍郎, 从来不占用公家一文
        钱给自己买书。
        C.自从遭遇变故, 顾炎武便辗转迁徙居无定所, 家传的五六千卷藏书大多也因为意
        外而散落丢失。
        D.顾炎武的嗣祖父认为朱熹编的《通鉴纲目》赶不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只教顾
        炎武读《资治通鉴》。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他书即有刻者, 非好古之家不蓄, 而寒家已有书六七千卷。(4分)
        (2)又十余年, 读书日以益多, 而悔其向者立言之非也。(3分)
        (3)凡作书者, 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而为自作也。(3分)
        8.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顾炎武祖上传给他的宝贵财富。(4分)
         
         
        答案: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3分)B(洎:到)
        6.(3分)A(倭寇侵犯江东各州县, 家中房子及藏书都被烧光, 在书被烧之前, 就已经“家道中落”了。)
        7.(1)(4分)其他的书即使有刻板印刷的, 不是喜欢古籍的人家不会收藏, 但是我家已经藏有六七千卷书。
        评分建议:“即”“蓄”“寒家”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2)(3分)又过了十几年, 读书一天天增加, 便后悔自己以前写的文章的错误。
        评分建议:“日”“其”“向者”各1分。“立言”译为“著书立说”“提出见解”亦可。
        (3)(3分)大凡撰写著作, 没有比那些把前人的著作窜改当作自己创作弊病更大的。
        评分建议:“病”1分, 状语后置1分, “以……为”1分。
        8.(4分)①丰富的藏书;②藏书、读书的良好习惯;③挑选藏书的方法;④“著书不如抄书”的教诲;⑤不贪钱财等优良品德;⑥力戒“盗前人之书为自作”的教导。
        评分建议:每点1分, 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满分。
        【参考译文】我的先祖安家居住在海边, 世代都是读书人。我的高祖父做给事中时, 正值正德末年。当时天下只有王府、官署及建宁书坊才有刻板, 那些在民间传布的, 不过是《四书》、《五经》、《通鉴》及性理之类的书籍。其他的书即使有刻板印刷的, 不是喜欢古籍的人家不会收藏, 但是我家已经有六七千卷书。嘉靖年间, 家业衰败, 但是那些书还保存得完好无损。倭寇侵犯江东各州县, 高祖父收藏的书籍连同顾家的老宅子全都被倭寇焚毁了, 没有一点遗留。
        到了万历初年, 曾祖父连续任官做到兵部侍郎, 他注重操守, 为官清正廉洁, 即使一文钱也不从官府非法谋�。瞧缴群檬詹赝际�, 常常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购买书籍, 到了晚年所买的书非常旧, 但绝没有国朝初年以前的刻板。曾祖常常说:“我收藏的图书, 只在意书籍的书写内容, 书的包装华美, 不是我所喜欢的。”
        我的嗣祖父是太学生, 又更加喜欢读书, 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藏书, 到我立嗣时, 又有五六千卷图书。自从遭遇变故, 辗转迁徙居无定所, 十分之六七的藏书散落丢失了, 多是因为意外而丢失。二十年来, 腿缠绑布肩挑书袋云游四方, 又另有所获, 加上前几代传下来的, 还不少于二三千卷书籍。那些书因为挑选得好, 比起以前虽然少了一半, 还是要比以前藏书的质量高。
        从少时开始, 学习科举应试文章二十年, 以后学习赋诗写古文, 偶尔改动记录旧事, 到了四十岁, 便想穿凿附会, 发表虚妄之谈;又过了十几年, 读书一天天增加, 便后悔以前写的文章的错误。祖父赞善公的抄文编在一起达到几百篇, 却未曾撰写著作在当世流传。以前我曾经问过嗣祖父这个问题, 嗣祖父说:“写书不如抄书。大凡现在人的学问, 一定赶不上古人;现在人所读书的广博, 一定赶不上古人。你要好好努力, 认真读书。”
        嗣祖父性格豪迈, 超然不群, 然而他自己说小时候每天的功课就是抄写几张纸古书, 现在散落丢失余下还有几十本, 这是其他读书人的家里所没有的。
        从我十一岁时起, 嗣祖父就教我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嗣祖父说:“现在大多数人都只浏览《纲目》, 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大凡撰写著作, 没有比那些把前人的著作窜改当作自己创作弊病更大的。班固改《史记》, 他的水平一定赶不上《史记》高;宋景文改《旧唐书》, 他的水平一定赶不上《旧唐书》高;朱熹改《资治通鉴》, 他的水平也一定不及《资治通鉴》高。”
        嗣祖父去世已经二十七年了, 他的话好像还在耳边, 我泪流不止写下这些文字。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文章繁简》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顾炎武《廉耻》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杭世俊喜博》
        《渤海鲍宣妻者》苏轼《后赤壁赋》
        《过秦论》《清史稿·郝浴传》
        《贤士隐居者》《明史·唐顺之传》
        《黄州快哉亭记》(二)《魏人范雎》
        《答李几仲书》《黄庭坚论书法》
        《梵天寺木塔》卢梅坡《雪梅》
        《浣花溪记》《小石潭记》《隆中对》
        《陈涉世家》《项羽本纪》孙樵《书何易于》
        《范雎说秦王》《大力将军》
        程启充《游千山记》《小石潭记》(二)
        归有光《沧浪亭记》《郑人买履》
        《宋史·辛弃疾列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