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翁源县令杨府君墓表 王安石 君讳某, 字某, 故华阴杨氏。其为临江军之清江人, 盖亦已久矣。曾皇祖曰某, 仕江南李氏, 为大理评事。皇祖曰某。皇考曰某。真宗时以行义闻, 尝召之不起。初宰相王随少时与友仁宗即位随知杭州谋以皇考奉章入贺既至度不可屈乃已 后终推子弟一官以与其子, 得太庙斋郎, 君是也。初任袁州萍乡县尉, 会令免, 独当一县。豪猾吏民以君少, 共为十馀狱尝之, 君立断治, 大服。又选饶州德兴县主簿, 举馀干县令。大水, 民乏食, 有死者。君以便宜出常平米, 计口贱粜, 又透富人发钱米, 所活人盖数万。县人蘧琏捕笞盗, 盗父因杀子诬琏以求赂, 君治服。语琏曰:“汝归, 以米百石铺吾民, 所以谢我。”至州, 州吏疑大姓持赂。当是时, 范文正公为将, 问琏:“汝来时长官何言?”琏道君语, 公曰:“杨某治此不自嫌, 可以无疑也。”琏卒得雪, 归館民如君语。盖君为文正公所信如此, 而能得民乐输多此类。又除韶州翁源县令, 转运使举监广州市舶司, 至一月卒, 年四十二, 某年某月某日也。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某县某乡某里。超然客公众号 君事后母孝至。谨于人丧, 或大寒, 脱衣买棺以赴之。平生如此不一, 既已, 未尝为人道。死之日, 家所有独其父书十馀箧。举者甚众, 然仕终不遂, 其可惜也已。娶陈氏。子曰遽, 漳州军事判官;曰通, 池州建德县尉:皆时所谓才士也。 (节选自《王临川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宰相王随少时/与友善/仁宗即位/随知杭州/谋以皇考奉章入贺/既至度/不可屈/乃已/ B.初宰相王随少时/与友善/仁宗即位/随知杭州谋以皇考/奉章入贺/既至/度不可屈/乃已/ C.初/宰相王随少时/与友善/仁宗即位/随知杭州/谋以皇考奉章入贺/既至/度不可屈/乃已/ D.初宰相王随少时/与友善/仁宗即位/随知杭州谋以皇考/奉章入贺/既至度/不可屈/乃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 尊称。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 不直呼其名叫做“避讳” B.军, 源于唐完备于宋的地方行政区划名, 因军队驻防并兼管地方事务故名军。 C.考, 《尔雅・释亲》父为考。《礼记・曲礼下》:“生日父, 死曰考。” D.文正, 范仲淹的号;例如王安石谥号为“临川”, 苏轼谥号为“文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家本来是华阴县大族, 但杨君作为临江军清江县人已经很长时间了。 B.县民蘧琏捕笞盗贼, 盗父杀子诬陷他, 杨君向蘧琏索贿后最终为他审清案情。 C.杨君初任萍乡县尉, 豪猾吏民欺他年少, 但很快惊服他断案快速无过失。 D.杨君虽英年早逝, 但他的两个儿子都担任了官职, 被当时的人称作才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代语。(8分) (1)君以便宜出常米, 计口贱, 又富发钱米, 所活人盖数万。(5分) (2)举者甚, 然仕终不遂, 其可已。(3分) 14.杨君的品行道义高尚, 请根据文章第二段的内容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10.(3分)C 11.(3分)D(王安石谥号“文”) 12.(3分)B(杨君先审理清楚案件, 后让蘧琏输谷赈灾救民, 非索贿) 13.(8分)(1)(5分)杨君依据便利拨出常平仓的谷米, 统计人口低价卖出, 又引导富人拿出钱和米, 救活的饥民好几万。(“便宜”“活”“计”“粜”“句意通顺”各1分) (2)(3分)举荐杨君做官的人很多, 但是他的仕途最终不顺利, 真的是很可惜!(“举”“遂”“其”各1分) 14.①孝顺后母;②多次买棺助人办丧事, 不欲人知;③死无余财。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第②点答“淡泊名利”得1分。 【参考译文】杨君名为某, 字为某, 他本来属于华阴县杨氏大族, 他成为临江军清江县人, 大概也已经很长时间了。他已去世的曾祖父叫杨某, 在南唐做官, 担任大理评事。他已去世的祖父叫杨某。他已去世的父亲叫杨某。宋真宗时, 杨君凭着品行道义闻名, 朝廷曾经征召他做官, 他没有应命任职。当初, 宰相王随年轻时与杨君友善, 仁宗帝即位, 王随做杭州知州, 谋划让杨君凭借他先父的名义(祖上的影响)奉表章入朝拜贺, 杨君到了之后, 王随考虑不能够使杨君屈服(奉章入贺), 才停止这件事。后来最终朝廷超然客公众号推恩给杨家(功勋大臣)一个官职与其儿子, 做太庙斋郎, 就是杨君。他开始担任袁州萍乡县尉, 恰逢县令免职, 杨君独力治理一县。强横狡猾的胥吏和百姓因为杨君年轻, 合谋拿出十余起案件试探为难他, 杨君马上审理断案, 他们非常惊服。杨君又被选拔担任饶州德兴县主簿, 又被推举任馀干县令。县里发大水, 百姓缺少食物, 有饿死的人。杨君依据便利拨出常平仓的谷米, 统计人口低价卖出, 又引导富人拿出钱和米, 救活的饥民好几万。县民蘧琏逮捕捶笞了盗贼, 盗贼的父亲杀了盗贼诬陷蘧琏来敲诈财物, 杨君审理清楚此案使盗父服罪。杨君告诉蘧琏:“你回到州里, 拿一百石米救济咱县的饥民, 用来报答我。”蘧琏回到饶州, 州里的官吏怀疑蘧琏是大姓拿财物贿赂上官。在这个时候, 范仲淹担任饶州将, 问蘧琏:“你来的时候长官说了什么?”蘧琏说出了杨君的话, 范公说:“杨君审理此案不避嫌疑, 可以不用怀疑他了。”蘧琏的案情最终得以审清, 他回到州里赈济灾民像杨君说的一样。大概杨君被范公信任像这样, 而杨君能够得到百姓乐于拿出钱米赈灾大多像这一类。又任职韶州翁源县令, 转运使举荐他做广州市舶司主官, 到任一月去世, 享年四十二岁, 于某年某月某日去世。又于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县某乡某里。 杨君侍奉后母极为孝顺。他对人家的丧事极为郑重, 有时天气非�:�, (有事主办不起丧事)他就把衣服卖了买棺材送给人家。平生像这样不止一次。事情过去后, 他也不曾向别人说。他死的那天, 家里财产只有他父亲的十余箱书籍。举荐杨君做官的人很多, 但是他的仕途最终不顺利, 他的结局算是很可惜的。杨君娶妻陈氏, 一个儿子叫杨遽, 做漳州军事判官;另一个儿子叫杨通, 做池州建德县尉:都是当时的人称赞的有才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