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刘章, 字文孺, 衢州龙游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刘章, 字文孺, 衢州龙游人。少警异, 日诵数千言, 通《小戴礼》, 四冠乡举。绍兴十五年廷对, 考官定其级在三, 迨进御, 上擢为第一, 授镇江军签判。是冬, 入省为正字。明年, 迁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王府教授, 迁著作佐郎。事王邸四岁, 尽忠诚, 专以经谊文学启迪掖导, 受知孝宗自此始。秦桧当国, 嗛不附已, 风言者媒蘖其罪, 出倅筠州。桧死, 召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使金还, 除权工部侍郎, 俄兼吏部、兼侍讲。正迁吏部, 御史论章使胥长买绢, 高宗愕然曰:“刘章必无是事。”御史执不已, 罢提举崇道观, 举朝嗟郁。起居郎王佐讼其冤, 亦坐绌。起知信州, 未久, 复请祠。孝宗受禅, 念旧学, 命知漳州, 为谏议大夫王大宝所格。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颜端惧不测。上因夜对问章曰:“闻卿监中有笑朕者。”章不知状, 从容对曰:“圣主所为, 人焉敢笑, 若议论不同或有之。”上意颇解。彦端获免, 人称章长者。诏询唐太宗所问魏征德仁功利优劣, 章上疏谆复, 且言:“太宗问徵在贞观十六年, 陛下宅天命十载于兹, 原益加意, 将越商、周绍唐、虞矣, 太宗非难到也。”进权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对选德殿, 问章:“今年几而容貌未衰, 颇尝学道否?”章拱对曰:“臣书生无他长, 惟菲俭自度。晏婴一狐裘三十年不易, 人以为难, 臣以为易。”上嘉叹久之。亲洒宸翰以赐, 俾安职。章力告归, 以显谟阁学士食祠禄。
        淳熙元年, 子之衡由御史、检法出守广德军, 当陛辞, 对便殿, 问:“卿父学士安否?”抚劳再三, 临退复谓曰:“卿归侍, 为朕致此意。”旋遣阁门祗候苏曦至家宣问, 拜端明殿学士, 赐银绢四百匹。四年, 上表告老, 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卒, 年八十, 赠光禄大夫, 谥曰靖文。章容状魁硕, 以周密自守, 出入两朝, 被顾遇, 未尝泄禁中一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B. 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C. 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D. 朝廷议经略/中原调诸郡兵/民颇扰少卿/赵彦端指言非是/或谮彦端曰/陛下究心大举/凡所图回/但资赵彦端一笑尔/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戴记》, 即《礼记》, 由西汉礼学家戴圣编定,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B. 教授, 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教师, 掌管学�?问缘仁�, 宋代各路的州、县学均置教授。
        C. 祠禄, 古官名。宋朝制度, 大臣罢职, 令管理道教宫观, 无职事, 但可享受官俸。
        D. 致仕, 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 也称“致事”“致政”“休致”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章敏锐特异, 从小勤奋好学。他四次乡举都考第一, 后来参加殿试成绩也直接排在第一。他也因殿试成绩第一而被授任镇江军签判。
        B. 刘章尽忠竭诚, 深得孝宗信任。他在孝宗未即位前就作为王府教授, 用经义文学启发诱导孝宗, 孝宗对他的知遇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C. 刘章胸无城府, 言行坦荡无私。赵彦端因为直言被人构陷, 刘章对此并不知情;但在孝宗询问他对这事的看法时, 他不偏不倚, 秉公直言。
        D. 刘章不求奢华, 且能节俭自持。他要求自己节俭自律, 崇敬并学习晏婴的操守。皇上因此对他赞叹了很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不知状, 从容对曰:“圣主所为, 人焉敢笑, 若议论不同或有之。”
        (2)章容状魁硕, 以周密自守, 出入两朝, 被顾遇, 未尝泄禁中一语。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刘章不明情况, 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圣明天子做的事情, 别人怎敢嗤笑, 如果说意见不一致的话或许是有的。”
        (2)刘章容貌魁梧壮硕, 固做事周到详密坚守自持, 在两朝为官, 受到眷顾和知遇, 不曾泄露宫中一句话。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 明确了解文意, 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 本段话的大意为:朝廷商议筹划夺取中原, 调诸各郡部队, 人民很受扰乱。少卿赵彦端指责说不对。有人诬陷赵彦端说:“陛下尽心办大事, 凡是所谋划的事, 只够给赵彦嗤笑一次罢了。”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 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 如“中原”“兵”“民”少卿”“赵彦端”“陛下等即可作出判断。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 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 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 增强语感。
        11. 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 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 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 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题, 应结合着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B项, 教授是指地方官学中的“学官”, 并非教师。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 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 作出判定。A项“参加殿试成绩也排在第一”错, 参加殿试时最初排在第三, 后经皇帝御览才定为第一。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 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状”, 情况;“焉”, 怎么, 哪里;“议论”, 意见。第二句得分点:“以”, 因为;“自守”, 坚守自持;“顾遇”, 眷顾和知遇。
        参考译文:
        刘章, 字文孺, 衢州龙游人。从小敏锐特异, 每天诵记好几千字, 通晓《小戴礼》, 四次乡举考第一。绍兴十五年参加殿试, 主考官定他的名次在第三, 等到进呈御览, 皇上提拔成第一名, 授任镇江军签判。第二年, 升为秘书郎兼普安、恩平两个王府的教授, 并升为著作佐郎。服侍王府四年, 尽忠竭诚, 专一用经义文学启发诱导, 受孝宗的知遇就从这时开始。秦桧掌握国家大权, 恨他不阿附自己, 微言示意言官构陷他的罪过, 外调筠州任副职。秦桧死后, 召还为司封员外郎、检详枢密院文字兼玉牒检讨官。出使金国回来, 授任代理工部侍郎, 不久兼吏部、兼侍讲。正式迁官吏部, 御史指责刘章派官吏买绢, 高宗吃惊地说:“刘章一定没有这样的事。”御史坚持说法不肯停止, (刘章)被贬官提举崇道观, 满朝的人都嗟叹郁闷。起居郎王佐申辩他的冤枉, 也坐罪斥退。起用为信州知州, 不久, 又请求祠禄。孝宗接受禅位, 怀念从前的老师, 任命他为漳州知州, 被谏议大夫王大宝阻止。朝廷商议筹划夺取中原, 调诸各郡部队, 人民很受扰乱。少卿赵彦端指责说不对。有人诬陷赵彦端说:“陛下尽心办大事, 凡是所谋划的事, 只够给赵彦嗤笑一次罢了。”赵彦端害怕发生意外的事。皇上趁夜间召见时问刘章说:“听说在你的秘书监里有人嗤笑我。”刘章不明情况, 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圣明天子做的事情, 别人怎敢嗤笑, 如果说意见不一致的话或许是有的。”皇上的心意得到很大宽解。赵彦端得以免罪, 别人称齐章是忠厚长者。起用代理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在选德殿对事, 问刘章:“今年多大年数而容貌没有衰老, 曾经学过道术没有?”刘章拱手回答说:“臣是书生没有其他技能, 只是节俭对待自己。晏婴一件狐皮袍子三十年不换掉, 别人认为困难, 臣认为容易。”皇上赞叹了很久。亲自濡墨挥毫写字赐给他, 使他安心供职。刘章极力告老请求还乡, 以显谟阁学士的身份领祠禄。
        淳熙元年, 儿子刘子衡从御史、检法官出朝守广德军, 应当上朝辞行, 在便殿召见, 问:“你父亲学士还好吗?”抚问慰劳了好几遍, 临到告退时又告诉说:“你回答侍养的时候, 替我转达这个意思。”旋即派遗阁门祗候苏曦到他家宣旨问候, 拜为端明殿学士, 赐给银绢四百匹。四年, 上奏章告老, 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退休, 去世, 享年八十岁, 追赠光禄大夫, 赠赐谥号叫靖文。刘章容貌魁梧壮硕, 固做事周到详密坚守自持, 在两朝为官, 受到眷顾和知遇, 不曾泄露宫中一句话。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墨池记》《明史·刘基传》(二)
        《六一居士传》《司马穰苴列传》
        《西湖七月半》韩愈《马说》
        《桃花源记》《爱莲说》(四)
        《大道之行也》谢肇淛《五杂俎》
        《后汉书·樊英传》《湖南文征》序
        《梁书·范云传》《诸葛亮传略》
        《千轴不如一书》《宋史·王鼎传》
        《鸿门宴》《书褒城驿壁》
        《游褒禅山记》《伯牙与钟子期》
        曾敏行《独醒杂志》《爱莲说》(五)
        《童趣》《纯孝之报》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