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朋党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朋党之说, 自古有之, 惟幸人君辩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 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 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 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 或利尽而交疏, 则反相贼害, 虽其兄弟亲戚, 不能自�!9食嘉叫∪宋夼�, 其暂为朋者, 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 所行者忠信, 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 则同心而共济, 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 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用君子之真朋, 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 小人共工、驊兜等四人为一朋, 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 退四凶小人之朋, 而进元、恺君子之朋, 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 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 更相称美, 更相推让, 凡二十二人为一朋, 而舜皆用之, 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 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 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 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 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 汉室大乱, 后方悔悟, 尽解党人而释之, 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 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 尽杀朝之名士, 或投之黄河, 曰此辈清流, 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 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 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 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 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 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 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 自古为朋之多且大, 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 为人君者, 可以鉴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B.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C.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D.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共工、驥兜:传说中尧时的两个凶恶人物, 与三苗、鲧合称“四凶”。
        B.八元、八恺:八元, 传说中上古高辛氏的八个儿子;八恺, 传说中上古高阳氏的八个儿子。
        C.后汉献帝、昭宗:献帝, 称呼的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的年号;昭宗, 称呼的是唐代皇帝李晔的谥号。
        D.此辈清流, 可投浊流:史载于《旧五代史·李振传》, 清流, 指品行高洁的人;浊流, 指品格卑污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一项是 (   )
        A.第1自然段, 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 “朋党之说, 自古有之”, 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依据, 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
        B.第2自然段, 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君子是真朋, 小人是伪朋, 从本质.上指出小人无朋。
        C.第3自然段, 运用例证、引证、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 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 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的观点。
        D.第4自然段, 在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周用此以兴者,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2)乌有城坏其徒俱死, 独蒙愧耻求活?(《张中丞传后叙》)
        (3)反而登舟, 放乎中流, 听其所止而休焉。(《后赤壁赋》)

         

         

        答案:

        10.A
        11.C项, “献帝, 称呼的是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刘协的年号;昭宗, 称呼的是唐代皇帝李晔的谥号”错误, 献帝, 是谥号;昭宗, 是庙号。
        12.C项, “运用例证、引证、类比等多种论证方法”错误, 文中正反引用尧、纣时对朋党的利用, 加强对比, 阐明小人无朋, 君子有朋, 有关国家兴亡。再以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晚唐昭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史实, 引用反面例证, 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没有运用“类比”手法。
        13.(1)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 是在于善良之士虽然多却不感到满足。
        (2)哪有城池失陷了, 自己(或者译为“他的”)的部下都死光了, (他)却独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
        (3)回身登上船, 放任(船)在江心(漂流), 任凭船停在哪里就在哪里�!�
        参考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 是自古就有的, 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 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 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 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 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 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 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 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 即使是兄弟亲戚, 也不会互相�;�。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 他们暂时结为朋党, 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 履行的是忠信, 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 那么志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 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 这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 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 进用君子的真朋党, 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尧的时候, 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 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个朋党。舜辅佐尧, 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 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 唐尧的天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 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他们互相推举, 互相谦让, 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 天下也因此得到大治。《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 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 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 亿万人各存异心, 可以说不成朋党了, 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下, 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 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 把天下名士都关押起来, 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来了, 汉王朝大乱, 然后才悔悟, 解除了党锢释放了他们, 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 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 到了昭宗时, 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 有的竟被投入黄河, 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 应当把他们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 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 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 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 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 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 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 却赞美虞舜是聪明的圣主, 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 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朋党, 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 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 原因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 为君主的可以做为借鉴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
        《记旧本韩文后》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二)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欧阳修《泷冈阡》欧阳修《送方希则序》(二)
        《卖油翁》《碎金鱼》欧阳修《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答吴充秀才书》《答祖择之书》欧阳修《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
        《欧阳文忠公集》节选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欧阳修《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欧阳修《送陈经秀才序》
        《樊侯庙灾记》欧阳修《蔡君山墓铭》
        《伶官传》欧阳修《原弊》(二)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并序》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
        欧阳修《憎苍蝇赋》欧阳修《杂说》
        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欧阳修《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戕竹记》欧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养鱼记》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中述》欧阳修《原弊》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小人无朋》《欧阳修集·师鲁》
        欧阳修《读李翱文》《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
        欧阳修《文惩范公神道碑铭》欧阳修《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