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王思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 明史 王思, 字宜学, 正德六年进士, 授编修。九年春, 帝狎虎而伤, 思上封事曰:“孝宗皇帝之子惟陛下一人, 当为天下万世自重。近者道路传言, 虎逸于柙, 惊及圣躬。臣闻之, 且骇且惧。陛下即位以来, 于兹九年。朝宁不勤政, 太庙不亲享。两宫旷于问安, 经筵倦于听讲。揆厥所自, 盖有二端:嗜酒而荒其志, 好勇而轻其身。由是, 戒惧之心日忘, 纵恣之欲日进, 好恶由乎喜怒, 政令出于多门。纪纲积弛。国是不立。士气摧折, 人心危疑。上天示警, 日食地震。宗社之忧, 凛若朝夕。即不幸变起仓卒, 何以备之?此臣所大忧也。”疏入, 留中者数日, 忽传旨降远方杂职, 遂谪潮州三河驿丞。 思年少气锐, 每众中指切人是非。已悔之, 自敛为质讷。及被谪, 怡然就道。夜过泷水, 舟飘巨石上, 缘石坐浩歌。家人后至, 闻歌声乃舣舟以济。王守仁讲学赣州, 思从之游。及守仁讨宸濠, 檄思赞军议。 世宗嗣位, 召复故官, 仍加俸一级。思疏辞, 且言:“陛下欲作敢言之气, 以防壅蔽之奸, 莫若省览奏章, 召见大臣, 勿使邪僻阿徇之说蛊惑圣听, 则尧、舜之治可成。不然, 纵加恩于先朝谴责之臣, 抑末矣。”帝不允, 因命近日迁俸者, 皆不得辞。寻充经筵讲官。嘉靖三年与同官屡争“大礼”, 不报。时张璁等为学士, 思羞与同列, 疏乞罢归。不许。其年七月, 偕廷臣伏左顺门哭谏。帝大怒, 系之诏狱, 杖三十。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思赠右谕德。 思志行迈流俗, 与李中、邹守益善。高陵吕柟亟称之, 尝曰:“闻过而喜似季路, 欲寡未能似伯玉, 则改斋其人也。”改斋者, 思别号也。 (节选自《明史·王思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B.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C.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D.逾旬/再杖之/思与同官王相/给事中张原等凡十/有七人皆病/创先后卒/隆庆初/各荫一子/赠官有差/ A [解答本题, 要注意主谓宾之间的关系。句中“凡十有七人”, “有”, 通假字, 通“又”, 连接整数和零数, 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数, 不可断开, 故可排除B、D两项;“病创”是“受伤”的意思, 是一个词语, 中间不可断开, 排除C项。故选A。]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筵是帝王为讲论经史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代始称经筵, 元、明、清沿袭此制。 B.驿丞指明清时设置的掌管驿站中仪仗、车马、迎送之事的官, 品级高而权力小。 C.诏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此监狱的罪犯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的高官。 D.别号指中国古人于名字之外的别称, 如杜甫别号少陵野老, 苏轼别号东坡居士。 B [B项, “品级高而权力小”表述错误。错在“品级高”, 从前文“降远方杂职”可知, 驿丞只是杂职, 而且是降职任驿丞。驿丞根本没有品级, 是不入流的官职。故选B。]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思忧心国事, 敢于直言劝谏。皇帝因狎虎而受伤, 王思上书规劝, 直言皇帝朝堂不勤于政务, 太庙不亲自祭献, 对两宫缺少问安, 讲席时倦于听讲。 B.王思省察自身, 约束改变自己。王思年轻时, 由于气盛, 常在众人之中指摘别人的过错。后来对自己这种做法后悔了, 逐渐收敛自己, 变得质实木讷。 C.王思请求辞官, 世宗不予采纳。世宗继皇位后重新起用王思, 当时张璁等做学士, 王思以和他们同流合污为耻, 上疏朝廷请求辞职回家, 皇帝不准许。 D.王思志行非凡, 超越世俗之人。吕柟屡次称赞他, 说他像季路一样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会很高兴, 像伯玉一样以想减少自己的过错而不能为羞耻。 C [C项, “王思以和他们同流合污为耻”表述错误。“同列”意为“同等位次”而非“同流合污”。故选C。]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守仁讲学赣州, 思从之游。及守仁讨宸濠, 檄思赞军议。(5分) (2)其年七月, 偕廷臣伏左顺门哭谏。帝大怒, 系之诏狱, 杖三十。(5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1)中, “游”, 学习;“檄”, 发布公文、发令;“赞”, 参与, 帮助。(2)中, “偕廷臣”补充主语, “偕”, 伙同;“系”, 关押。 [答案] (1)王守仁在赣州讲学, 王思跟从他学习。等到王守仁征讨朱宸濠, 发布公文召王思参与军事谋划。 (2)那一年七月, 王思偕同朝廷大臣趴在左顺门哭着劝谏。皇帝很生气, 把他们收押在诏狱, 每人杖责三十大板。
【参考译文】 王思, 字宜学, 正德六年考取进士, 被授任编修。正德九年春天, 皇帝因亲近老虎而受伤, 王思呈上密封的奏章说:“孝宗皇帝的儿子只有陛下一个人, 您应当为了天下万世保重自己。近来众人纷纷说, 老虎从木笼中逃出, 惊到您。我听了这些话, 又惊又怕。陛下就帝位以来, 到现在有九年了。朝廷, 不勤于政务;太庙, 不亲自祭献。对两宫缺少问安, 讲席之时倦于听讲。揣度其根源, 大概有两个原因:喜好喝酒而荒废自己的志向, 偏好勇猛而轻贱自己的身体。因此, 警惕之心日益忘却, 肆意放纵的欲望一天超过一天。喜欢人和讨厌人都出于自己的喜与怒, 国家政令由多家发出。法度长期松懈, 国家的重大政策不制定。读书人的风气受挫, 民心危险疑惧。上天发出了警告, 又是日食又是地震。国家的忧患, 恐怕就在朝夕之间。假如不幸之事在仓促之间发生, 用什么来防备它呢?这是我最担心的事啊。”奏章送入朝廷, 留置于宫禁中几天, 忽然传出圣旨要把他贬官到远方担任杂职, 于是被贬为潮州三河驿丞。 王思年轻气盛, 每每在众人之中指摘别人的过错。他后来对这种做法后悔了, 就收敛自己, 变得质实木讷。等到被贬谪, 他就安适自在地上路了。在晚上路过泷水, 船飘到了大石上, 他攀爬到石头上坐着放声高歌。家人后来赶到, 听着歌声才把船�:枚伤�。王守仁在赣州讲学, 王思跟从他学习。等到王守仁征讨朱宸濠, 发布公文召王思参与军事谋划。 世宗继位, 征召王思并恢复原来的官职, 还增加一级俸禄。王思上疏推辞, 并且说:“陛下想要振作正直敢言的风气, 来防止隔绝蒙蔽您的奸邪之徒, 不如审阅奏章, 召见大臣, 不让乖谬不正、迎合曲从的话蛊惑圣听, 那么尧、舜那样的安定太平就可以成就了。不这样(去做), 纵使对先朝被申斥的大臣施加恩德, 也是末节啊。”皇帝不允许, 于是命令近日升迁加俸的人, 都不能推辞。不久, 王思充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和同僚多次争“大礼”, 皇帝不回复。当时张璁等为学士, 王思以和他们同等位次为羞, 上疏请求辞官回家。朝廷不准许。那一年七月, 王思偕同朝廷大臣趴在左顺门哭着劝谏。皇帝很生气, 把他们收押在诏狱, 每人杖责三十大板。过了十天, 再次杖责他们。王思和同僚王相, 给事中张原等, 总共十七人, 都受了伤先后去世。隆庆初年, 各自荫及一个儿子, 赠官有所不同。王思被赠右谕德。 王思志向操行超越世俗之人, 和李中、邹守益交好。高陵吕柟屡次称赞他, 曾说:“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 就像季路;总想减少自己的过错却无法完全做到, 就像蘧伯玉, 就是改斋这个人啊。”改斋, 是王思的别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