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孙道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孙道夫, 字太冲, 眉州丹棱人。年十八贡辟雍。时禁元祐学, 坐收苏氏文除籍。再贡, 入优等。张浚荐于高宗, 召对, 道夫奏:“愿修德以回天意, 定都以系人心, 任贤材、图兴复以雪国耻。”上在越, 浚遣道夫奏事, 赐出身, 改左承奉郎。再诏对, 言:“汉中前瞰三秦, 后蔽巴蜀, 孔明、蒋琬出图关辅, 未有不屯汉中者。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 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 孰能御之”上嘉纳, 召试馆职。上谕宰相:“自渡江以来, 文气未有如道夫者, 涵养一二年, 当命为词臣。”迁校书郎。出知怀安军, 乞罢都运司以宽民力, 罢戍兵以弭乱阶, 罢泛使以省浮费。知资州, 宣抚郑刚中荐其治行第一。移知蜀州, 盗不敢入境。州产绫, 先是, 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 民病之, 道夫断其机。遇事明了, 人目为“水晶灯笼。”九年不迁, 盖非秦桧所乐也。以吏部郎中入对, 言蜀民二税监酒茶额之弊, 上纳其言。除太常少卿, 假礼部侍郎充贺金正旦使。金将败盟, 诘秦桧存亡, 及关、陕买马非约, 道夫随事折之。使还, 擢权礼部侍郎。上曰:“卿自小官已为朕知, 第赵鼎与张浚相失后, 蜀士仕于朝者, 皆为沮抑。继自今有所见, 可数求对。”兼侍讲, 奏敌有窥江、淮意。上曰:“朝廷待之甚厚, 彼以何名为兵端?”道夫曰:“彼金人身弑其父兄而夺其位, 兴兵岂问有名, 臣愿预为之图。”宰相沈该不以为虑, 道夫每进对, 辄言武事, 该疑其引用张浚, 忌之。道夫不自安, 请出, 除知绵州, 致仕, 卒, 年六十六。道夫居官, 一意为民, 不可干以私。仕宦三十年, 奉给多置书籍。然性刚直, 喜面折, 不容人之短, 或以此少之云。
        (节选自《宋史·孙道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B.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C.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准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D.今守江当先措置荆南/时至则蜀汉师出秦关荆楚/师出宛洛/陛下亲御六军/由淮甸与诸将会/咸阳孰能御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除籍, 从官府文书上除去名字, 官员违反法律被取消做官资格也叫除籍。
        B.召试, 政府部门组织面试, 如果是重要官职也可以由皇帝下诏亲自面试。
        C.郎中, 六部内分掌各司的官员, 孙道夫任职吏部, 因此被称为吏部郎中。
        D.致仕, 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即退休, 古代官员退休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道夫喜爱读书, 才华出众。他的俸禄大多数用来买书, 他宁肯违禁也要购买苏氏文章, 因此其文章气势足, 被皇帝嘉奖。
        B.孙道夫体恤民情, 减轻百姓负�!K诶鸵酆透乘吧咸岢隽诵矶喙匕傩盏慕ㄒ�, 力所能及地做了许多对百姓有益的事情。
        C.孙道夫敢于斗争, 有政治远见。他敢于当面驳斥金人无理行为, 对时局形势有深入的了解, 在军事上主张用武力防御敌人。
        D.孙道夫为人刚直, 不曲附权贵。他不讨好秦松而没有得到升迁, 与宰相沈该意见不合, 被沈该猜忌, 以申请外调表明态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州产绫, 先是, 守以军匠置机买丝亏直, 民病之, 道夫断其机。
        (2)然性刚直, 喜面折, 不容人之短, 或以此少之云。
        14.面对金人窥视江、淮的意图, 朝廷上下有几种态度, 请结合文本分别概括。(3分)
         
         
        答案:
        10.B    11.B    12.A
        13.(1)资州出产绫, 在此以前, 知州派军队的工匠购置织机买丝少付钱, 百姓忧患此事, 孙道夫停办了公家的织机。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置”“病”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然而他性情刚直, 喜欢当面批评、指责别人, 不能容人之短, 有人因此轻视他。
        评分参考:
            译出大意给2分;“面折”“少”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皇上不明白为金人何窥视江、淮, 认为不应该;孙道夫认为应提前预防;宰相沈该不以为意。
            评分参考:
            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孙道夫字太冲, 眉州丹棱人。年十八岁为太学贡生。当时禁止元祐之学, 因犯收藏苏氏文章被开除学籍。再次成为贡生, 被选进为优等。张浚把他推荐给高宗, 高宗召见他答对, 道夫上奏说:“希望修养德行来扭转天意, 确定首都来维系人心, 任用贤能的人, 谋求振兴恢复, 以洗雪国家的耻辱。”皇上在越州, 张浚派遣孙道夫前去奏事, 皇上赐他科第出身, 改任左承奉郎。皇上第二次诏见答对, 他进言说:“汉中前面俯瞰三秦, 后面遮蔽巴蜀, 诸葛孔明、蒋琬出兵图谋得到关辅, 没有不驻军汉中的。现在打算进攻陕右, 应当首先治理汉中。荆南向东连接吴会, 向北沟通汉沔, 号称用武之地, 晋、宋以来, 常倚靠为军事重地。汉武帝也因为荆南地处上游, 所以派他的儿子们占据。现在防守长江应当先安排处置荆南, 时机一到就让蜀汉部队出秦关, 荆楚部队出宛洛, 陛下亲自统率大军, 从淮甸与各路将领在咸阳会师, 谁能够抵抗?”皇上赞同采纳, 派他试任馆职。皇上告诉宰相:“自从渡江到现在, 文章气势没有比得上孙道夫的, 培养一二年, 应当任命他担任文学侍从之职。”他升任校书郎。出朝担任怀安军知军, 请求停办都运司来宽省民力, 停止边地屯兵来消除祸乱的原因, 停止繁多的差遣来节省浮滥的花费。担任资州知州, 宣抚郑刚中推荐他的治绩品行为第一。移官蜀州知州, 盗贼不敢进入州境。资州出产绫, 在此以前, 知州派军队的工匠购置织机买丝少付钱, 百姓忧患此事, 孙道夫停办了公家的织机。他处理事物明白, 人们把他看做“水晶灯笼。”九年不升官, 大概他不是秦桧喜欢的人。凭吏部郎中身份进朝答对皇帝, 进言蜀地百姓上交二税和监酒茶额的弊�。噬喜赡闪怂囊饧�。授为太常少卿, 凭借礼部侍郎的身份充任贺金正旦使。金将要撕毁盟约, 质问秦桧的死亡, 以及在关、陕购买马匹不遵守约定, 孙道夫顺沿这些事情一一驳斥他们。出使回朝, 被提升代理礼部侍郎。皇上说:“你从做小官时已被我了解, 只是赵鼎与张浚失和以后, 蜀地人在朝中做官的, 都被阻遏压制。从今以后有什么见解, 可以请求多进见几次。”兼任侍讲, 上奏说敌人有伺机侵占江、淮的意图。皇上说:“朝廷对待他们非常优厚, 他们拿什么为名作为发兵的开端?”孙道夫说:“那些金人可以自己杀掉自己的父兄夺取他们的权位, 起兵难道还问有什么名目, 臣希望预先为之做好防备。”宰相沈该不把这事放在心上, 孙道夫每次进宫答对, 总是进言武备的事, 沈该怀疑他引荐任用张浚, 就顾忌他。孙道夫内心不安, 请求出朝, 担任绵州知州, 退休, 去世, 享年六十六岁。孙道夫为官, 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 不受任何私情干扰。做官三十年, 奉禄大多买了书籍。然而他性情刚直, 喜欢当面批评、指责别人, 不能容人之短, 有人因此轻视他。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滕宗谅传》《宋史·周敦颐传》(二)
        《宋史·李建中传》《宋史·杜衍传》(二)
        《宋史·韩亿传》(二)《宋史·苏颂传》(二)
        《宋史·郑居中传》《宋史·张克戬传》(二)
        《宋史·谭延美传》《宋史·王随传》
        《宋史·司马光传》(四)《宋史·张九成传》(二)
        《宋史·张载传》《宋史·孙何传》
        《宋史·徐元杰传》《宋史·张佶传》(二)
        《宋史·张佶传》《宋史·王禹偁传》(二)
        《宋史·王禹偁传》《宋史·药元福传》(二)
        《宋史·张琼传》《宋史·刘筠传》
        《宋史·赵上交传》(二)《宋史·张珏传》
        《宋史·郑侠传》(二)《宋史·赵普传》
        《宋史·薛怀让传》《宋史·廖刚传》(三)
        《宋史·黄庭坚传》(二)《宋史·魏仁浦传》(二)
        《宋史·陶弼传》(二)《宋史·燕达传》(二)
        《宋史·唐震传》(二)《宋史·侯可传》(二)
        《宋史·李璧传》《宋史·英宗传》
        《宋史·杨业传》(二)《宋史·查道传》(二)
        《宋史·王阮传》(二)《宋史·荆嗣传》
        《宋史·王涣之传》《宋史·杨万里传》(二)
        《宋史·夏守赟传》《宋史·文天祥传》(三)
        《宋史·李肃之传》《宋史·范讽微博橙子辅导》
        《宋史·凌策传》(二)《宋史·曹辅传》(二)
        《宋史·马仁瑀传》(二)《宋史·曹彬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