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诈疾平叛》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诈疾平叛
        正德①五年, 安化王寘鐇反, 游击仇钺陷贼中, 京师讹言钺从贼, 兴武营守备保勋为之外应。李文正曰:“钺必不从贼, 勋以贼姻家②, 遂疑不用, 则诸与贼通者皆惧, 不复归正矣。”乃举勋为参将, 钺为副戎, 责以讨贼, 勋感激自奋。钺称病卧, 阴约游兵壮士, 候勋兵至河上, 乃从中发为内应。俄得勋信, 即唆人谓贼党何锦:“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锦果出, 而留贼周昂守城。钺又称病亟, 昂来问�。嵊碳嵛陨胍�, 言旦夕且死。苍头卒起, 捶杀昂, 斩首。钺起披甲仗剑, 跨马出门一呼, 诸游兵将士皆集, 遂夺城门, 擒寘鐇。
        [注]:①正德:明武宗朱厚照在住时的年号。②姻家:指联姻的家族及其成员。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约游兵壮士  阴:暗中
        B.言旦夕且死    且:况且
        C.俄得勋信      俄:不久
        D.苍头卒起      卒:突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A.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B.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C.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D.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 正确的一项是
        A.游击将军仇钺被俘后, 投降并归顺了起兵造反的安化王朱寘鐇。
        B.兴武营守备保勋和朱寘鐇有姻亲关系, 因此成为安化王朱寘鐇造反部队的外应。
        C.周昂前往探望生病的仇钺, 仇钺因病情加重, 躺在床上痛苦呻吟, 担心性命不�!�
        D.仇钺用计将何锦调离到城外去镇守渡口, 又装病诱杀了守城的周昂, 得以顺利擒获安化王。
        4、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举勋为参将, 钺为副戎, 责以讨贼, 勋感激自奋。


        1.B B.“且”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
        2.B B.句意为:要赶紧调派军队防守河口, 严防朝廷大军决堤灌城。并阻击东岸的朝廷军队, 不要让他们渡河。“遏”是“阻击”的含义, 和下文紧密相连;“勿使渡河”是个整体, 不能分开。故应划分为: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3.D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找出相关的语句, 分析即可。A.仇钺并未归顺;B.保勋是外应乃谣传;C.仇钺是装病而并非病情加重;D.正确。
        4.(李文正)于是推荐保勋为参将, 仇钺为副将, 将讨贼的任务交给他们。保勋感动奋发(暗暗发誓一定要消灭贼人)。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乃”, 于是、就;“举”, 推荐;“以”, 把。

        翻译
        明武宗正德五年, 安化王朱寘鐇叛变。游击将军仇钺被俘, 京师谣传仇钺投降了叛贼, 而兴武营守备保勋则是外应。李东阳说:“仇钺一定不会投降贼人。至于保勋, 如果因为他和真鐇有姻亲关系, 就怀疑他是贼人的外应, 那么凡是和贼人有交往的, 都会害怕而不敢归附我们了。”于是推荐保勋为参将, 仇钺为副将, 将讨贼的任务交给他们, 保勋感动奋发, 暗暗发誓一定要消灭贼人。仇钺在贼营中谎称生了�。抵腥醇峋刹吭诤影侗叩群虮Q牟慷�, 伺机接应。不久得到了保勋的书信, 就唆使人告诉贼将何锦说:“要赶紧调派军队防守河口, 严防朝廷大军决堤灌城。并阻击东岸的朝廷军队, 不要让他们渡河。”何锦果然上了当, 命令周昂守城, 自己则带着军队去河口防守。仇钺又谎称自己的病情加重, 于是周昂前去探视, 仇钺正躺在床上痛苦呻吟, 看到周昂来后就说:恐怕自己的死期到了。然后趁周昂不注意, 突然起身杀了周昂, 砍下他的首级。接着仇钺披上盔甲拿起剑, 骑上快马冲出营门, 召集从前的部下, 一举攻下城门, 擒获了寘鐇。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戚继光传》(三)《明史·刘熙祚传》
        《明史·金兴旺传》《明史·朱能传》
        《明史·李敏传》《明史·任礼传》
        《明史·俞谏传》《明史·魏骥传》(二)
        《明史·齐之鸾传》《明史·于谦传》(三)
        《明史·秦良玉传》(二)《明史·赵南星传》(二)
        《明史·翁大立传》《明史·程绍传》(二)
        《明史·杨廷和传》(二)《明史·沐晨传》
        《明史·翁万达传》《明史·曹璘传》
        《明史·薛侃传》《明史·乔允升传》
        《明史·方孝孺传》(二)《明史·陆光祖传》(二)
        《明史·申时行传》(二)《明史·杭雄传》
        《明史·宋濂传》(三)《明史·杨慎传》
        《明史·王翱传》《明史·李默传》
        《明史·麻贵传》《明史·黄道周传》(二)
        《明史·王仪传》《明史·王英传》
        《明史·吴执御传》《明史·夏嘉遇传》
        《明史·戚继光传》(二)《明史·林瀚传》
        《明史·章纶传》《明史·丰熙传》
        《明史·石璞传》(二)《明史·刘炜传》
        《明史·张钦传》(二)《明史·郭正域传》
        《明史·危素传》(二)《明史·杨士奇传》(二)
        《明史·崔景荣传》《明史·汤鼐传》
        《明史·宋濂传》(二)《明史·马自强传》
        《明史·周广传》《明史·梅之焕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