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游明根, 字志远, 广平任人也, 父幼, 冯跋假广平太守, 和龙平, 明根乃得归乡里。游雅称荐之, 世祖擢为中书学生, 性贞慎寡欲, 综习经典, 及恭宗监国, 与公孙睿俱为主书。高宗践祚, 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高宗以其小心敬慎, 每嗟美之。使于刘骏, 前后三返, 骏称其长者, 迎送之礼, 有加常使。显祖初, 以本将军出为东青州刺史, 寻就拜东兖州刺史, 改爵新泰侯。为政清平, 新民乐附。高祖初, 入为给事中, 清约恭谨, 号为称职。诏以与萧赜绝使多年, 今宜通否, 群臣会议。尚书陆睿曰:“先以三吴不靖, 荆梁有难, 故权停之, 将观衅而动。今彼方既靖, 宜还通使。”明根曰:“中绝行人, 是朝廷之事, 深筑醴阳, 侵彼境土, 二三之理, 直在萧赜。我今遣使, 于理为长。”高祖从之。明根以年逾七十, 表求致仕, 诏不许。频表固请, 高祖曰:“卿年耆德茂, 服勤累朝, 历职内外, 并著显绩, 逮于耆老, 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 委以礼任, 迟能迂德, 匡赞于朕。”明根对曰:“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因泣不自胜。高祖命之令进, 言别殷勤, 仍为流涕。其年, 以明根为五更, 行礼辟雍。语在《元传》。车驾幸邺, 明根朝于行宫。诏曰:“游五更光素蓬檐, 归终衡里, 可谓朝之旧德, 国之老成。可赐帛五百匹、谷五百斛。”敕太官备送珍羞。后车驾幸邺, 又朝行宫, 赐谷帛如前, 为造甲第。国有大事, 恒玺书访之。旧疹发动, 手诏问疾, 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年卒于家, 年八十一。高祖初, 明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 物被礼遇, 公私出入, 每相追随, 世号高、游焉。
(节选自《魏书游明根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B.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C.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D. 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监国, 通常指君主外出时, 太子留守代管国事也指有时君主因故不能亲政, 由近亲代行职务。 B. 践祚, 指皇帝即位。类似的词语还有登基、封禅等新皇帝继位, 纪年一般改元, 以示万象一新。 C. 车驾, 文中指帝王所乘的车, 代指帝王。古文中“御驾”也有此含义, 也是用皇帝的车马代指皇帝。 D. 行宫, 古代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可能由其他建筑改造而成。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场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明根办事谨慎、为政称职。魏高宗时, 他小心恭顺、谨慎办事, 得到称赞。魏高祖时, 任给事中, 人们都称赞他称职。 B. 游明根公正清廉、获得民心。魏显祖时, 他担任东兖州刺史, 处理政务公正清廉, 当时新归顺的百姓都乐于归心于他。 C. 游明根尊重事实、理性分析。在是否和萧赜互派使者问题上, 他分析事实提出主动派遣使者通好的建议, 得到采纳。 D. 游明根得到赏赐、深受倚重。他多次得到皇帝赏赐。即使退休了, 皇帝还常咨询他的意见, 在他生病时亲自去询问病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以三吴不靖, 荆梁有难, 故权停之, 将观衅而动。
(2)明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 特被礼遇, 公私出入, 每相追随, 世号高、游焉。
【答案】10. D 11. B 12. D
13. (1)先前因三吴不安宁, �!⒘河姓铰�, 所以暂时停止派遣使者, 准备探察敌情而定。
(2)游明根与高闾都因年高有学问, 受到特别的礼遇, (皇帝)无论公私出行, 经常令他们陪同, 被当时的人并称为高、游。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为臣到日暮之年, 来日如沙漏将�。忻杀菹碌亩髟�, 身首保全, 回家等待命终, 到地下奉领先帝陛下大恩, 是臣的一片心愿。然而现在犬马恋主的心情使臣不胜悲伤”。
“蒙陛下之泽”, 之前省略主语“吾”, 之前断开, 排除AC;
“首领获全”中, “首领”此处指身体, 身体状态是“获全”, 之后断开, 排除BC。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 建立知识树, 同时加强积累, 注重归纳, 分类记忆。
B项, “践祚, 指皇帝即位。类似的词语还有登基、封禅等新皇帝继位”错误, “封禅”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 封为“祭天”, 禅为“祭地”, 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通读全文, 粗知大意, 了解人物的作为, 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 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D项, “亲自去询问病情”错误, 文中为“旧疹发动, 手诏问疾, 太医送药”, 意思是“游明根旧病发作, 皇帝亲手写信询问病情, 派遣太医送药”, 可知皇帝亲手写信, 而不是亲自去询问病情。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 第一:理解文句大意, 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 前贯后连, 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 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 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 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 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 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 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 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 (1)“靖”, 安宁;“难”, 战乱;“权”, 暂时;“观衅”, 探察敌情。(2)“以”, 因为;“儒老”, 年高;“特被”。受到特别的;“世号”, 当时的人并称。
参考译文:
游明根, 字志远, 广平郡任县人, 父亲游幼冯跋政权时期暂时任广平太守的职位, 和龙被平定之后, 游明根才得以回到乡里。游雅称赞推举他, 魏世祖提拔他为中书学生。游明根性情正直谨慎, 清心寡欲, 广习经典, 等到魏恭宗监国, 他与公孙睿一起掌管朝中文书撰写事宜。魏高宗登基, 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魏高宗因为他小心恭顺办事谨慎, 常常称赞他。出使刘骏, 前后出使三次, 刘骏称赞他有长者风度, 迎送的礼节规格, 超过一般的使者。魏显祖初年, 以本将军出任东青州刺史, 不久就被拜为东兖州刺史, 改封爵为新泰侯。处理政务清廉公正, 新归顺的百姓都乐于归心于他。魏高祖初年, 入朝任给事中, 清正、节制、恭顺、谨慎, 都称赞他称职。因与萧赜多年断绝使者往来, 关于现在是否应该通使往来, 魏高祖下诏书让群臣一起讨论此事。尚书陆睿说:“先前因三吴不安宁, �!⒘河姓铰�, 所以暂时停止派遣使者, 准备探察敌情而定。现在对方内部平静, 宜再通使往来。”游明根说:“中途停止派遣使者, 是我朝决定的, 高筑醴阳的城墙, 侵入对方的领土, 若论变动的理由, 萧赜方面有理。我方现在派遣使者, 在道理上是适宜的。”魏高祖采纳了这个意见。游明根因自己年过七十, 上表请求退休, 皇帝下诏不同意。他多次上表坚决请退, 魏高祖说:“你年高德茂, 连续多朝勤勉工作, 在朝廷内外历任各种职务, 都有显著功绩, 到了老年, 履行道义的心不变。所以我朝改革之始, 以礼仪重任相托, 期待您能以高远的德行, 帮助我。”游明根回答说:“为臣到日暮之年, 来日如沙漏将�。忻杀菹碌亩髟�, 身首保全, 回家等待命终, 到地下奉领先帝陛下大恩, 是臣的一片心愿。然而现在犬马恋主的心情使臣不胜悲伤。”因而泪水不断。魏高祖命他上前来, 殷勤话别, 涟涟流涕。这一年, 朝廷以游明根为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 在学宫辟雍行礼。在《元传》中有记载。皇帝到邺城, 游明根到行宫朝见皇帝。皇帝下诏说:“游五更久为平民的光荣, 归乡养老, 可以说是朝廷的楷模, 国家的威望。可赐五百匹帛, 五百斛谷。”敕令太官多送珍贵食品。后来皇帝到邺城, 游明根又在行宫朝见皇帝, 皇帝像以前一样又赐给他谷帛, 还为他建造宅第。国家有大事, 常封印密件咨询意见。游明根旧病发作, 皇帝亲手写信询问病情, 派遣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年在家中去世, 享年八十一岁。魏高祖初年, 游明根与高闾都因年高有学问, 受到特别的礼遇, (皇帝)无论公私出行, 经常令他们陪同, 被当时的人并称为高、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