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书·傅弘之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傅弘之, 字仲度, 北地泥阳人。傅氏旧属灵州, 汉末郡境为虏所侵, 失土寄寓冯翊, 置泥阳、富平二县, 灵州废不立, 故傅氏还属泥阳。晋武帝太康三年, 复立灵州县, 傅氏悉属灵州。弘之高祖晋司徒祗, 后封灵州公, 不欲封本县, 故祗一门还复泥阳。曾祖畅, 秘书丞, 没胡, 生子洪, 晋穆帝永和中, 胡乱得还。洪生韶, 梁州刺史, 散骑常侍。韶生弘之。
        少倜傥有大志, 为本州主簿, 举秀才, 不行。桓玄将篡, 新野人庾仄起兵于南阳, 袭雍州刺史冯该, 该走。弘之时在江陵, 与仄兄子彬谋杀荆州刺史桓石康, 以荆州刺史应仄。彬从弟宏知其谋, 以告石康, 石康收彬杀之, 系弘之于狱。桓玄以弘之非造谋, 又白衣无兵众, 原不罪。
        义旗建, 辅国将军道规以为参军、宁远将军、魏兴太守。卢循作乱, 桓石绥自上洛甲口自号荆州刺史, 征阳令王天恩自号梁州刺史, 袭西城。时韶为梁州, 遣弘之讨石绥等, 并斩之。除太尉行参军。从征司马休之, 署后部贼曹, 仍为建威将军、顺阳太守。高祖北伐, 弘之与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军自武关入, 伪上洛太守脱奔走。进据蓝田, 招怀戎、晋。晋人庞斌之、戴养、胡人康横等各率部落归化。弘之素善骑乘, 高祖至长安, 弘之于姚泓驰道内, 缓服戏马, 或驰或骤, 往反二十里中, 甚有姿制。羌胡聚观者数千人, 并惊惋叹息。初上马, 以马鞭柄策, 挽致两股内, 及下马, 柄孔犹存。
        进为桂阳公义真雍州治中从事史, 除西戎司马、宁朔将军。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 弘之讨平之。高祖归后, 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众三万袭长安, 弘之又领步骑五千, 于池阳大破之, 杀伤甚众。瑰又抄掠渭南, 弘之又于寡妇人渡破瑰, 获贼三百, 掠七千余口。又义真东归, 佛佛倾国追蹑, 于青泥大战, 弘之身贯甲胄, 气冠三军。军败, 陷没, 佛佛逼令降, 弘之不为屈。时天寒, 裸弘之, 弘之叫骂见杀。时年四十二。
        (选自《宋书》, 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祖畅, 秘书丞, 没胡      没:陷身于……之中
        B.以荆州刺史应仄 应:策应
        C.从征司马休之, 署后部贼曹  署:隶属
        D.又义真东归, 佛佛倾国追蹑  追蹑:追击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直接表明傅弘之果敢、勇猛的一组是(3分)(  )
        ①桓玄以弘之非造谋, 又白衣无兵众, 原不罪
        ②弘之于姚泓驰道内, 缓服戏马, 或驰或骤
        ③初上马, 以马鞭柄策, 挽致两股内, 及下马, 柄孔犹存
        ④于青泥大战, 弘之身贯甲胄, 气冠三军
        ⑤略阳太守徐师高反叛, 弘之讨平之
        ⑥时天寒, 裸弘之, 弘之叫骂见杀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桓玄认为在这场阴谋刺杀中傅弘之并不是真正的主谋, 既没有官职, 也没有士兵跟从, 于是就宽恕了他, 没有处罪, 只惩治了主谋庾彬而已。
        B.时任梁州刺史的傅韶派遣自己的儿子傅弘之讨伐石绥等人, 把他们一起斩首, 傅弘之也因此被擢授为太尉行参军。
        C.高祖北伐时, 傅弘之同扶风太守沈田子等七路军队从武关攻入, 伪上洛太守脱身逃跑;晋人庞斌之、戴养, 胡人康横等各自率领部落归顺。
        D.晋军战败, 傅弘之被俘, 佛佛军强迫弘之投降, 尽管天气寒气逼人, 但还是脱光了他的衣服, 傅弘之大声叫骂, 最终英勇就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彬从弟宏知其谋, 以告石康, 石康收彬杀之, 系弘之于狱。(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祖归后, 佛佛伪太子赫连瑰率众三万袭长安, 弘之又领步骑五千, 于池阳大破之, 杀伤甚众。(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B 徙:调任。
        5.A ③是说段会宗杀了番丘后, 其部下四散而逃;⑤是说小昆弥被段会宗说服后无奈离去;⑥是段会宗警告小昆弥的话。
        6.C “汉朝极为恼恨”有误, 汉朝派段会宗去诛杀其太子, 主要是因为汉朝遗憾末振将已死, 不能亲自诛杀他。
        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句中关键词语有“奏状”“发”, “逢迎”为古今异义词;(2)句关键词语有“相”“即”, “手”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1)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 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 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 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
        (2)(段会宗)把番丘召来, 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 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 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 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 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
        【参考译文】
        段会宗字子松, 是天水上邽人。竟宁年中, 以杜陵令被五府举荐为西域都护、骑都尉、光禄大夫, 西域人敬重他的威望和信用。三年后, 任期满返回京城, 授官为沛郡太守。因为单于应当来朝见, 就调任他为雁门太守。过了几年, 段会宗因犯法被免官。西域各国上书表示希望派任段会宗, 阳朔年中又被任命为都护。
        段会宗为人喜好大节, 注重功名, 同谷永交情不错。谷永怜惜段会宗年老又到远方去任官, 就去信劝诫他说道:“现在汉朝恩德正盛大, 边远地区的人们都来臣服, 傅、�!⒏省⒊碌墓ㄖ丈聿豢赡茉俅纬鱿�, 希望我的朋友您要按照旧有的惯例, 不要追求奇特的功绩, 任职期满就回来, 也足以抵销雁门的不幸。万里之外应以身体为本,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话。”
        段会宗已经出了边境, 各国派子弟到城郊去迎接他。小乌孙王安以前是段会宗立他为王的, 心中感激他的恩德, 打算去拜访, 各位翕侯阻止他前去, 他不听, 于是到了龟兹去拜会。那儿的各国都对他很亲近顺从。康居太子保苏匿率领一万多人想投降, 段会宗就把情况上奏, 汉朝派遣卫司马去迎接, 段会宗调派戊己校尉的军队随同司马接受投降的人。司马畏惧投降的人多, 打算叫投降的人都自己捆绑上, 保苏匿于是产生了怨恨心理, 就率领众人逃走。会宗任期满后回来, 因为擅自派遣戊己校尉的军队, 耽误了军事行动, 皇上下诏将功抵罪。授官为金城太守, 因为生病被免官。
        第二年, 末振将杀害了大乌孙王, 赶上他又病死了, 汉朝遗憾不能亲自杀了他。元延年中, 又派遣段会宗发动戊己校尉和各国的军队, 去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恐怕大部队进入乌孙国后, 惊动了番丘, 让他逃走后不能再捉到, 就把他所派遣的军队留在垫娄, 挑选精干的持弩士兵三十人, 从小道到达了乌孙王所在的地方, 把番丘召来, 责备他“末振将杀害骨肉至亲, 杀了汉朝公主的子孙, 没有来得及诛杀他就死了, 使者奉皇帝命令来诛杀番丘”, 就用手拿着剑杀死了番丘。番丘的官员和部下惊慌害怕, 骑着马逃跑回去。
        小乌孙王乌犁靡是末振将哥哥的儿子, 带领几千名骑兵包围了段会宗, 段会宗就对他们说了来杀番丘的意思:“现在你们包围并杀我, 如同取汉牛之一毛。宛王、郅支的头悬挂在槁街, 你们乌孙是知道的。”乌孙王以下的人都畏服了, 说:“末振将背弃汉朝, 杀了他的儿子是可以的, 难道就不能先告诉我们, 让我们供给他最后一顿饮食吗?”段会宗说道:“事先告诉了乌孙王, 让番丘逃走躲藏起来, 就要犯下大罪。如果供给他饮食后再交给我, 那就伤害了骨肉的恩情, 所以没有事先告知。”乌孙王和部下哭泣着撤兵而去。段会宗回去把情况上奏, 公卿议论认为段会宗权衡时宜得以见机行事, 用小部队深入到乌孙国, 诛杀番丘, 宣扬彰明了国威, 应加以重赏。天子就赐段会宗爵位为关内侯, 黄金一百斤。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书·萧惠开传》《宋书·傅亮传》
        《宋书·孔靖传》《宋书·何尚之传》
        《宋书·刘粹传》《宋书·谢景仁传》
        《宋书·颜竣传》《宋书·张畅传》
        《宋书·王懿传》《宋书·臧质传》
        《宋书·谢弘微传》《宋书·沈演之传》
        《宋书·谢庄传》《宋书·孔觊传》
        《宋史·王敬弘传》《宋书·沈怀文传》
        《宋书·何承天传》《宋书·王诞传》
        《宋书·王僧达传》《宋书·何执中传》
        《宋书·宗悫传》《宋书·范祖禹传》
        《宋书·刘穆之传》《宋书·垣护之传》
        《宋史·赵尚宽传》苏轼《范增论》
        《新唐书·王思礼传》《清史稿·王士祯传》
        《黔中儿》杨简《莫能名斋记》
        袁枚《游武夷山记》《南史·何远传》
        刘大槐《无斋记》王叔英《与方正学书》
        归有光《洧南居士传》《明史·李如松传》
        《新唐书·温造传》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
        李清照《孤雁儿》(含赏析)韩元吉《武夷精舍记》
        《梁书·张率传》柳宗元《谤誉》
        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汪中《哀盐船文》
        《宋史·胡则传》王慎中《朱碧潭诗序》
        刘禹锡《说骥》王安石《送胡叔才序》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