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 正月, 武王至洛阳;庚子, 薨。明旦, 以王后令, 策太子即王位, 大赦。十月, 汉献帝告祠高庙, 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 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 辛未, 升坛受玺绶, 即皇帝位。戊辰晦., 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 诏曰:“灾异之作, 以谴元首, 而归过股.肱., 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 后有天地之眚, 勿复劾三公。”八月, 孙权遣使称臣。朝臣皆贺, 刘晔独曰:“权无故求降, 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 刘备必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 我袭其内, 吴之亡不出旬矣。”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 疑天下欲来者心, 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遂受吴降。丁巳, 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 加九.锡.。刘晔曰:“不可。陛下德合天地, 声暨四远。权虽有雄才, 故汉南昌侯耳, 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 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 可进其将军号, 不可即以为王也。彼直为侯, 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我信其伪降, 就封殖之, 崇其位号, 定其君臣, 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 却蜀兵之后, 外尽礼以事中国, 使其国内皆闻, 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 兴兵讨之, 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 上下同心, 战加十倍矣。”不听。诸将以吴内附, 意皆纵缓, 独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邢贞至吴, 吴人以为不当受魏封。吴王曰:“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 盖时宜耳, 复何损邪!”遂受之。吴王出都.亭.侯邢贞, 贞入门, 不下车。中郎将徐盛忿愤, 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 为国家并许、洛, 吞巴、蜀, 而令吾君与贞盟, 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贞闻之, 谓其徒曰:“江东将相如此, 非久下人者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B.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C.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D.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如“戊申晦”, 也可以指白天。 B.股肱, 本义指大腿和上臂, 文中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C.九锡, 皇帝赏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 表示最高礼遇。 D.都亭, 城邑中的驿舍。秦规定十里一亭, 郡县治所设都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献帝在宗庙祭祀, 祭告列祖列宗, 让位给魏王曹丕。虽经上书推辞, 曹丕最终还是升坛接受皇帝玺绶, 登上帝位。 B.出现日食, 有关官员奏请罢免太尉。曹丕认为这是上天在责备君主, 归罪朝廷大臣不符合禹、汤归过于自身的道义。 C.孙权派使者向魏称臣, 魏朝臣皆贺。而刘晔认为应联合蜀国内外夹击, 不出十天, 吴国必亡, 曹丕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D.邢贞到吴国后, 进门不下车, 中郎将徐盛深觉耻辱, 以至泪流满面。邢贞知道这件事后, 认识到吴国不会久居人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其令百官各虔厥职, 后有天地之眚, 勿复劾三公。(4 分) (2)诸将以吴内附, 意皆纵缓, 独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4 分) 14.刘晔为什么反对拜孙权为吴王?请简要说明。(3 分) 答案: 10.D 我委身事中国, 不爱珍货重宝, 随时贡献, 不敢失臣礼, 而无故伐我, 必 欲残我国家, 俘我人民, 以为仆妾。 11.A “晦”指黑夜。 12.C “联合蜀国”错误。 13.(1)命令官员各自虔敬他们的职责, 今后天地出现灾异, 不要再弹劾三公。 【评分标准】4 分。虔:虔敬, 诚敬;厥:他们的;眚:灾异, 灾祸;劾:弹劾。每点 1 分, 意思对即可。 (2)将领们认为吴国已经归附, 内心都松懈了, 只有夏侯尚进一步整治攻守的战备。 【评分标准】4 分。内附:归附;纵缓:松懈;修:整治, 修理;备:战备, 装备。每点1 分, 意思对即可。 14.①孙权是故汉南昌侯, 官职低微, 权势卑下。②封孙权为吴王, 会帮助他确立和江南士民的君臣名分。③会使江南君臣上下一心, 战斗力增强。 【评分标准】3 分, 每点 1 分, 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正月, 魏武王曹操抵达洛阳;庚子, 曹操去世。第二天清晨, 以魏王后的命令, 拜太子曹丕继承曹操为魏王, 大赦天下。十月, 汉献帝在高祖庙祭祀, 祭告列祖列宗, 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 要让位给魏王曹丕。曹丕三次上书推辞, 辛未, 升坛受皇帝玺绶, 登上皇帝宝位。戊辰晦, 出现日食。有关官员奏请罢免太尉, 下诏说:“出现天灾和怪异的现象, 那是上天在责备君主, 如果把过错归于辅佐朝政的大臣, 难道符合夏禹、商汤归过于己的本意吗!命令官员各自虔敬他们的职责, 今后天地出现灾异, 不要再弹劾三公。”八月, 孙权派使者向魏称臣。朝廷大臣都表示�:�, 唯独刘晔说:“孙权无故向我投降, 一定是内部发生�;�。前不久, 他偷袭并杀死了关羽, 刘备必然会出动大军讨伐他。蜀从外部进攻, 我们从内部偷袭, 不出十天, 吴必亡。文帝说:“有人投降称臣我们却讨伐他, 会使天下愿意归附我们的人产生疑心, 不如暂且接受吴的归降, 袭击蜀的后路。”于是接受了吴国的归降。丁巳, 魏文帝派太常邢贞带策命, 封孙权为吴王, 加赐九锡。刘晔说:“不可以封孙权。陛下德行符合天地, 声名远播四方。孙权虽有雄才大略, 只不过是汉朝的南昌侯而已, 官品很低, 权势卑下, 其属民都有畏惧我中原朝廷之心, 很难强迫他们合谋共事。我们不得已接受他的归降, 可以晋封他将军的称号, 却不能一下子封他为王。孙权仅被封为侯, 江南的士人、百姓和他便没有君臣的名分。如果我们相信他的假投降, 就大大晋封他, 尊崇他的地位, 给他加上王的称号, 使江南士民和他确立君臣关系, 这是为猛虎加上双翼!孙权既然取得了王的地位, 迫使蜀军退走之后, 外表上遵守礼节, 服从朝廷, 使人们都知道这件事, 实质上对朝廷无礼, 以激怒陛下;陛下如果发怒, 出动大军征伐他, 他就不慌不忙地对他的百姓说:‘我们委身于中原朝廷, 不爱惜珍宝, 按时进贡财物, 不敢违背臣下对皇帝的礼节。但朝廷却无缘无故地征讨我们, 一定要消灭我们的国家, 俘虏我们的人民, 做他们的奴仆和婢妾。’吴的民众便不会不相信他的话。相信这种话就会感慨愤怒, 君臣上下一心, 战斗力就会增强十倍。”文帝仍然不听。将领们认为吴国已经归附, 内心都松懈了, 只有夏侯尚进一步整治攻守的战备。邢贞到达吴国, 吴的大臣认为不应接受魏的封号。吴王孙权说:“从前沛公刘邦也接受项羽封给的汉王, 这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又有什么损害!”于是孙权接受了魏的封号。吴王到都城的亭舍等侯邢贞, 邢贞进门不下车。中郎将徐盛愤怒地看着其他将领说:“我们不能拼出性命, 为国家兼并许都、洛阳, 吞并巴、蜀, 却使君王与邢贞结盟, 难道不感到羞辱吗!”说着便泪流满面。邢贞听到这些话, 对随从说:“吴国有这样的将相, 不会甘心久居人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