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文言文阅读(19分) 何郯, 字圣从, 本陵州人, 徒成都。第进士, 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 转殿中侍御史, 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守亳, 已而留经筵, 郯乞正其营求之罪。石介死, 枢密使夏竦谗其诈, 朝廷下京东体实, 郯与张昪极陈竦奸状, 事得寝。杨怀敏以卫卒之乱, 犹为副都知, 郯又与昪及鱼周询论之。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郯争辩尤力。帝曰:“古有碎首谏者, 卿能之乎?”对曰:“古者君不从谏, 则臣有碎首;今陛下受谏如流, 臣何敢掠美而归过君父。”帝欣纳之。 时诏群臣陈左右朋邪、中外险诈, 久而无所行。郯请阅实其是否, 因言曰:“诚以待物, 物必应以诚。诚与疑, 治乱之本也, 不可以一臣诈而疑众臣, 一士诈而疑众士。且择官者宰相之职, 今用一吏, 则疑其从私, 故细务或劳于亲决。分阃者特帅之任, 今专一事, 则疑其异图, 故多端而加羁制。博访者大臣之体, 令见一士, 则疑其请托。君臣交疑, 而欲天下无否塞之患, 不可得矣。” 都知王守忠以修祭器劳, 迁景福殿使, 给两使留后奉。郯曰:“守忠劳薄赏重。旧制, 内臣遥领止于廉察。今虽不授留后, 而先给其禄;既得其禄, 必得其官;若又从之, 则何求不可。”既又诏许如正班。守忠移閤门, 欲缀本品坐宴, 郯又言:“祖宗之制, 未有内臣坐殿上者。此弊一开, 所损不细。”守忠闻之, 不敢赴。知杂御史阙, 执政欲进其党, 帝以郯不阿权势, 越次用之。郯遍历三院, 有直声。 以母老求西归, 加直龙图阁、知汉州。将行, 上疏言:“张尧佐缘后官亲, 叨窃非据, 外庭窃议, 谓将处以二府。若此命一出, 言事之臣, 必以死争之。倘罢尧佐则伤恩, 黜言者则累德, 累德、伤恩, 皆为不可。臣谓莫若富贵尧佐而不假之以权, 如李用和可也。”其后卒罢尧佐宣徽之命。卒, 年六十九。 (节选自《宋史·何郯传》, 有删改)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枢密使夏竦谗其诈 谗:诬陷 B.诚与疑, 治乱之本也 治:治理 C.博访者大臣之体 博访:广泛地寻查访求 D.此弊一开, 所损不细 细:�。感�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 B.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 C.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 D.仁宗召谕/云怀敏实先/觉变宜有/所宽假郯等/皆言不可卒出之 6.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何郯作为大臣, 能够为朝廷着想, 谈论事情无所回避, 有的是针对大臣的错误做法的, 有的是针对皇上的错误的。他言事从不从私心出发, 皇帝都能欣然接受他的进谏。 B.何郯主张治理国家应该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应该给予大臣本职内的行政自由, 因为君臣互相猜疑会导致混乱的产生, 甚至造成政治上的困厄。 C.何郯在进谏时能够在无所避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取不激化矛盾的方式, 从他赞美皇上能够受谏如流, 以及他建议皇上对张尧佐朝廷折中处理就能够看出。 D.因为何郯为人刚直, 所以皇帝能够重用他, 这说明了皇上对何郯的赏识。何郯在即将回乡任职时仍然为朝廷的事进言, 也用行动回报了皇上的这份赏识。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知杂御史阙, 执政欲进其党, 帝以郯不阿权势, 越次用之。(5分) (2)臣谓莫若富贵尧佐而不假之以权, 如李用和可也。(5分) 答案: 4.B�。ㄖ�:太平) 5.C 6.A�。ā岸寄苄廊唤邮堋惫诰裕� 7.(1)知杂御史一职空缺, (当时的)执政大臣想进升他们的党羽, 皇帝认为何郯不屈服于权势, 越级作用他。(关键词“阙”“进”“越次”的翻译各1分, 大意2分)(2)臣认为不如使张尧佐富贵却不给他权力, 就像过去对待李用和那样就可以了。(关键词“谓”“莫若”“假”的翻译各1分, 大意2分) 参考译文: 何郯, 字圣从, 本来是陵州人, 后来迁居到成都。考中进士后, 从太常博士转为监察御史, 又转为殿中侍御史, 谈论事情无所避讳。王拱辰被罢免了三司使一职出为亳州太守, 不久改留任经筵侍读, 何郯乞求皇上追查王拱辰谋求私利之罪。石介死后, 枢密使夏竦诬陷石介有欺诈行为, 朝廷派人到京东去调查核实, 何郯和张昪极力陈述夏竦的奸诈, (调查石介的)事情才停止下来。杨怀敏因为守卫士卒发生暴乱事件, 但仍然官居副都知之位, 何郯又跟张昪以及鱼周询进言论这件事处理得不合理。宋仁宗召他们来并告诉他们说:“杨怀敏实际上事先就已经觉察到卫卒将要作乱, 应该对他有所宽容。”何郯等人都这样不可以, 最终皇上将杨怀敏贬出。何郯在辩论中尤其卖力。皇帝说:“古代有碎裂头颅进谏的, 你能这样吗?”何郯回答说:“古代的君主不采纳臣子的进谏, 那才有大臣为进谏而碎裂头颅的;现在陛下您从谏如流, 我怎么敢为了自己争得美誉而将过错归到陛下那里呢。”皇上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当时皇上召集群臣检举陈报周围朋党为邪、表里不一、阴险狡诈之徒, 过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行动。何郯认为要看实际行为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奸邪之徒, 因而上奏道:“真诚地对待别人, 别人也一定会回报以真诚。真诚与猜疑, 是造成太平与混乱的根本, 不可以因为一个大臣的欺诈而怀疑所有大臣, 一个士子的欺诈而怀疑每一个士子。况且选择官员是宰相的职责, 现在宰相任用一个官吏, 就怀疑他徇于私情, 所以细小的事务陛下也要劳烦自己亲自裁决。处理纷杂的军事事务是将帅的责任, 今天因为自己做主办了一件事, 就怀疑他有别的企图, 所以就多方对将帅们加以制约。广泛地访求举荐士子贤才本是大臣的本分, 现在大臣见一士子, 就怀疑他是通过私下请托举荐上来的。君臣之间相互猜疑, 却想要上下畅通, 不能够得到呀。”都知王守忠因为监修祭祀的器皿有功劳, (皇上)提拔他为景福殿使, 给他两使留后的官俸。何郯说:“王守忠功劳不大但(他得到的)赏赐很重。按照惯例, 宦官不上任而只是遥领官职和俸禄也只限于廉察这一级别。现在虽然没有授予他留后官职, 但已经是先给他那个官职的俸禄;既已经有了这个官职的俸禄, (以后)他一定要得到这个官职;如果又答应他, 那么他什么请求不能实现呢?”过后皇帝下诏按照正班赏赐。王守忠做了合门使, 又想以遥领的官衔秩品身份参加殿上朝中大臣们的宴会, 何郯又进谏说:“按照祖宗旧历, 从来没有宦官坐到殿上的。这个陋俗一开, 对旧制损失不小。”王守忠听了以后, 不敢去赴宴。知杂御史一职空缺, (当时的)执政大臣想进升他们的党羽, 皇帝认为何郯不屈服于权势, 越级作用他。何郯遍任三院之职, 都有正直的名声。因为母亲年纪大了, 何郯请求西归任职, 被加封直龙图阁, 任汉州太守。将要出发时, 他又进言说:“张尧佐因为是后宫的亲戚, 沾光窃据了不应该占有的重要职位, 外边私下里议论纷纷, 说将要安置其入二府。如果这个命令一发出, 那些谏臣一定以死相争。倘若罢免张尧佐就会有损于皇恩, 罢黜言官就会伤及圣德, 伤及圣德, 有损皇恩, 都不可以。臣认为不如使张尧佐富贵却不给他权力, 就像过去对待李用和那样就可以了。”这之后, 皇上最终收回了关于张尧佐的宣徽之命。何郯去世时, 享年六十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