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李世民畏魏征》阅读练习及答案
        资治通鉴
         
        (二)(9分)
                                    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 而有胆略, 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 或逢上怒甚, 征神色不移, 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 还, 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 外皆严装已毕, 而竞不行, 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 畏卿嗔, 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 鹞竟死怀中。
        【注释】①回:回转, 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逢上怒甚/ 异二者之为       B.故中耳/ 行甚远
        C.回人主意/ 京中有口技者     D.外皆严装毕/ 惧其不
        10.请用三条“/”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上 尝 得 佳 鹞 自 臂 之 望 见 征 来 匿 怀 中
        11.魏征向皇上奏事时, 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
        9.  3分 C(A 有时/或许  B停止/接连不断  C善于  D 已经/停止)
        10. 3分 上尝得佳鹞/ 自臂之/ 望见征来/ 匿怀中
        11. 3分 魏征看皇上玩鹞, 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 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
        参考翻译:
        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 却有胆识谋略, 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魏征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 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 皇上也就息怒, 不再发威了。魏征曾请假回家上坟, 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 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 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 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 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 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 放在手臂上把玩, 看见魏征前来, 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 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人范雎》《初, 淮阴侯韩信》
        《资治通鉴·肥水之战》《资治通鉴·魏纪·司马懿诛曹爽》
        《唐昭宗景福元年辛丑》《太宗立晋王为太子》
        《帝问侍臣盗贼》资治通鉴《魏知古》
        《资治通鉴·后唐纪·安重诲》《资治通鉴·史思明传》
        《资治通鉴·唐纪九》《范滂》
        《资治通鉴·公孙度传》《初, 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
        《柳宗元》《元年, 关中饥, 米斗直绢一匹》
        资治通鉴之《春, 二月, 曹操攻黎阳》《刘备入益州》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资治通鉴·永元十四年冬, 十月》
        《资治通鉴·宋记》《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
        《资治通鉴·唐纪》《汉明帝尊师》
        《旧唐书·张延赏传》《宋史·康保裔传》
        《秋水》《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09茂名市中考题)《送东阳马生序》
        《宋史·刘汲传》王安石《壬辰寒食》
        《烛之武退秦师》《淳于髡》原文和翻译
        《宋史·刘珙传》曾巩《学舍记》
        《明史·秦良玉传》《治国犹栽树》
        《元史·何实传》《三国志·甘宁传》
        苏轼《秋阳赋》《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
        《国语·楚语》《鸿门宴》(二)
        《游敬亭山记》《李太虚》
        《钱神问对》《新唐书·吴武陵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