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魏书·李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魏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李冲, 字思顺, 陇西人。显祖末, 为中书学生。高祖初, 公车征为秘书中散, 典禁中文事, 以修整敏惠, 渐见宠待。及议礼仪律令, 润饰辞旨, 刊定轻重, 无不访决焉。冲竭忠奉上, 知无不�。鋈胗乔�, 形于颜色;虽旧臣戚辅, 莫能逮之, 无不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高祖亦深相仗信, 亲敬弥甚, 君臣之间, 情义莫二。东宫既建, 拜太子少傅。车驾南伐, 加冲辅国大将军, 统众翼从。自发都至于洛阳, 霖雨不霁, 仍诏六军发轸。高祖戎服执鞭御马而出, 群臣启颡于马首之前。高祖曰:“长驱之谋, 庙算已定, 今大将军进, 公等更欲何云?”冲进曰:“今者之举, 天下所不愿, 唯陛下欲之。臣有意而无其辞, 敢以死请。”高祖大怒曰:“方欲经营宇宙, 一同区域, 而卿等儒生, 屡疑大计, 斧钺有常, 卿勿复言!”仍策马出。车驾渡淮, 别诏安南大将军元英、平南将军刘藻讨汉中, 召雍泾岐三州兵六千人拟戍南郑, 克城则遣。冲表谏曰:“秦州险厄, 地接羌夷, 自西师出后, 饷援连续, 加氐胡叛逆, 所在奔命, 运粮擐甲, 迄兹未已。今复豫差戍卒, 悬拟山外, 虽加优复, 恐犹惊骇, 终攻不克, 徒动民情, 连胡结夷, 事或难测。且昔人攻伐, 或城降而不�。蝗示檬�, 或抚民而遗地。且王者之举, 情在拯民;夷寇所守, 意在惜地。校之二义, 德有浅深。惠声已远, 何遽于一城哉?且魏境所掩, 九州过八,民人所臣, 十分而九。所未民者, 惟漠北耳。宜待大开疆宇, 广拔城聚, 多积资粮, 食足支敌, 然后置邦树将, 为吞并之举。今钟离、寿阳, 密迩未拔;诸城、新野, 跬步弗降。东道既未可以近力守, 西蕃宁可以远兵固?若果欲置者, 臣恐终以资敌也。又今建都土中, 地接寇壤, 方须大收死士, 平荡江会。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推此而论, 不戍为上。”高祖从之。冲机敏有巧思, 勤志强力, 孜孜无�。├砦牟�, 兼营匠制, 几案盈积, 剞劂在手, 终不劳厌也。
        (选自《魏书·李冲传》, 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
        B. 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
        C. 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
        D. 轻遣单寡弃令/陷没/恐后举之日/众以留守/致惧求其死效/未易可获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书学, 是北魏时的一个中央教育机构, 相当于国立最高学府太学, 其存在时间仅有几十年。
        B. 公车, 是最早出现的为去京应试的举人服务的皇家公车, 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文中即用后一种解释。
        C. 庙算, “庙”指旧时供祀先祖神位的屋舍, 又指王宫的前殿。文中的“庙算”指的是朝廷对战事进行的谋划。
        D. 经营, 文中指规划营治, 与《项羽本纪》中“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的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冲才学颇高。他掌管宫中文事很得宠爱, 以致于礼仪法令的润色修改, 都要咨询他, 请他判定。
        B. 李冲敢于直谏。高祖执意南征时, 唯有李冲一人有所行动, 以死直谏, 指出高祖一己所愿的错误。
        C. 李冲颇有远见。高祖准备派兵戍守南郑, 他建议高祖当务之急是广收死士, 先助朝廷平定江会。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
        D. 李冲工作勤勉。他不仅负责整理文册, 还要兼顾制定法令制度, 几案上堆满文书, 仍坚持雕琢辞句, 不觉劳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旧臣戚辅, 莫能逮之, 无不服其明断慎密而归心焉。
        (2)东道既未可以近力守, 西蕃宁可以远兵固?
        14. 李冲上表谏言不宜戍守南郑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案:
        10. A 
        11. B.“文中即用后一种解释”错。文中句子是“公车征为秘书中散”, 可见这里的“公车”指官署名。
        12. B “唯有李冲一人有所行动”错。
        13. (1)即使是老臣、外戚辅臣, 没有人能比得么他, (这些臣子们)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英明果断、认直细致而信服的。(虽, 即使;逮, 及, 比得上;归心, 顺服。)
        (2)东部地区还没能用近处的军力防守, 难道西蕃可以用远处的兵力固守吗?(近力, 近处的军力;宁, 难道;可以, 可以用, 可以凭借。)
        14. ①不可守:地势险峻, 远离国土, 接壤敌境。或:粮草援助跟不上。②不必守:王者美德在于抚民, 不必急于得到一座城。③不能守:近城未克, 远守助敌。
        参考译文:
        李冲, 字思顺, 陇西人。显祖献文帝拓跋弘末年, 李冲做中书学生。高祖孝文帝拓跋宏即帝位初年, 按惯例升李冲为秘书中散, 掌管宫中文书事务, 因为他的行为严谨, 作事机敏, 逐渐受到宠信。等到朝廷商议礼仪律令, 润饰辞意, 改定字句, 高祖总是与李冲一起商量。李冲竭尽忠诚侍奉圣上, 知无不�。鋈肭诿�, 形于颜色;即使是老臣、外戚辅臣, 没有人能比得么他, (这些臣子们)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英明果断、认直细致而信服的。魏高祖也更加深深地相信依靠他, 更加亲近尊重他, 君臣之间, 情义无间。东宫建成之后, 朝廷拜授他为太子少傅。皇帝车驾南征, 加授李冲为辅国大将军, 统领军马随从皇帝。自京城出发至于洛阳, 阴雨连绵, 天不开晴, 皇帝仍诏六军出发。魏高祖一身戎装, 手执马鞭, 乘马而出, 群臣在马上行君臣之礼。高祖说:“长驱南境的计划, 在京时就已商议好, 而今大军即将进发, 你们都有什么话要说?”李冲上前说:“今天这个行动, 天下之人都不情愿, 只有陛下您一个人要这样做。为臣有请您回驾之意但一时无辞可说, 惟以一死请陛下改变初衷。”魏高祖大怒说:“朕正要经营宇宙, 统一海内, 而你们这些儒生, 却屡屡疑惑我的大计划, 战事有它的常规, 你们不要再多嘴!”打马出发。车驾渡淮河, 另诏安南大将军元英、平南将军刘藻讨伐汉中, 命令雍、泾、岐三州兵马六千人准备戍守南郑, 一旦城池被攻下, 立即派遣。李冲上表谏说:“秦州地理险厄, 位置接近羌夷, 自从征西部队出发之后, 粮饷支援连续不断, 加上氐、胡人叛逆朝廷, 所在奔命, 运粮拥甲, 至今仍然如此。今又预遣守城士兵, 孤单单派到山外, 虽然给他们优厚的待遇, 臣仍担心他们会害怕。假如最终攻不下南郑, 那就会扰动民众, 假如他们连结胡夷, 事情结果就难以预测了。况且过去的人攻伐, 或有城降而不获�。蝗示帽�, 或有抚慰其民而遗其地。而且王者的举措, 情在拯救百姓;夷寇所守, 意在爱惜土地。比较二者意旨, 德行有其深浅。如果君主声誉远播, 何止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且魏境所领, 九州过八, 所统臣民, 十分有九。所未为我民者, 只是漠北与江外而已。臣认为应待我魏大开疆宇、广拔城池, 多积资粮, 足以对付敌人, 然后再行置邦树将, 开始并吞之举。而今钟离、寿阳, 近在眼前却未拔除;诸城、新野, 一步之遥却未降归。东道既不能因近而力守, 西蕃怎能因遥远而使兵固?如真要设置, 为臣担心这最终是帮助了敌人。又加上现在在中原建都, 地接敌寇疆城, 正需大收勇士, 平荡长江以南。而轻率派遣单寡兵力, 攻守西方孤城, 使其陷没敌手, 臣担心以后采取行动之日, 大家以留守为难, 不愿前往, 陛下您要求其将士效死朝廷, 也就不易做到了。由此而论, 不戍为上策。”高祖接纳了他的意见。李冲生性机敏, 常有巧思, 勤勉志刚, 孜孜无�。├砉�, 兼营建造, 文案上堆满文牍, 手中常拿刻刀, 始终不觉劳累。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书·郦范传》《魏书·古弼传》
        《魏书·李琰之传》《魏书·崔浩传》
        《魏书·张普惠传》《魏书·陆真传》
        《魏书·杨播传》《魏书·李平传》
        《魏书·游明根传》《魏书·于忠传》
        《魏书·祖莹传》《魏书·尉元传》
        《魏书·陆俟传》《魏书·拓跋仪传》(三)
        《魏书·郑羲传》《魏书·封敕文传》
        《魏书·孙绍传》《魏书·成淹传》
        《魏书·源子雍传》《魏书·元匡传》
        《魏书·源贺传》《魏书·于栗磾传》
        《魏书·杨昱传》《魏书·崔逞传》
        《魏书·甄琛传》《魏书·王慧龙传》
        《魏书·冯熙传》《魏书·刘芳传》
        《魏书·魏收传》《魏书·高闾传》
        《魏书·李安世传》(二)《魏书·李先传》
        《魏书·李顺传》《魏书·拓跋仪传》(二)
        《魏书·王冯弘传》《魏书·游肇传》
        《魏书·穆崇列传》《魏书·世祖拓跋焘传》
        《魏书·拓跋仪传》《魏书·李安世传》
        《魏书·安同传》(二)《魏书·曹世表传》
        《魏书·高祐传》《魏书·许谦传》
        《魏书·韩茂传》《魏书·刘藻传》
        《魏书·封轨传》《魏书·李业兴传》
        《魏书·裴宣传》《魏书·张彝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