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周敬心, 山东人, 太学生也。洪武(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二十五年, 诏求(寻求)晓(通晓)历数(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 这里指通过观测天象来推算帝王相承或国运情况。古代迷信说法, 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者, 敬心上疏极(竭力)谏, 且(并且)及时政(通“正”, 改正, 纠正)数事。略(简要的叙述)曰: 臣闻国祚(国运气数)长短, 在德厚�。辉�历数(天象)。三代(夏商周三朝)尚(久远)矣, 三代而下, 最久莫如汉、唐、宋, 最短莫如秦、隋、五代。其久也以(因为)有道, 其短也以无道。陛下膺(接受)天(上天)眷(垂爱)命(被赋予重任), 救乱(拯救乱世)诛暴(诛灭暴政)。然神武(神明威武)威断(威严决断)则有余, 宽大忠厚则不足。陛下若(如果)效(效仿)两汉之宽大, 唐、宋之忠厚, 讲(讲求, 提倡)三代所以(用来)有道之长(长处), 则帝王之祚(皇位, 国统)可传万世, 何必问诸(兼词:之于)小道(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之人耶? 臣又闻陛下连年远征, 北出(越过)沙漠, 为(因为)耻(以…为耻)不得传国玺(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 用和氏璧镌刻而成的“天子玺”, 后世称为传国玉玺, 为中国历代正统朝廷的证凭)耳。昔楚平王时/琢(雕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dì嬗shàn(依次更替, 逐步演变, 这里指依次传承)/以(而:表承接)讫(通“迄”:到 )后唐/治乱(偏义复词, 治:太平安定)兴废(偏义复词, 兴:繁荣兴盛)/皆不在此(这个朝代)。石敬瑭(后唐时期, 拜为河东节度使, 封为赵国公, 赐号“扶天启运中正功臣”, 然而君臣相互猜忌。 清泰三年, 起兵造反, 坐困于太原, 遂向契丹求援, 割让幽云十六州, 甘做“儿皇帝”。随后, 在契丹援助下, 灭亡后唐, 正式即位, 定都汴梁, 建立后晋)乱, 潞王携(省略了“之”:玉玺)以自焚, 则秦玺固(本来)已毁矣。敬瑭入洛(洛阳), 更(重新)以(用)玉制。晋亡入辽, 辽亡遗(遗失)于桑乾河。元世祖(帝王的庙号, 一般用于开国之君, 如唐太祖李渊, 宋太祖赵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 如文中元朝的皇帝忽必烈)时, 札剌尔(成吉思汗兴起前在漠北具有一定影响的强大部落联盟)者渔(打鱼)而得之。今元人所挟(拥有), 石氏玺耳。昔者三代不知有玺, 仁为(作为)之玺, 故曰“圣人大宝(帝王的印信, 借指帝位, 皇帝登基称为荣登大宝)曰位(登上高位), 何以(用什么)守位曰仁(施行仁义)。”陛下奈何(为什么)忽(轻视)天下之大玺, 而求汉、唐、宋之小玺也? 方今(当今)力役(劳役)过烦(过多), 赋敛过厚(重)。教化溥(薄弱)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昔汲黯(汉武帝时的名臣。为人耿直, 好直谏廷诤, 汉武帝称其为“社稷之臣”)言于武帝曰:“陛下内(内心)多欲(欲望)而外施仁义, 奈何(怎么)欲效唐、虞(唐尧与虞舜, 唐、舜是他们的封地)之治(太平盛世)乎?”方今国则愿(希望)富, 兵则愿强, 城池则愿高深, 宫室则愿壮丽, 土地则愿广(辽阔), 人民则愿众。于是多�。�扩充)军卒, 广籍(大范围地敛集)资财, 征伐不休(停), 营造(修建宫室)无极(没有穷尽), 如之何(①怎么样, 怎么办②怎么, 为什么)其(国家)可治(太平)也?臣又见洪武四年录天下官吏, 十三年连坐(牵连治罪)胡党(胡惟庸的同党。胡惟庸:明朝开国功臣, 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 爆发了胡惟庸案, 后被朱元璋处死), 十九年逮(抓捕)官吏积年(多年)为(成为)民害(祸害)者(定语后置标志), 二十三年罪(治罪)妄言(妄议朝政)者。大戮官民, 不分臧zāng否pǐ(好坏)。其中岂无忠臣、烈士(有抱负、志向高远的人)、善人、君子?于(在)兹(现在)见陛下之(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轻视)德(德治)而任(滥用)刑(刑法)矣。水旱连年, 夫(发语词)岂(难道)无故(缘故)哉! 言皆激(激烈)切(感情真切)。报(皇上回复)闻(知道)。 赞(赞词)曰:敬心以(凭借)缝掖(①指儒学②宽大的衣袖 ③指儒生)诸生(两代称已入进国子监学习的生员), 言天下至计, 虽(虽然)违(违背)于(引出动作对象)信(得到信任)而后(然后)谏(进谏)之义(道理, 或做法), 然原(推究)厥(他的)本心, 由于忠爱(忠君爱国)。以(用)(省略了“其”:周敬心)视(与…相比)末季(末世, 谓衰微的时代)沽名(猎取名誉)卖直(故作正直)之流(之类的人), 有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 不能相比)者也。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译文: 周敬心, 山东人, 是太学生。洪武二十五年诏令访求通晓历数者, 敬心上疏进谏, 并及时纠正几件事务。奏章简要的叙述是: 我听说国祚长短, 在于德的厚�。辉谟诶�。夏商周三代的国运很久远, 三代而下, 朝代最长的莫过于汉、唐、宋, 最短的莫过于秦、隋、五代, 长久是因为有道, 短命是因为无道。陛下接受上天的垂爱赋予重任, 拯救乱世诛灭暴政, 然而你的神明威武有余, 宽大忠厚不足。陛下如果效法两汉的宽大, 唐、宋的忠厚, 讲求夏商周三代有道之长处, 则帝王国统可以传至万世, 又何必向小道之人问这件事呢? 我又听说陛下连年远征, 向北越过沙漠, 是因为把没有得到传国玉玺作为耻辱罢了。昔日楚平王时, 雕琢了卞和发现的璧玉, 到了秦代才定名为“玺”, 历代依次传承, 而到了后唐时, 天下不再太平兴盛。石敬瑭作乱, 潞王携带玉玺而自焚, 而那块秦国制作的玉玺本来就已经被毁灭了。石敬瑭进入洛阳, 重新用玉制作了一个相同的玉玺。后晋被灭亡后, 玉玺流入了辽国, 辽国灭亡时又遗失于桑乾河。元世祖时, 札剌尔部落百姓打鱼得到了这个玉玺。现在元人所拥有的玉玺, 只不过是石敬瑭重新制作的玉玺罢了。过去夏商周三代不知道有玉玺, 用仁义作为玉玺, 所以说:圣人拥有玉玺就可以登上帝位, 用什么守住帝位还是要靠仁义。陛下为什么轻视天下最大的玉玺——仁义, 而去求取汉、唐、宋那种小的玉玺呢? 当今劳役过多, 赋敛过重, 教化薄弱而百姓不高兴, 法规制度严厉而百姓不依从。当年汲黯对武帝说:‘陛下对内多欲, 对外施仁义, 又怎么能效仿尧舜的太平盛世呢?’当今朝廷希望国家富强, 兵力强大, 城池高深, 宫室壮丽, 土地辽阔, 人口众多。在这个时候穷兵黩武, 广敛资财, 征伐不休, 修建宫室没有穷�。绱颂煜略趺茨艽笾文�?我观察到洪武四年, 任用天下官吏, 十三年惩治了牵连胡惟庸的余党, 十九年逮捕多年�:Π傩盏墓倮�, 二十三年对妄言者判罪, 对官民大开杀戒, 不分好坏。他们当中难道没有忠臣、有抱负有志向的人、善人、君子吗?由此可以看出陛下轻视德治而滥用刑法。水旱连年, 难道没有原因吗?” 他的奏章言辞激烈感情真切, 皇上回复说知道了。 赞词说:周敬心凭借儒家的一个国子监的学生, 谈论天下大计, 虽然违背了得到信任以后才去进谏的道理(做法), 然而推究他的本心, 是因为忠君爱国。用他与衰微时期沽名钓誉之类的人相比, 那些人真的不能与周敬心相提并论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后唐/治乱兴废/皆不在此。 B.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后唐/治乱兴废/皆不在此。 C.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后唐/治乱兴废/皆不在此。 D.昔楚平王时琢卞和之玉/至秦始名为“玺”/历代递嬗以讫后唐/治乱兴废皆不在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洪武:明朝朱元璋在位时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B.国祚:祚, 国运气数, 也用于专指帝王宝座。文中的“国祚”引申为封建王朝理论上应维持的时间。 C.国玺:即传国玺。相传秦始皇得和氏璧, 雕为�。游耒�。历经汉、唐、宋、元, 此玺代代相传。 解析:“历经汉、唐、宋、元, 此玺代代相传。”错, 到五代的后唐, 国玺因石敬瑭叛乱而被潞王携玉自焚了, 不可能传到宋、元。 D.世祖:帝王的庙号。一般用于开国之君, 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文中指元朝的皇帝忽必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作为太学生, 在皇帝朱元璋下诏访求通晓历数之人时, 周敬心就上疏劝谏, 谈及了当时的几件政事。 B.周敬心认为, 皇帝顺应天命的垂爱并被赋予重任, 治理混乱局面, 清除强暴势力, 然而宽大忠厚则不足。 C.周敬心认为当今朝廷采取了正确的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 兵力强大, 城池高深, 宫室壮丽, 土地辽阔, 人口众多的愿望。 解析:已然未然。文本是朝廷希望实现国家富强, 兵力强大, 城池高深, 宫室壮丽, 土地辽阔, 人口众多的愿望, 并没有说朝廷已经采取了正确的措施。 D.周敬心观察到皇帝起初能任用官吏, 后来连坐胡惟庸余党, 之后又对妄言者判罪。这些人中有忠臣、烈士、善人、君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方今力役过烦, 赋敛过厚。教化溥而民不悦;法度严而民不从。(4分) 当今劳役过多, 赋敛过重, 教化薄弱而百姓不高兴, 法规制度严厉而百姓不依从。 (每句1分) (2)言天下至计, 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 然原厥本心, 由于忠爱。(4分) 周敬心谈论天下大计, 虽然违背了得到信任以后才去进谏的道理, 然而推究他的本心, 是因为忠心爱国。 (每句1分) 14.周敬心主要针对哪些问题向皇帝进谏?请结合全文概括。(3分) ①访求国运气数以求国运长久; ②寻求失传的传国玉玺而不求守成; ③不注重道德教化, 滥用刑�!� (每点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