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顾炎武《复庵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顾炎武
        复庵记
        顾炎武①
        ①旧中涓②范君养民, 以崇祯十七年夏,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 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 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 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 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幼而读书, 好《楚辞》诸子及经史, 多所涉猎, 为东宫伴读。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范君知其必且西奔, 于是弃其家走入关中, 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所之, 而范君为黄冠矣。
        ②太华之山, 悬崖之巅, 有松可荫, 有地可蔬, 有泉可汲, 不税于官, 不隶于宫观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 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 东向以迎日出。
        ③余尝一宿其庵, 开户而望, 大河之东, 雷首之山, 苍然突兀, 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若揖让乎其间, 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 则汾之一曲, 绵上之山, 出没于云烟之表, 如将见之, 介子推之从晋公子, 既反国而隐□, 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 太行、碣石之间, 宫阙山陵之所在, 去之茫茫, 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然。作此记, 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 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 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思想家、文学家。初名绛, 明亡后改名炎武, 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称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 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中涓:太监。黄冠:道士。
        17.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矣 B. 焉 C. 也 D. 乎
        18. 第①段中作者说“范君固非方士者流”, 主要原因是( )
        A. 范君本就不愿与方士同流合污。
        B. 范君本就与李自成合谋挟东宫。
        C. 范君幼而读书, 本为东宫伴读。
        D. 范君本一儒生, 对明永远忠诚。
        19. 第③段画线句整散结合, 请赏析其表达效果。
        20. 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参考答案】
        17. B 18. D
        19. 先运用四字整句, 句式整齐和谐, 节奏感强, 富有气势, 渲染了复庵所望之壮阔气象, 借以凸现伯夷、叔齐的高尚品节;后以散句进一步强调了范君对其仰慕之情, 充分表现出范君对明朝忠贞不渝的志节。
        20. 作者叙述范君建“复庵”的经过, 赞颂范君忠诚明朝的志向, 激励后人不忘范君复明之志。
         
        参考译文:
        前朝太监范养民,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 从京都徒步到华山当道士。几年之后, 才得以在西峰的左边盖了一所房子, 取名叫“复庵”。华山下面的社会贤士大夫, 大多和他有交往;华山周围的人都信任他, 尊敬他。可是范先生本来并非道士之流的人。(他)自幼读书, 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在宫中担任太子的伴读。当李自成挟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 范先生料到他一定要向西逃, 于是抛弃自己的家跑到关中, 打算尽自己的职责。但是太子下落不明, 范先生就当了道士。
        华山悬崖顶上, 有松树可以遮荫, 有田地可以种菜, 有山泉可以取水, 不向官府纳税, 不列入寺庙的财产登记簿上。华山下面的居民有人资助他材料, 因此建造了这个住所来居住。(这所住宅)有房三间, 面朝东, 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我曾在复庵住过一夜。开门远望, (只见)黄河的东边, 苍青的雷首山拔地而起, (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饿死的地方, (那些山峦)好像拱手站在那儿, (伯夷、叔齐的事)本来就是范先生所仰慕并仿效的行为。从这儿向东, 是汾河的一个曲折处, 绵山在云烟中若隐若现, 好像看见当年介子推追随晋公子出逃, 公子归国之后, 介子推却隐居在这里。这又是范先生有此心而不得实现的。从这儿再向东, 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间, 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的地方, 离那儿非常遥远, 尽力远望也望不见了, (只有)彼此垂泪!我写了这篇记, 留在山中。以后登此山的先生们, 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相关文言文练习
        顾炎武《与友人书》《宋史·薛叔似传》
        《旧唐书·娄师德传》《宋史·范祖禹传》
        《汉书·武五子传》《旧唐书·第五琦传》
        《明史·童元镇传》顾炎武《廉耻》
        顾炎武《拽梯郎君祠记》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北史·乐运传》《明史·吴时来传》
        《明史·林聪传》《文章繁简》
        《宋史·孟宗政传》《清史稿·刘长佑传》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二)《新唐书·从谠传》
        《新唐书·刘弘基传》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
        《宋书·刘穆之传》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二)
        顾炎武《抄书自序》李鸿章《亡妹张夫人家传》
        《明史·魏源传》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二)《宋史·徐经孙传》
        《新唐书·孙伏伽传》《旧五代史·王晏球传》
        顾炎武《书吴潘二子事》《宋史·尹继伦传》
        《元史·董文用传》顾炎武《裴村记》
        《新五代史·张敬达传》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