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魏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魏源, 字文渊, 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进士, 除监察御史, 辨松江知府黄子威诬。奏减浙东濒海渔课。巡按陕西, 西安大疫, 疗活甚众。奏言:“诸府仓粟积一千九十余万石, 足支十年。今民疫妨农, 请输钞代两税之半。”从之。两遭丧, 俱起复。【魏源, 字文渊, 建昌县人。永乐四年考中进士。授职监察御史。辨明松江知府黄子威被诬陷的事。上奏减免浙东沿海一带渔民的课税。魏源巡视考察陕西。西安发生大瘟疫, 他治疗救活了很多人。上奏说:“各官府粮仓储存的粮食有1090多万石, 足以维持十年。现如今百姓因发生瘟疫而妨害了农事, 我请求(让他们)交纳钞券代替两税的一半。”皇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他两次遭遇父母丧事, 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宣德五年, 河南旱荒, 民多转徙。帝以源廉正有为, 命为左布政使, 俾驰驿之任。时侍郎许廓往抚辑, 廷议又起丁忧布政使李昌祺原官。源与廓、昌祺发仓廪, 免逋赋杂役, 流民渐归。雨亦旋降, 岁大丰。居三年, 召还, 授刑部左侍郎。明年, 永丰民夏九旭等据大盘山为乱。帝以源江西人, 命抚之, 都督任礼帅兵随其后。未至, 官军擒九旭, 因命二人采木四川, 兼饬边务。【宣德五年, 黄河以南地区因干旱发生饥荒, 百姓大多辗转迁徙。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又有作为, 任命他为左布政使, 让他乘驿马快速赴任。当时侍郎许廓前往河南安抚灾民, 朝廷商议又起用了在家守丧的布政使李昌祺, 让他官复原职。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 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 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不久, 雨也降了下来, 当年粮食大丰收。过了三年, 魏源被召回朝廷, 任刑部左侍郎。第二年, 永丰百姓夏九旭等占据大盘山作乱。皇帝认为魏源是江西人, 命令他前往安抚, 都督任礼率兵跟随其后。还未到达, 官军已抓获夏九旭, 于是皇帝又命令他们二人在四川采集木材, 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英宗即位, 进尚书。正统二年五月命整饬大同、宣府诸边, 许便宜行事。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免屯军租一年, 储火器为边备, 诸依权贵避役者悉括归伍。寻以宣、大军务久弛, 请召还巡抚佥都御史卢睿, 而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不听。于是言官以临边擅易置大臣为源罪, 合疏劾之。帝以源有劳, 置不问。事竣还朝, 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 [注]。智以闻, 诏两责之。【英宗即位, (魏源)升任刑部尚书。正统二年五月, 命令魏源整治大同、宣府各边镇, 准许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事情。魏源派遣都督佥事李谦守卫独石。巡察天城、朔州各要塞, 命令将吏分区守卫。设置威远卫, 增加修筑开平和龙门城, 从独石到宣府, 增设瞭望敌情的堡垒。免除屯军租税一年, 储存火器作为边防装备, 那些依附权贵逃避兵役的人全部收编到军队中。不久, 因为宣府、大同的军务长久松懈, 请求朝廷召回巡抚佥都御史卢睿, 推荐兵部侍郎于谦为镇守参赞。朝廷没有允许他的请求。这时, 谏官把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作为魏源的罪名, 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 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 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 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下发诏书, 责备了他们俩。】
        岁旱, 录上疑狱, 且请推行于天下, 报可。旋坐决狱不当, 与侍郎何文渊俱下狱。得宥, 复以上辽王贵烚罪状, 不言其内乱事, 与三司官皆系诏狱。累月, 释还职。源在刑部久, 议狱多平恕。陕西佥事计资言, 武臣杂犯等罪, 予半俸, 谪极边。源以所言深刻, 奏寝之。六年, 以足疾命朝朔望。八年致仕, 卒。                                        (节选自《明史·魏源传》)
        [注]直庐:值班房。
        【有一年发生旱灾, 魏源审核上奏疑难案件, 并且请求推行到全国, 朝廷批复同意。不久因断案不当获罪, 跟侍郎何文渊一起被关进监狱。得到宽�。忠蛭献嗔赏踔旃鬄淖镒�, 不说跟他有关内乱的事, 和三司官员一起都被关进钦犯监狱。过了几个月, 魏源被释放并官复原职。魏源在刑部时间长, 断案大多平和宽缓。陕西佥事计资提出, 武官犯其他罪的, 等同专类罪名, 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 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魏源认为他所说的过于苛刻, 上奏停止了这一做法。正统六年, 因为脚�。⑻孛恍柙诔跻缓褪迳铣�。正统八年, 退休回家, 去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
        B.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
        C.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
        D.源遣都督佥事李谦守独石/按行天城/朔州诸险要令将吏分守/设威远卫/增修开平龙门城/自独石抵宣府/增置墩堠/
        10.(3分)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忧,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 官员必须停职守丧, 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 因特殊原因朝廷强招丁忧的人为官, 叫做“夺情”。而官员守丧期满之后, 朝廷就可以起用。
        B.伍, 是古代民户编制单位, 五家编为一伍。也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士兵五名编为一伍。文中用来代指军队, 今天也有“参军入伍”之说。
        C.疏, 疏通、分条陈述, 引申为对问题的分析。战国前臣僚向君主进呈文字统称上书, 秦朝始称为奏。汉代臣僚分析问题的奏章别称为疏。唐宋以后上奏文书统称奏议, 多数称为奏疏。
        D.朔望, 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朔”, 农历每月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十七日)称为“望”, 望日的第二天, 叫既望, 农历的每月第一天称为“晦”。
        11.(3分)D  “朔”和“晦”的解释说反了。
        1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源办案精明, 体察民情, 安抚灾民, 皇帝认为魏源清廉正直有作为。魏源深得朝廷重用, 两次遭遇父母丧事, 都在守丧期间被重新任用。
        B.魏源本来被委以重任去平定大盘山的乱民, 但他还未到达, 官军已抓获夏九旭。皇帝又命令他去四川采集木材, 同时整顿边防事务。
        C.魏源整治边镇有方, 但因推荐兵部侍郎于谦等事被谏官以身临边关擅自更换设置大臣为罪名, 一起上疏弹劾他。皇帝并没有追究。
        D.陕西佥事计资提出, 武官犯其他罪的等同专类罪名, 给予俸禄减半的惩罚, 并贬黜到最边远的地方, 魏源认为此建议很好, 上奏请求朝廷施行。
        12.(3分)D  “深刻”在文中是“苛刻”的意思, “寝”是“停止”的意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源与廓、昌祺发仓廪, 免逋赋杂役, 流民渐归。
        13.(10分)(1)(5分)魏源与许廓、李昌祺打开粮仓救济, 免除拖欠的赋税和各种杂役, 流亡的百姓逐渐回归家园。(“发”“仓廪”“逋”各1分, 语境分2分)
        (2)帝以源有劳, 置不问。事竣还朝, 与都御史陈智相詈于直庐。智以闻, 诏两责之。
        (2)(5分)皇帝认为魏源有功劳, 放置不予追究。事情办完后回到朝廷, 魏源与都御史陈智在值班房相互责骂, 陈智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 皇帝下发诏书, 责备了他们俩。(“竣”“詈”“以闻”各1分, 语境分2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宋史·欧阳修传》戴名世《河墅记》
        《辽史·韩延徽传》方良永《厓门吊古记》
        《清史稿·李文耕传》《元史·宋子贞传》
        《南史·吕僧珍传》《宋史·叶衡传》
        《关木匠传》《汉书·丙吉传》
        《明史·平安传》《宋史·杨亿传》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颜元《漳南书院记》
        苏轼《墨妙亭记》《宋史·毕再遇传》
        李贽《赞刘谐》《三国志·邴原戒酒》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葛洪《匡衡凿壁借光》
        《青文胜为民请命》全祖望《金农与苍头》
        《康德涵救李梦阳》《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