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史记·春申君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史记
        春申君者, 楚人也, 名歇, 姓黄氏。游学博闻, 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 使于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 未行, 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 闻秦之计。当是之时, 秦已前使白起攻楚, 取巫、黔中之郡, 拔鄢、郢, 东至竟陵, 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 诱而入朝, 遂见欺, 留死于秦。顷襄王, 其子也, 秦轻之, 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 约为与国。黄歇受约归楚, 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 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硬坏霉�。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 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 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 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 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 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 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 非计也, 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 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 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 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 王若卒大命, 太子不在, 阳文君子必立为后, 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 与使者俱出;臣请止, 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 而黄歇守舍, 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 秦不能追, 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 出远矣。歇当死, 愿赐死。”昭王大怒, 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 出身以徇其主, 太子立, 必用歇, 故不如无罪而归之, 以亲楚。”秦因遣黄歇。歇至楚三月, 楚顷襄王卒, 太子完立, 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 以黄歇为相, 封为春申君, 赐淮北地十二县。

        (节选自《史记•春申君列传》, 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
        B.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
        C.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
        D.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学, 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求学, 也是游侠、儒生和从事游说的人的代称, 亦指游太学。
        B.布衣, 平民的代称。古代等级制度森严, 普通人只能穿麻织的布, 质粗而价低。除布衣外, 黔首、白丁、黎元、黎庶等皆可代指百姓。
        C.万乘, 万辆兵车。古一车四马为一乘, 车上甲士3人, 车下步卒72人。周制:天子地方千里, 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 出兵车千乘, 故以万乘称天子。
        D.宗庙, 天子、诸侯祭祀祖先的处所, 也可作国家或政权的代称。古制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 大夫三庙, 士一庙, 庶人无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歇博闻多识, 颇有口才。他出使秦国时, 当得知秦昭王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时, 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 秦王果然停止攻楚。
        B.黄歇富有谋略, 善于利用人脉。当楚顷襄王病了, 黄歇劝说与太子交好的秦国相国应侯, 晓以利弊, 希望应侯能说服秦王放了楚太子。
        C.黄歇胆识过人, 涉险帮助楚太子回国。秦王扣留楚太子不放还, 黄歇担心太子继续留在秦国没有任何好处, 就让太子随使臣一起逃出秦国。
        D.黄歇临危不乱, 敢于承担责任。楚太子逃离秦国后, 黄歇在客馆里留守, 以自己有病谢绝会客, 等秦国追不上太子后, 主动向秦昭王请罪。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黄歇受约归楚, 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子秦, 秦留之数年。(5分)

        (2)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 非计也, 愿相国孰虑之。(5分)

        答案:

        10.C

        11.A(“亦指游太学”错, 游太学指到太学求学, 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12.D (“以自己有病谢绝会客”错, 原文“而黄歇守舍, 常为谢病”是以太子有病谢绝会客。)

        13.(1)黄歇接受了盟约返回楚国, 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 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 (受约:接受盟约;质:作人质;留:扣留。 每个词 1 分, 句意 2 分。)

        ( 2 )那样就会失去相互交好国家的信任又断绝了与一个万乘大国的交好, 这不是上策, 希望相国仔细考虑这件事。 (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绝:断绝;孰:通“熟”, 仔细。 每个词 1分, 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春申君是楚国人, 名叫歇, 姓黄。 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 知识渊博, 奉事楚顷襄王。 顷襄王认为黄歇有口才, 让他出使秦国。 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 但还没出发, 这时楚王派黄歇恰巧来到秦国, 听到了秦国的这个计划。 在这个时候, 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大片领土, 因为在这以前秦王曾派白起攻打楚国, 夺取了巫郡、黔中郡, 攻占了鄢城郢都, 向东直打到竟陵, 楚顷襄王只好把都城向东迁到陈县。 黄歇见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那里访问, 结果上当受骗, 扣留并死在秦国。 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 秦国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 恐怕一旦发兵就会灭掉楚国。 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道:“天下的诸侯没有谁比秦、楚两国更强大的。 现在听说大王要征讨楚国, 这就如同两个猛虎互相搏斗。 两虎相斗而劣狗趁机得到好处, 不如与楚国亲善。” 昭王读了春申君的上书后说:“好。”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并辞谢了韩、魏两国。 同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了厚礼, 秦楚盟约结为友好国家。 黄歇接受了盟约返回楚国, 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 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 后来楚顷襄王病了, 太子却不能回去。但太子与秦国相国应侯私人关系很好, 于是黄歇就劝说应侯道:“相国真是与楚太子相好吗?”应侯说:“是啊。”黄歇说:“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了, 秦国不如让太子回去好。 如果太子能立为王, 他事奉秦国一定厚重而感激相国的恩德将永不竭�。獠唤鍪乔咨朴押霉业谋硎径椅幢A袅艘桓鐾虺舜蠊拿擞�。 如果不让他回去, 那他充其量是个咸阳城里的百姓罢了;楚国将改立太子, 肯定不会事奉秦国。 那样就会失去友好国家的信任又断绝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 这不是上策。 希望相国仔细考虑这件事。”应侯把黄歇说的意思报告给秦王。 秦王说:“让楚国太子的师傅先回去探问一下楚王的病情, 回来后再作计议。”黄歇替楚国太子谋划说:“秦国扣留太子的目的, 是要借此索取好处。 现在太子要使秦国得到好处是无能为力的, 我忧虑得很。 而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在国内, 大王如果不幸辞世, 太子又不在楚国, 阳文君的儿子必定立为后继人, 太子就不能接受国家了。 不如逃离秦国, 跟使臣一起出去;请让我留下来, 以死来抵挡他们。”楚太子于是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 而黄歇在客馆里留守, 总是推托太子有病谢绝会客。 估计太子已经走远, 秦国追不上了, 黄歇就自动向秦昭王报告说:“楚国太子已经回去, 离开很远了。 我当死罪, 愿您赐我一死。”昭王大为恼火, 要准予黄歇自杀。 应侯进言道:“黄歇作为臣子, 为了他的主人献出自己生命, 太子如果立为楚王, 肯定重用黄歇, 所以不如免他死罪让他回国, 来表示对楚国的亲善。”秦王听从了应侯的意见便把黄歇遣送回国。 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 楚顷襄王去世, 太子完立为楚王, 这就是考烈王。 考烈王元年, 任命黄歇为宰相, 封为春申君, 赏赐淮北地区十二个县。


        相关文言文练习
        《史记·货殖列传》(二)《魏公子列传》(三)
        《史记·孝景本纪》《大史公自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史记·汲黯传》(二)《魏文侯卜相》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三)《史记·张汤传》
        《史记·田叔列传》(二)《史记·吴太伯世家》(二)
        《报任安书》(二)《史记·孔子世家》(二)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史记·陈丞相世家》(三)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二)《史记·陆贾传》
        《史记·晋世家》《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史记·曹相国世家》《史记·甘茂列传》(二)
        《史记·甘茂列传》《史记·郑当时传》(二)
        《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史记·魏公子列传》
        《史记·樗里子传》《史记·孙叔敖传》
        《史记·张廷尉释之者》《史记·司马迁传》
        《史记·窦太后传》《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史记·田单列传》《史记·扁鹏仓公列传》
        《报任安书》《史记·任安传》《史记·冯唐传》
        《史记·蒙恬列传》(二)《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史记·蔡泽传》(二)《史记·郦生食其者》
        《史记·孔子世家》《史记·樊哙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奢》《史记·李斯列传》
        《屠岸贾为司寇》《史记·蒙恬列传》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二)《史记·孝文本纪第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史记·商君列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19年全国卷I)《史记·卢绾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