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2题。 夫爝火①在缥烟之中也, 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 一墣之所能塞也。及至火之燔孟诸而炎云台, 水决九江而渐荆州, 虽起三军之众, 弗能救也。夫积爱成福, 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 所浼者多矣。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⒃子瓒诱�, 甚相憎也。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 君不如去一人。”简公不听。居无几何, 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 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 郈氏介其鸡, 而季氏为之金距②。季氏之鸡不胜, 季平子怒, 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 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 舞者二人而已, 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 弗诛, 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 三家为一。其德厚, 其威强, 君胡得之?”昭公弗听, 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 死亡无日矣。”遂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死, 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 始于鸡足;及其大也, 至于亡社稷。 两人构怨, 廷杀宰予, 简公遇杀。两家斗鸡, 郈公作难, 鲁昭公出走。祸生而不早灭, 若火之得燥, 水之得湿, 浸而益大。故蠹蝝剖梁柱, 蚊虻走牛羊, 此之谓也。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 而莫能知使患无生。晋公子重耳过曹, 曹君欲见其骿胁③使之袒而捕鱼。厘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 从者三人, 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礼, 必为国忧。”君弗听。重耳反国, 起师而伐曹, 遂灭之。身死人手, 社稷为墟, 祸生于袒而捕鱼。听厘负羁之言, 则无亡患矣。 患祸之所由来者, 万端无方。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夫墙之坏也于隙, 剑之折必有啮, 圣人见之密, 故万物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 子国啜羹而热, 投卮浆而沃之。明日, 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 未易得也。辞官去之, 何也?”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 其辱人不难。”明年, 伏郎尹而笞之三百。夫仕者先避之, 见终始微矣。 (选自《淮南子·人间》, 有删节) [注]①爝火:小的火焰。②金距:金属尖爪。③骿胁:肋骨并成一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浼者多矣 浼:沾染, 污染 B. 蚊虻走牛羊 走:使……奔跑 C. 圣人见之密 密:秘密, 机密 D.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 务:致力, 努力 10.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虽起三军之众, 弗能救也 燕虽小国而后亡 B. 则无亡患矣 则请立太子为王 C.若火之得燥 未有封侯之赏 D.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11.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 B. 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 C. 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 D. 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的怨恨或错误就如刚燃起的火焰和池塘堤坝上的小漏洞, 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处理, 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祸。简公之死就证明了这一点。 B.厘负羁识时知人, 预见到了重耳的将来并指出了曹君行为的不当, 可谓有先见之明, 但曹君还是一意孤行, 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C.在季氏与郈氏两家的争斗事件的处理中, 鲁昭公偏听偏信, 不听子家驹之言, 最终引发民怨而亡国。一场小小的斗鸡使他失去了一个国家。 D.子朱之所以能够认清令尹子国的真实面目, 远离凌辱, 就是因为他能够在事情发生之前从细节中预知祸患的存在并预先采取了相应措施。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 弗诛, 必危社稷.(5分) (2)楚太宰, 未易得也。辞官去之, 何也?(5分) 答案: 9.C(密:精到, 细致) 10.B(B项“则”都是连词“就”。A项 “虽”, 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即使”/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C 项“之”,用于主谓间取消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因”,连词“于是, 就”/介词“凭借”) 11. A 12.C(“最终引发民怨而亡国”不合文意) 文言文参考译文: 小小的火焰在刚刚点燃冒起细烟之时, 只用一根手指就能按熄;池塘堤坝的漏洞像老鼠洞那么大时, 只需一块土就可堵塞。但等到火势烧及孟诸, 蔓延的范围有云梦泽那么大一片, 洪水从九江决口, 泛滥淹没整个荆州, 那时即使调动全国所有军队也都无法扑灭堵塞。积累仁爱则带来福祉, 积聚怨恨则酿成祸患, 这就如同痈疽必然要溃烂, 并污染很多地方一样。诸御鞅向齐简公报告:“陈成�:驮子�, 他们两人互相憎恨, 积怨很深。我怕他们两人会作乱而殃及国家, 君王不如除掉他们其中一个。”简公不听。没过多久, 陈成常果然在庭院里杀死宰予, 并在朝廷上杀死齐简公。这就是不懂得谨慎处理小事而造成的祸害。 鲁国的季氏和郈氏两家斗鸡, 郈氏给鸡披上铠甲, 而季氏则给鸡装上金属尖爪。季氏的鸡斗输了, 季平子非常恼火, 便乘机侵占了郈家的宅院, 还修建了房屋、围墙。郈昭伯非常愤怒, 在鲁昭公面前中伤季平子:“祭祀襄公庙堂时, 季氏只用两人跳祭舞, 其余的都去为季氏祖庙起舞了。季氏大逆不道、目无君王, (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已很久了, 如不杀季平子, 以后一定会危及国家。”鲁昭公将郈昭伯的话告诉了子家驹。子家驹说:“季氏家族深得民众支持, 而且季氏三兄弟又联合成一体, 他们德高望重, 实力强大, 君王您又怎么能对付得了呢?”鲁昭公不听, 派郈昭伯率军去攻打季氏。仲孙氏和叔孙氏一起商量:“如果无季平子, 我们两家不用多久就会灭亡。”于是发兵去救助季平子。战争的结果是, 郈昭公战败被杀死, 鲁昭公也为之出逃到齐国去避难。所以这场灾难的发生, 开始于鸡爪(斗鸡这样的小事), 祸事闹大以后, 竟然会导致国家灭亡。 陈成�:驮子杞嵯略钩�, 造成宰予被杀于朝廷中, 齐简公为此遭到杀害。季氏和郈氏斗鸡, 引起郈昭伯发难, 鲁昭公出逃。祸患的苗子不及时扑灭, 就会像火碰上干燥物、水遇上低湿处一样, 蔓延扩散开来, 以至不可收拾。蛀虫白蚁咬啮, 会裂损毁坏房梁柱子;蚊虫牛虻叮咬, 会引起牛羊痛得乱蹦乱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都竭力做到对祸患的防备和阻止, 但却没有人懂得怎样使祸患从根本上不发生。晋公子重耳流亡途中经过曹国, 曹君想看看重耳生的骈肋骨, 就有意让重耳裸露着上身下河去捉鱼。这时釐负羁劝说道:“公子不是一般的人, 跟随他的三位随从, 也都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之才。如果今天对待他们无礼, 将来必定会成为国家的后患。”曹君不听劝告。后来重耳返回晋国取得了君位, 果然对曹国发起了攻击, 灭亡了曹国。曹君也身死于他人之手, 曹国变为一片虚墟, 而这灾祸正是由让重耳袒露骈生肋骨下水捉鱼引起。如果当初曹君听了釐负羁的劝告, 曹国就不会有这样的灾祸了。 祸患的由来, 各种各样没有固定的方式。所以圣明的人常常是以深居简出来避免被欺辱, 静心安适以等待时机。而小人不知道祸福产生的由来, 常常是轻举妄动自投罗网, 有时尽管千方百计加以防范, 但又怎能保全得了自身?大墙的倒塌往往起因于一条小小的裂缝;剑的折断常常是因为它本身已有缺损处了。所以圣人的预见往往非常精到细致, 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伤害他。楚国的太宰子朱侍候令尹子国用餐, 子国尝了一口羹汤后感到汤太烫, 就拿杯子里的汤水向子朱浇去。第二天, 子朱便辞去了太宰的职务, 回家去了。他的仆人问:“楚国太宰的职务不易谋得, 你为何辞官离去?”子朱解释说:“令尹子国的行为轻�。谅蘩�, 他要想侮辱人是非常容易的。”第二年, 子国果然强令郎尹爬伏在地, 并打了他三百鞭子。所以说, 明察事理的人总是预先避免祸患的发生, 并善于从事情开始的细微之处预料到事物发展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