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马周《陈时政疏》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陈时政疏
        马周
        臣历睹前代, 自夏、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 传祚相继, 多者八百余年, 少者犹四五百年, 皆为积德累业, 恩结于人心。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 而积德日浅, 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 广施德化, 使恩有余地, 为子孙立万代之基。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 比于隋时, 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 道路相继, 兄去弟还, 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 春秋冬夏, 略无休时。陛下虽每有恩诏, 令其减�。兴咀骷炔环�, 自然须人, 徒行文书, 役之如故。臣每访问, 四五年来, 百姓颇有嗟怨之言, 以为陛下不存养之。
        汉文帝惜百金之费, 辍露台之役, 集上书囊以为殿�。疑鞣蛉�, 衣不曳地。至景帝, 以锦绣纂组妨害女工, 特诏除之, 所以百姓安乐。后至孝武帝, 虽穷奢极侈, 而承文景遗德, 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后, 即有武帝, 天下必不能全。此于时代差近, 事�?杉�。今京师及益州诸处, 营造供奉器物, 并诸王妃公主服饰, 议者皆不以为俭。陛下少处人间, 知百姓辛苦, 前代成败, 目所亲见, 尚犹如此, 而况皇太子生长深宫, 不更外事, 即万岁之后, 固圣虑所当忧也。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 但有黎庶怨叛, 聚为盗贼, 其国无不即灭。人主虽欲改悔, 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 当修之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 而后悔之, 则无益也。但贮积者固是国之常事, 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若人劳而强敛之, 竟以资寇, 积之无益也。然俭以息人, 贞观之初, 陛下已躬为之, 故今行之不难也。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惑歌具舞矣惹人既萝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以陛下之明, 诚欲励精为政, 不烦远采上古之术, 但及贞观之初, 则天下幸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有删改)
        A.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
        B.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
        C.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
        D.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尘之警/狂狡因之以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祚, 指福, 赐福, 也指帝位。《陈情表》中的“祚”为“福分”, 而本文“传祚”应指“帝位相传”。
        B.徭役, 古代国家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 其中力役是无偿的, 兵役是有偿的。
        C.万岁, 本为臣下对君主的�:刂�, 也可作帝王死之讳称, 文中为唐太宗死的讳称。
        D.黎庶, “黎”一说奴隶社会中的奴隶身份的劳动者, “庶”一说奴隶社会中的自由人, 后两词联用代指百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通读典籍, 认为朝代的长短, 取决于这些朝代能否赢得民心, 因此他希望唐太宗能学习古代明君, 广布道德教化, 为后世帝王创下稳固的基业。
        B.作者认为, 虽然唐太宗有仁德, 曾多次下令减轻徭役, 但官府的文书下达后, 有些地方并未落实到位, 因此百姓服役的状况并没有改善。
        C.作者认为汉文帝、汉景帝厉行节约, 让百姓休养生息, 巩固了大汉的江山, 汉武帝虽奢靡但继承文、景遗德, 所以汉代民心未曾动摇。
        D.作者认为唐太宗了解民生疾苦和前代兴衰, 尚且无法制止皇室生活奢靡, 如果将来太子登基, 那么可能会动摇唐王朝的基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每访问, 四五年来, 百姓颇有嗟怨之言, 以为陛下不存养之。
        (2)若人劳而强敛之, 竟以资寇, 积之无益也。
        14.马周认为唐太宗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居?请结合文章第四段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B        11.B        12.D
        13.(1)我常常去询问民间疾苦, 这四五年来, 老百姓之中已有很多抱怨之言了, 他们认为陛下不体恤抚养百姓。(关键词“访问”“存养”的翻译各1分, 大意2分)
        (2)如果百姓劳苦却仍强行征敛, 最后还是帮助了贼寇, 积聚财物并没什么好处。(关键词“劳”“资”的翻译各1分, 大意2分)
        14.①在能够治理的时候及时改进政治教化。②在保障百姓正常生活的情况下, 征收钱粮贮积财物。③注重节俭, 让百姓休养生息。(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我历观史书, 发现从夏、商、周到汉代, 朝代不断交接更替, 时间长的朝代可以延续八百多年, 短的也有四五百年, 这些朝代都是积善积德, 以恩德赢得民心。现在, 陛下虽然以大功平定了天下, 但是积累恩德的时间还很短, 因此, 应当推崇大禹、商汤、文王、武王之道, 广布道德教化, 使德有余, 为后世子孙创下稳固的基业。
        现在百姓处于天下大乱之后, 人口相当于隋朝的十分之一。然而, 如今官府的徭役仍然很多, 一个家庭里面兄长才回到家, 弟弟又不得不离开。并且往来征程几千里, 一年四季, 没有休止。陛下虽然仁德, 每每下令减轻徭役, 可是, 有些部门不能免除劳作, 还是需要不断征派百姓去服劳役, 官府减轻劳役的文书不断下达, 可是百姓服役的征程依然如故。我常常去询问民间疾苦, 这四五年来, 老百姓之中已有很多抱怨之言了, 他们认为陛下不体恤抚养百姓。
        汉文帝顾惜百万资金, 停止修建露台, 他收集大臣们上书用的布囊来做大殿的帷幕, 他宠爱的慎夫人的衣裙不得拖到地上。汉景帝认为织锦刺绣会妨碍女工, 于是下令解散, 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安居乐业。汉武帝时, 他虽然穷奢极欲, 但还是继承了文帝、景帝的遗德, 所以民心没有动摇。如果汉高祖之后就是武帝即位, 那么汉代的江山必定不会保全。这些情况离当今较近, 事情还清楚可见。现在, 京城和益州等地制造供奉的器物, 诸王妃嫔公主的服饰也极其精美, 民间的舆论都认为这太奢侈。陛下年少时, 生长在民间, 知道百姓的辛苦, 前代的成败, 也看在眼里, 治理国家还尚且这样做, 而太子生长在宫中, 不知民间疾苦, 陛下将来去世后, 确实应当忧虑啊。
        我私下考察自古以来国家成败的事, 发现只要百姓心生怨恨造反, 聚集成为盗贼, 国家没有不灭亡的。君王即使悔过, 也没有能重新安定的。凡是改进政治教化, 应当在能够治理的时候进行。如果发生变故才开始悔过, 就没有用了。贮积钱粮财物本是国家的常事, 总得等百姓衣食有余然后再去征收。如果百姓劳苦却仍强行征敛, 最后还是帮助了贼寇, 积聚财物并没什么好处。不过, 推行节俭让百姓休养生息, 在贞观初年, 陛下已经亲自实行过, 所以如今实行起来也不会困难。只要实行一天, 天下都会知道, 大家就会载歌载舞。如果百姓已经劳苦, 还不停役使, 一旦中国受水旱之灾, 边境有战乱警报, 狂悖狡黠的人就会乘机作乱, 就将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以陛下的圣明, 真要励精图治, 不用远求上古的做法, 只要做到像贞观初年那样, 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冯梦龙《狄青》《宋史·薛奎传》
        《宋史·李椿传》《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
        《宋史·李光传》《后汉书·王丹传》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欧阳修《画舫斋记》
        《元史·陈思济传》《诗谳》
        刘大樾《乞人张氏传》《宋史·莫濛传》
        《郑伯克段于鄢》《柳子厚墓志铭》
        《明史·罗亨信传》《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
        《初, 淮阴侯韩信》《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越王勾践世家》《释惟俨文集序》
        《宋史·赵抃\传》《宋史·张洞传》
        《后汉书·孔奋传》《明史·刘观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