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清史稿·李长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清史稿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李长庚, 字西岩, 福建同安人。乾隆五十二年, 署福建海坛镇总兵, 罄家财募乡勇, 捕获巨盗。自乾隆季年, 匪艇始犯福建三澎, 长庚击走之。嘉庆五年, 擢福建水师提督, 寻调浙江。未几, 艇匪皆为漳盗蔡牵所并。牵, 奸猾善用众, 既得匪艇, 遂猖獗。巡抚阮元与长庚议匪艇高大, 战舰不能制, 乃集捐十余万金付长庚, 造大舰三十, 名曰霆船。连败牵等于海上, 军威大振。
        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浙师追击于三沙, 毁其船六。牵畏霆船, 贿闽商造大艇。渡横洋, 连劫台湾米。
        诏逮治玉德, 以阿林保代。既至福建, 诸文武吏以未协剿, 未断岸奸接济, 惧得罪, 交谮长庚。阿林保密劾其逗留, 章三上。诏密询巡抚清安泰。清安泰疏言:“长庚熟海岛形势、风云沙线, 每战自持舵, 老于操舟者不及。两年在军, 过门不入。以捐造船械, 倾其家资。所俘获尽以赏功, 士争效死。实水师诸将之冠。”时同战诸镇, 亦交章言长庚实非逗留。仁宗震怒, 切责阿林保并饬造大梭船三十。长庚闻之, 益感奋。后阿林保置酒款长庚, 谓曰:“海外事无左证, 公但斩一酋, 以牵首报, 我飞章告捷, 以余贼归善后办理。公受上赏, 我亦邀次功, 孰与穷年冒风涛侥幸万一哉?”长庚谢曰:“吾何能为此?久视海船如庐舍, 誓与贼同死, 不与同生!”长庚缄所落齿寄其妻, 志以身殉国。是年秋, 击贼受伤。
        十二月, 追牵至黑水洋。牵仅存三艇, 皆百战之寇, 以死拒。长庚自以火攻船挂其艇尾, 欲跃登, 忽炮中喉, 移时而殒。上震悼, 褒恤, 初拟俟寇平赐以伯爵, 乃追封三等壮烈伯, 谥忠毅, 于原籍建专祠。
        (节选自《清史稿》卷三百五十·列传一百三十七,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B.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C.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D.八年/牵窜定海/长庚掩至牵/仅以身免/穷追至闽洋/贼船粮尽帆坏伪/乞降于总督玉德/玉德遽檄浙师收港/牵得以其间修船扬帆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一项是(3分)(      )
        A.“署”可指“官署, 公署”, 指办理公务的地方, 亦有“布置”等意。文中的“署”则指代理、暂任官职。
        B.古时兄弟排行, 以伯、叔、仲、季作次序, 季是最小的。在时间上, “季”亦指最末的, 如文中的“季年”即末年。
        C.“巡抚”以“巡行天下, 抚军安民”而得名, 在中国清代是地方军政大员, 主管一省军政、民政, 又称抚台、抚军。
        D.“专祠”指古代朝廷专门为有大功德于民者敕封神号而立的祠庙。以身殉职或亲民之官, 也可以在立功地建立专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长庚一心灭贼, 毁家纾难。为了杀贼保国, 他拿出家中财产招募乡勇, 捕获大盗;后又倾尽家资捐款置办船只器械。
        B.李长庚忠诚为国, 信念坚定。官场的险恶没有动摇他杀贼报国的决心;上司阿林保的好意劝告与热情款待, 也没能打动他。
        C.李长庚大公无私, 以诚待兵。他把在战斗中获得的战利品全都拿来奖赏有功之士, 因此手下将士们都愿以死报效。
        D.李长庚英勇无畏, 身先士卒。每次战斗他亲自掌舵驾船, 带头冲锋陷阵;他还曾寄落齿给妻子表明为国捐躯之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仁宗震怒, 切责阿林保并饬造大梭船三十。(5分)
        (2)吾何能为此?久视海船如庐舍, 誓与贼同死, 不与同生!(5分)
         
         
         
        答案:
        10.C  解析 句中, “长庚掩至”为句意完整的分句, 后面要断开, 排除A、D两项;“闽洋”是一个词, “伪”意思是假装, 修饰“乞”, 排除B项。故选C。
        11.B  解析 B项, “以伯、叔、仲、季作次序, 季是最小的”表述错误, 正确次序是“伯、仲、叔、季”。故选B。
        12.B  解析 B项, “上司阿林保的好意劝告与热情款待, 也没能打动他”曲解文意, 原文说“长庚缄所落齿寄其妻, 志以身殉国”, 可见打动了他。故选B。
        13.(1)仁宗非常生气, 严厉斥责阿林保并下令修造三十艘大梭船。(关键点“切qiè”急切;“饬”命令, 下令;“大梭船三十”定语后置, “三十大梭船”每点1分, 句意2分)
        (2)我怎么能这样做呢?长久以来, 我看待海船就像是自己的住宅一样, 我发誓和海匪一同战死, 绝不和他们同生!(关键点“视”动词, 看待;“如”像……一样;“庐舍”名词, 住宅, 每点1分, 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李长庚, 字西岩, 是福建同安人。乾隆五十二年, 代理担任福建海坛镇总兵时, 他曾倾尽家中财产招募乡勇, 捕获大盗。从乾隆末年, 匪艇开始进犯福建三澎, 李长庚领兵打跑他们。嘉庆五年, 李长庚被提拔为福建水师提督, 很快调往浙江任职。不久, 艇匪都被漳州盗蔡牵所兼并。蔡牵, 奸诈狡猾善于利用众人, 得到匪艇之后, 更加猖獗。巡抚阮元与长庚商议认为匪艇船只高大, 军队的战舰不能制服它, 于是就募集捐款十余万银两交给李长庚, 修造大舰三十艘, 给它们起名叫霆船。这以后, 李长庚率军在海上接连击败蔡牵, 军威大振。
        嘉庆八年, 蔡牵率众匪流窜到定海, 李长庚领兵包抄而来, 蔡牵仅仅得以身免, 军队穷追不舍, 追至福建一带海上, 贼船之上粮食吃完, 船帆损坏, 他们就假装向总督玉德乞求投降, 玉德紧急下令命浙江军队收兵入港, 蔡牵能够在这一期间修理船只, 然后, 扬帆远逃, 浙江军队追击到了三沙, 击毁海匪的六艘船。蔡牵畏惧军队的霆船, 就买通福建商人制造大艇。他们渡过横洋, 连续劫夺运往台湾的米粮。
        皇上下令逮捕惩治玉德, 以阿林保来代理玉德之职。阿林保到福建后, 文武官员们因为没有协助剿匪, 并且没能断绝岸上奸人对海匪的帮助, 害怕获罪, (就)都诬陷李长庚。阿林保也以拖延贻误战机的罪名向朝廷秘密弹劾李长庚, 弹劾李长庚的奏章连续不断地呈上。皇上下令秘密询问巡抚清安泰。清泰上疏说:“李长庚熟知海岛的形势, 海上的风、云及沙滩的情况, 每次作战他都亲自掌舵, 这一点, 连精于驾船的人也比不上他, 两年来, 一直身在军中, 率军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用募捐的款项修造船只器械, 倾尽了自己的家产。战斗中所获的战利品全部用来奖赏有功之人, 将士们争着为他出死力。他确实是水师诸将中的第一功臣。”当时一同和李长庚作战的各位将领, 也都交互呈上奏章说李长庚确实没有拖延贻误战机。仁宗非常生气, 严厉斥责阿林保并下令修造三十艘大梭船。李长庚听到这个消息, 更加感动振奋。后来, 阿林保置办酒宴款待李长庚, 对李长庚说:“大海上的事一般没有什么证明, 您只需斩杀一个海匪的头目, 把这个头颅当作蔡牵的头颅上报, 我用紧急奏章向朝廷告捷, 把对其余海匪的打击放到以后的事务之中处理。这样, 您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我可以得到次一级的功劳, 这样做与整年顶风破浪而取得侥幸中万一的胜利相比, 哪一个更好呢?”李长庚拒绝说:“我怎么能这样做呢?长久以来, 我把海船当作自己的家宅, 我发誓和海匪一同战死, 绝不和他们同生!”他封存好自己掉落的牙齿寄给妻子, 立志以身殉国。这年秋, 因抗击海匪而受伤。
        十二月, 追击蔡牵到黑水洋。当时蔡牵仅留存三艘舰艇, 残余的匪徒都是身经百战最顽固的, 他以死抗拒。李长庚亲自把火攻船挂到海匪的艇尾之上, 想要跳跃登上敌船, 忽然被枪弹击中喉部, 没过多久就离世了。皇上震惊痛悼, 下令褒奖抚恤, 起初曾打算等海匪平定后赐给李长庚伯爵之位, 这时, 就追封他为三等壮烈伯, 谥号忠毅, 在他的原籍建专祠以示纪念。
         



        相关文言文练习
        《清史稿·冯光熊传》《清史稿·李卫传》
        《清史稿·豪格传》《清史稿·顾炎武传》
        《清史稿·裘曰修传》《清史稿·李鸿章传》(二)
        《清史稿·李奕畴传》《清史稿·沈近思传》
        《清史稿·丁日昌传》《清史稿·白镕传》
        《清史稿·张存仁传》《清史稿·侯方域传》
        《清史稿·施琅传》(二)《清史稿·朱轼传》
        《清史稿·王弘祚传》《清史稿·阎若璩传》
        《清史稿·赵廷臣传》《清史稿·高士奇传》
        《清史稿·曾国藩传》《清史稿·童华传》(二)
        《清史稿·谢济世传》《清史稿·缪遜传》
        《清史稿·宋必达传》《清史稿·马如龙传》
        《清史稿·向荣传》《清史稿·吴琠传》
        《清史稿·阮元传》《清史稿·刘永福传》
        《清史稿·张树声传》《清史稿·刘统勋传》
        《清史稿·施闰章传》《清史稿·王夫之传》
        《清史稿·龚鉴传》《清史稿·李赓芸传》
        《清史稿·冯子材传》(二)《清史稿·魏琯传》
        《清史稿·魏象枢传》《清史稿·宋荦传》
        《清史稿·金德瑛传》《清史稿·张勇传》
        《清史稿·索额图明珠传》《清史稿·尹会一传》
        《清史稿·方苞传》《清史稿·左宗棠传》
        《清史稿·陶澍传》《清史稿·丁宝桢传》
        《清史稿·薛允升传》《清史稿·汤金钊传》
        《清史稿·邓世昌传》《清史稿·黎士弘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