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令狐楚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令狐楚, 字壳士, 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荣之裔。祖崇亮, 绵州昌明县全。父承简, 太原府功曹。家世儒素。楚儿童时已学属文, 弱冠应进士, 贞元七年登第。观察使王拱爱其才, 欲以礼辟召, 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而。楚以父掾太原, 有庭闱之恋, 又感拱厚意, 登第后径往桂林谢拱。不预宴游, 乞归奉养, 即还太原, 人皆义之。李说、严绶、郑僱相继镇太原, 高其行义, 皆辟为从事。自掌书记至节度判官, 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丽, 德宗好文, 每太原奏至, 能辨楚之所为, 颇称之。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楚在白刃之中, 搦管即成, 读示三军, 无不感泣, 军情乃安°自是声名益重。丁父忧, 以孝闻。免丧, 尊拜右拾遗, 改太常博士、礼部员外礼母忧去官。服阕, 以刑部员外郎征,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大和二年九月, 征为户部尚书。六年二月, 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等使。楚久在并州, 练其风俗, 因人所利而利之, 虽雇岁旱.人无结伝楚始自书生, 随计成名, 皆在太原, 实如故里。开成元年上巳, 赐百僚曲江亭宴。楚以新诛大臣, 不宜赏宴, 独称疾不赴。以权在内官, 累上疏乞解使务。其年四月, 检校左仆射、兴元尹, 充山南西道节度使。二年十一月, 卒于镇, 年七十二, 册赠司空, 谥曰文。楚风仪严重, 若不可犯;然宽厚有礼, 门无杂宾。尝与从事宴语方酣, 有非类偶至, 立命彻席, 毅然色变。累居重任, 贞操如初。未终前三日, 犹吟咏自若。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B.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C.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至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D.郑儋在镇暴/卒不及处分后事/军中喧哗/将有急变/中夜十数骑持刃迫楚侄军门诸将环之/令草遗表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 古时:男子20岁, 需要行冠礼, 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以示成年。
        B.丁父忧, 指遭逢父亲的丧事, 古代朝廷官员如若父母去世, 需要辞官守孝。
        C.,指的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 再向朝廷推荐。
        D.上巳, 指上巳节, 俗称三月三, 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重要的节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令狐楚懂得感恩, 行为注重节义。为了感谢王拱的厚爱, 他考中进士后径直去向王拱致谢,他也没有参加朝廷的宴饮活动, 而是返回太原奉养双亲。
        B.令狐楚才气过人, 撰文文思敏捷。德宗能从太原来的奏章中辨别出他拟制的, 并颇为赞赏。胁迫之下, 利刃圈中, 他为郑脩起草遗表, 挥毫即成。
        C.令狐楚品行正直, 做事讲究原则。他认为新近诛杀大臣不应该赏赐欢宴, 直接拒绝参加。由于朝廷权柄落在了内官之手,他接连上疏请求辞去职务。
        D.令狐楚仪态庄重,凛然不可侵犯。他长期官居要职, 家无闲杂外客。曾有志趣不同的人偶至, 打搅他与属官的聚宴交谈, 他让人撤去宴席, 脸色大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4分)
        2)楚久在并州, 练其风俗, 因创利而利之, (4分) 、
        14.“风仪严重, 若不可犯的令狐楚为什么在军官的胁迫下替郑脩写遗表?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一)10.A   
        11.C   
        12.C  
        13. 1)王拱怕令狐楚不同意, 于是先奏报朝廷而后征聘。(译出大意给2分, ”“闻奏每译对一处给1分)  
        2)(令狐楚)长期在并州, 熟悉当地民情风俗, 顺随百姓认为有利的事因势利导。(译出大意给2分, ”“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报答郑儋的知遇之恩;(2分)稳定军情的需要。(1分)
        文言文译文: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杜甫传》《旧唐书·高适传》
        《李白传》《旧唐书·唐临传》
        《旧唐书·张延赏传》《旧唐书·范希朝传》
        《旧唐书·颜杲卿传》《旧唐书·任瑰传》
        《旧唐书·房玄龄传》《旧唐书·裴耀卿传》
        《旧唐书·薛仁贵传》《旧唐书·于休烈传》
        《旧唐书·程知节传》《旧唐书·褚亮传》
        《旧唐书·唐休璟传》《旧唐书·薛存诚传》
        《旧唐书·李敬玄传》《旧唐书·韦思谦传》
        《旧唐书·徐坚传》《旧唐书·李憕传》
        《旧唐书·苗晋卿传》《旧唐书·高士廉传》
        《旧唐书·殷峤传》《旧唐书·杜景俭传》
        《竹轩先生传》《新唐书·孔颖达传》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三国志·全琮传》
        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谨饬》
        李东阳《医戒》《史记·苏秦列传》
        《甘罗列传》《清史稿·陶元淳》
        《送李愿归盘谷序》《晋书·周访传》
        《三国志·高柔传》《明史·王宪传》
        《宋史·苏轼列传》苏轼《日喻》
        《三国志·魏书·陈矫传》苏辙《藏书室记》
        《荆溪集》序《君子之自行也》
        《稗史集传·陈谦》《旧唐书·颜杲卿传》
        《寡人之于国也》《史记·管晏列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