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欧阳修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
        太师王公, 讳彦章, 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也。事梁, 为宣义军节度使, 以身死国, 葬于郑州之管城。晋天福二年, 始赠太师。
        公在梁以智勇闻。及梁末年, 小人赵岩等用事, 梁之大臣老将, 多以谗不见信, 皆怒而有怠心;而梁亦尽失河北, 事势已去, 诸将多怀顾望。独公奋然自必, 不少屈懈, 志虽不就, 卒死以忠。公既死而梁亦亡矣。悲夫!
        五代终始才五十年, 而更十有三君, 五易国而八姓。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 能不污其身, 得全其节者, 鲜矣!公本武人, 不知书, 其语质, 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予于《五代书》, 窃有善善恶恶之志。至于公传, 未尝不感愤叹息。惜乎旧史残略, 不能备公之事。
        康定元年, 予以节度判官来此。求于滑人, 得公之孙睿所录家传, 颇多于旧史, 其记德胜之战尤详。又言敬翔怒末帝不肯用公, 欲自经于帝前。公因用笏画山川, 为御史弹而见废。又言公五子, 其二同公死节。此皆旧史无之。又云公在滑, 以谗自归于京师, 而史云召之。是时梁兵尽属段凝, 京师羸兵不满数千, 公得保銮五百人之郓州, 以力寡败于中都, 而史云将五千以往者, 亦皆非也。公之攻德胜也, 被受命于帝前, 期以三日破敌。梁之将相, 闻者皆窃笑。及破南城, 果三日。是时庄宗在魏, 闻公复用, 料公必速攻, 自魏驰马来救, 已不及矣。庄宗之善料, 公之善出奇, 何其神哉!
        今国家罢兵四十年, 一旦元昊反, 败军杀将, 连四五年, 而攻守之计, 至今未决。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 而叹边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 或笑以为狂, 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 不能自信。及读公《家传》, 至于德胜之捷, 乃知古之名将必出奇, 然后能胜。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奇在速, 速在果, 此天下伟男子之所为, 非拘牵常算之士可到也。每读其传, 未尝不想见其人。
        后二年, 予复来通判州事。岁之正月, 过俗所谓铁枪寺者, 又得公画像而拜焉。岁久磨灭, 隐隐可见, 亟命工完理之, 而不敢有加焉, 惧失其真也。公尤善用枪, 当时号王铁枪。公死已百年, 至今俗犹以名其寺, 童儿牧竖皆知王铁枪之为良将也。一枪之勇, 同时岂无?而公独不朽者, 岂其忠义之节使然欤?画已百馀年矣, 完之, 复可百年。然公之不泯者, 不系乎画之存不存也。而予犹区区如此者, 盖其希幕之至焉耳。读其书, 尚想乎其人, 况得拜其像, 识其面目, 不忍见其坏也。画既完, 因书予所得者于后, 而归其人, 使藏之。
        (注释)(1)拘牵常算:思维受束缚, 只会按常规来考虑问题。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自经于帝前      经:通“颈”, 自杀。
        B.不能备公之事      备:完备, 详尽。
        C.期以三日破敌。     期:期望。
        D.然非审于为计者不能出奇 审:详细, 周密
        8.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以谗不见信      以力寡败于中都
        B.求于滑人        颇多于旧史
        C.为宣义军节度使     为御史弹而见废
        D.不知书, 其语质     其二同公死节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朝未年, 朝臣们因不被皇帝信任, 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薪於允本忠捕急Ч弁�, 只有王彦章发奋坚持不渝, 没有丝毫退缩和懈怠。
        B.欧阳修在滑州找到了王彦章的孙子王睿记录的《家传》, 内容丰富, 甚至记录了宰相敬翔因怒梁末帝不肯用王彦章而欲自杀一事。
        C.欧阳修认为, 出奇才能制胜, 所以他坚持以出奇制胜来反制元昊, 即使边防将领屡次失掉机会, 他也始终不改自己的主张。
        D.欧阳修在通常所说的铁枪寺找到了王彦章的画像。当时画像损毁严重, 他赶紧安排工匠进行修复保全, 因担心画像失真, 而没有在上面增加内容。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士之不幸而出乎其时, 能不污其身, 得全其节者, 鲜矣!
        11.请用两个词语概括王彦章的性格特点并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
        7.C项, “期以三日破敌”的意思是, 约定在三天之内破敌。其中“期”, 译为“约定”。
        8.A(A项, “以”:介词, 因为。B项, “于”:介词, 向;介词, 比。C项, “为”:动词, 担任;介词, 被。D项, “其”:代词, 他的;代词, 其中。)
        9.C项, “他也始终不改自己的主张”错, 原文, “予尝独持用奇取胜之议, 而叹边将屡失其机。时人闻予说者, 或笑以为狂, 或忽若不闻;虽予亦惑, 不能自信”。由此可见:欧阳修独自坚持出奇制胜的建议, 后来人们嘲笑、反对, 以致自己也感到困惑。
        10.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 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 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
        11.王彦章其人的性格特点忠贞勇武、用兵巧妙、(或谨言慎行、有大节)。
        参考译文:
        太师王彦章, 字子明, 郓州寿张人。在后梁任过宣义军节度使, 以身殉国, 葬在郑州管城。晋天福二年, 才赠太师称号。
        在后梁, 他以智勇双全闻名。到了梁朝末年, 小人赵岩等专权, 梁的大臣老将多因谗言不被皇帝信任, 都心怀愤怒而对国事懈怠。而梁朝也因此完全失去了河北之地。大势已去, 军中将领对时局都抱观望态度, 只有彦章发奋坚持不渝, 没有丝毫退缩懈�。ü舅湮闯晒�, 但终于以死尽忠。彦章已去, 梁也随即灭亡了, 可悲�。�
        五代从开始到结束, 才五十四年, 却更换了十三位国君, 五次改朝换代, 八姓先后掌握政权。士人不幸出生在这个时代, 能保持自身不受污染, 终生重视名节的实在太少了!彦章本来是一个带兵打仗的武夫, 不懂文化, 言语质朴, 平生经常对人说:“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他的义烈勇敢、忠诚守信都是出自他的天性。我编写《五代史》, 曾怀有扬善贬恶的意图, 写到彦章的传记, 深为他的经历感愤叹息, 可惜旧五代史残缺简略, 不能详细记载他的事�!�
        康定元年, 我因担任节度判官来到滑州, 向滑州人寻求有关彦章的材料, 终于找到彦章的孙子王睿所记录的《家传》, 内容比旧史丰富, 其中记得胜之战尤其详细。《家传》又提到梁朝宰相敬翔因恼怒梁末帝不肯起用彦章, 想在末帝面前自杀。还提到彦章因为用朝笏在地上指画山川形势, 被御史弹劾。又说彦章五个儿子, 有两个与其一道殉节。这些都是旧史没有的。又说彦章在滑州时, 因为谗言自己回到京城, 但是旧史说是皇帝召他进京。这时梁军都归段凝节制, 留在京城的兵力不到千人, 彦章只得保卫着皇帝等500人到了郓州, 因为兵力不足在中都失败了, 而旧史说他率领五千人去郓州的, 也是不对的。彦章进攻得胜城的时候, 在接受皇帝军令时, 保证在三天之内破敌。后梁的将相们听到这样的话都在暗暗发笑。等到攻破得胜城南门的时候, 果然只有三天。
        现在我们宋朝有四十年没打过仗了, 一朝元昊反叛, 便打败我们的军队, 杀死我们的将领, 接连四五年如此, 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制定出攻守的策略。我曾独自坚持出奇制胜的建议, 但遗憾边防将领屡次失掉机会。同时人们在听到我的说法时, 有人笑我狂妄, 有人根本不予理睬。就是我自己也感到迷惘, 不敢确定自己的意见是否正确。等到读了王彦章家传, 看到德胜大捷, 才知道古来名将, 必定是出奇才能制胜。不过, 不能周密计划的人便难于出奇, 并且出奇要迅速果断, 这才是天下伟人的举动, 不是那些被常规所束缚的人能办得到的。我每次读他的家传, 总是想象王彦章的模样。
        两年后, 我又来到滑州做通判。今年正月, 经过百姓通常所说的铁枪寺前, 又找到并拜谒了王彦章的画像。因时间久远, 画像已有磨损, 王公画像只能隐约可见。赶紧安排工匠修复保全画像, 但不敢在上面增加内容, 担心使画像失真。王彦章善使铁枪, 当时的人称他“王铁枪”, 他虽然离世已有百年, 现在人们还在用铁枪作为庙名, 连小孩都知道王铁枪是一位良将。我之所以留心这幅画像的原因, 只是由于钦佩到了极点。读他的书, 尚且想象他的模样, 何况得以拜谒他的画像, 看到了他的模样呢?所以不忍心看到画像的损坏。画像修好之后, 便在背后写下了我的感受, 然后送给原主, 让他好好保存。
         



        相关文言文练习
        《朋党论》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
        欧阳修《与张秀才第二书》《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范文正公神道碑铭》欧阳修《苏氏文集序》(二)
        欧阳修《石曼卿墓表》欧阳修《泷冈阡》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二)《卖油翁》《碎金鱼》
        欧阳修《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答吴充秀才书》《答祖择之书》
        欧阳修《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欧阳文忠公集》节选
        欧阳修《答祖择之书》欧阳修《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
        欧阳修《送陈经秀才序》《樊侯庙灾记》
        欧阳修《蔡君山墓铭》《伶官传》
        欧阳修《原弊》(二)《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欧阳修《憎苍蝇赋》
        欧阳修《杂说》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
        欧阳修《章望之字序》欧阳修《戕竹记》
        欧阳修《泷冈阡表》欧阳修《养鱼记》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欧阳修《中述》
        欧阳修《原弊》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
        《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小人无朋》
        《欧阳修集·师鲁》欧阳修《读李翱文》
        《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
        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欧阳修《文惩范公神道碑铭》
        欧阳修《仲氏文集序》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
        《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送方希则序》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