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欧阳修《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
        尚书屯田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墓表
        欧阳修
        君讳冶, 字良范, 姓钱氏。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 以疾卒于家, 享年五十有二。
        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州举进士第一, 试礼部高第, 遂中甲科。为吏长于决狱, 历六县, 皆有能政。
        潮州自五代时, 刘氏暴残其民, 君为海阳经年, 民归业者千余户, 由是海阳升为大县。潮之大姓某氏火, 迹其来自某家, 吏捕讯之, 某家号冤不服。太守刁湛曰:“狱非钱君不可。”君问大姓, 得火所发床足, 验之, 疑里仇家物。因率吏入仇家, 取床, 折足合之, 皆是。仇人即服曰:“火自我出, 然故遗其迹某家者, 欲自免也。某家诚冤。”君即日出某家狱, 致仇人以法, 举州称为神明。
        其佐宣州, 数决大狱, 及旁近郡狱有疑者, 皆归决于君。工部侍郎凌策知宣州, 尤称君文学, 曰:“吏事不足污子, 当以文章居台阁。”欲荐其文, 未及而策卒。初, 宣州官岁市茶于泾县, 命君主之。策子不肖, 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 君立焚之, 以白策, 策益以此知君。策卒, 君叹曰:“世无知我者矣。”
        在麻城, 以茶课岁增五倍, 遂迁著作。金堂故多盗, 君以伍保籍民, 察其出入, 凡为盗者, 许其徒告以赎罪, 盗遂止。会甘露降其县, 明年, 麦禾大稔, 麦一茎五歧、禾一茎五穗者, 县人以为君政所致, 谓之钱公三瑞。君叹曰:“吾知治民尔, 瑞岂吾致哉!”县人为君立生祠。如皋民不农桑, 以盐为生。君曰:“使民足以衣食, 盐犹农也。”乃悉求盐利害为条目, 民便其利而盐最增积, 以石数者至四十五万。君在如皋, 时年五十。或叹其仕不达, 君曰:“使吾政行于民, 是达也。”蔡文忠公为御史中丞, 数欲引君为御史, 会君卒。君平生所为文章三百余篇, 号曰《晦书》。
        (选自《欧阳修集》卷二十五, 有删节)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B.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C.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D.君少好学/能为文辞/家贫其母贤/尝躬织/以资其学问/每夜读书/母为灭烛止之/君阳卧/母且睡辄复/起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 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 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⒖凭俚�, 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 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 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 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一直延续到清朝。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治家贫好学, 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官后历任六县, 且都有善政。
        B.钱治擅长断案。在潮州因审理一桩纵火案被人称道, 在宣州时又多次判决大案。
        C.钱治的文章也很出色。他一生写了三百多篇文章, 被工部侍郎凌策推荐给台阁。
        D.钱治淡泊名利。当别人为他仕途不顺而叹息, 他自己更关心政令是否有利民生。
        7.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火自我出, 然故遗其迹某家者, 欲自免也。某家诚冤。(5分)
        (2)策子不肖, 以恶茶数千斤入于官, 君立焚之, 以白策, 策益以此知君。(5分)

        参考答案
        4.C 【解析】通览全句, 把握大意, 理清人物、事件, 并结合关键词“尝”“ 辄”等判断。
        5.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 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6.C 【解析】“被工部侍郎凌策推荐给台阁”不正确;根据原文, “欲荐其文, 未及而策卒”, 且也不是推荐给“台阁”。
        7.(1)火是我放的, 然而故意在某家留下痕迹, 想让自己逃避罪责。某家确实冤枉。
        (“故”“遗”“自免”“诚”各1分, 句意通顺1分。)

        (2)凌策的儿子不成材, 拿几千斤劣质茶叶交到官府, 钱君立即烧毁了茶叶, 把这件事报告了凌策, 凌策更加因此赏识钱君。
        (“不肖”“白”“以此”“知”各1分, 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钱君讳治, 字良范, 姓钱。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 因病死在家中, 享年五十二岁。

        钱君从小爱好学习, 擅长写文章。家境贫穷, 他的母亲贤惠, 曾亲自织布来供给他学习。每天夜里读书, 母亲为此吹灭蜡烛来阻止他, 钱君假装睡觉, 等到母亲睡了, 就又起床读书。州里举荐为进士第一名, 参加礼部考试成绩优秀, 考中甲科。为官擅长断案, 历任六县, 都有善政。

        潮州自从五代时, 刘氏(指刘隐建立的“南汉”政权)欺凌残害百姓。钱君治理海阳多年, 回归本业的百姓有一千多户, 从此海阳升为大县。潮州某大户人家失火, 查寻火源来自某家, 官吏逮捕审问这家人, 这家人喊冤不认罪。太守刁湛说:“案件非钱君不能审判。”钱君询问大户, 找到引发大火的床脚, 查验这只床脚, 怀疑是乡里仇家的东西。于是带领下属进入仇家, 取来床后, 折断床脚一比较, 都对。仇人立即服罪说:“火是我放的, 然而故意在某家留下痕迹, 想让自己逃避罪责。某家确实冤枉。”钱君当天就让某家出狱, 将仇人绳之以法, 全州人都称赞他英明。

        他辅助治理宣州时, 多次判决重大案件, 以至附近州郡有疑难案件, 都集中由钱君审判。工部侍郎凌策担任宣州知州, 尤其称赞钱君的文章学问, 说:“政事不能玷污您, 您应当凭借文章居于高位。”想要推荐他的文章, 还没有来得及推荐, 凌策就死了。当初, 宣州官府每年从泾县买茶, 让钱君主管这件事。凌策的儿子不成材, 拿几千斤劣质茶叶交到官府, 钱君立即烧毁了茶叶, 把这件事报告了凌策, 凌策更加因此赏识钱君。凌策死了, 钱君叹息说:“世上没有了解我的人了!”

        (钱君)在麻城, 因为茶税每年增加五倍, 于是升任为著作郎。金堂过去多盗贼, 钱君用编制伍、保的方法登记百姓, 观察他们的出入, 凡是做盗贼的, 允许他们的同伙告发来赎罪, 盗贼于是平息。恰逢甘露降落那个县, 第二年, 小麦和谷子大丰收, 小麦一根茎上分五支丫, 谷子一根茎上长五支穗, 县里百姓认为这是钱君德政所致, 称它们为“钱公三瑞”。钱君感叹说:“我只懂得治理百姓罢了, 祥瑞哪里是我招来的呢!”县里百姓给钱君建立生祠。如皋的百姓不从事农业生产, 把盐业当做生计。钱君说:“让百姓丰衣足食, 盐业就如同农业。”于是详尽地探求盐业的利弊制定规章, 百姓觉得方便有利, 于是盐产量极大增加, 用石来计算高达四十五万石。钱君在如皋, 时年五十岁。有人叹息他仕途不通达, 他说:“假使我的政令能在民间施行, 这就是通达啊。”蔡文忠公担任御史中丞, 多次向引荐钱君做御史, 适逢钱君去世。钱君平生所写文章三百多篇, 名叫《晦书》。


        相关文言文练习
        《答吴充秀才书》《答祖择之书》欧阳修《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
        《欧阳文忠公集》节选欧阳修《答祖择之书》
        欧阳修《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欧阳修《送陈经秀才序》
        《樊侯庙灾记》欧阳修《蔡君山墓铭》
        《伶官传》欧阳修《原弊》(二)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神道碑铭并序》欧阳修《泗州先春亭记》
        欧阳修《憎苍蝇赋》欧阳修《杂说》
        欧阳修《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欧阳修《章望之字序》
        欧阳修《戕竹记》欧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养鱼记》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欧阳修《中述》欧阳修《原弊》
        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
        《小人无朋》《欧阳修集·师鲁》
        欧阳修《读李翱文》《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
        欧阳修《文惩范公神道碑铭》欧阳修《仲氏文集序》
        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修《送方希则序》欧阳修《苏氏文集序》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偃虹堤记》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欧阳修《吉州学记》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欧阳修《记旧本韩王后》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