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晁错传 晁错, 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上善之, 于是拜错为太子家令。是时匈奴强, 数寇边, 上发兵以御之。错上言兵事, 文帝嘉之。后诏有司举贤良文学士, 错在选中。由是迁中大夫。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凡三十篇。孝文虽不尽听, 然奇其材。当是时, 太子善错计策, 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 以错为内史。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 请诸侯之罪过, 削其支郡。错所更令三十章, 诸侯喧哗。错父闻之, 从颍川来, 谓错曰:“上初即位, 公为政用事, 侵削诸侯, 疏人骨肉, 口让多怨, 公何为也?”错曰:“固也。不如此, 天子不尊, 宗庙不安。”父曰:“刘氏安矣, 而晁氏危, 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 曰“吾不忍见祸逮身”。后十余日, 吴、楚七国俱反, 以诛错为名。上问爰盎曰:“今吴、楚反, 于公意何如?”对曰:“不足忧也, 今破矣。”上问曰:“计安出?”盎对曰:“吴、楚相遗书, 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 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削夺之地, 以故反, 名为西共诛错, 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独有斩错, 发使赦吴、楚七国, 复其故地, 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召错, 绐载行市。错衣朝衣, 斩东市。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 击吴、楚为将。还, 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 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 发怒削地, 以诛错为名, 其意不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 故请削之, 以尊京师, 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 卒受大戮, 内杜忠臣之口, 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 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节选自《汉书》) 相关习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 殃及。 B.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 适:通“谪”, 贬谪。 c.绐载行市 绐:欺骗。 D.吾亦恨之 恨:痛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上发兵以御之 ②杀之以应陈涉 B.①请诸侯之罪过, 削其支郡 ②欲勿予, 即患秦兵之来 C.①其意不在错也 ②齐国其庶几乎 D.①且臣恐天下之士箝口不敢复言矣 ②臣死且不避, 卮酒安足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 全都属于晁错死因的一组是 ①错为人峭直刻深 ②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凡三十篇 ③迁为御史大夫, 请渚侯之罪过, 削其支郡 ④刘氏安矣, 而晁氏危 ⑦吴、楚七国俱反, 以诛错为名 ⑥独有斩错……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项是 A.晁错才学出众, 为人严峻刚直, 因而受到文、景两代皇帝的器重, 许多法令都按照他的;意见更改修定, 他也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 B.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 还就更定法令等事数十次上书, 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 但很赏识他的才子。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 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汉景帝听信爰盎的话错杀了晁错, 其�:κ遣坏嬷詈畋顺�, 还从此堵住了忠臣直言进谏的路, 可惜醒悟得太晚了。 参考答案 1.D “恨”在句中是遗憾的意思。 2.A 两个“以”都是连词, 连接前后的动词短语, 表示目的;A项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 另一个“之”是结构助词,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B项一个“其”是代词, 指代吴、楚七国, 另一个“其”, 是副词, 表示推断语气;C项一个“且”是而且、况且, 另一个“且”是尚且的意思。 3.C ①②④不是晁错死因:①是晁错为人的特点, ②是汉文帝时的事, 不是汉景帝时的书, ④是晁错父亲的话。 4.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 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 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 皇帝看重他, 于是任命他做太子家令。那时候匈奴强大, 屡次骚扰边境, 皇上派兵抵御。晁错上书就战事发表意见, 汉文帝很赏识他。后来命令有关负责官员举荐贤良文学士, 晁错在人选之中。由此他升任中大夫。晁错又进言议论应该削弱诸侯的事情, 以及法令可以更改修定的地方, 一共上书三十篇。汉文帝虽然没有完全听从他的意见, 但是认为他是个奇材。当时, 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 爰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汉景帝即位, 让晁错任内史。许多法令都(按照晁错的意见)更改修定。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 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 削减他们支系亲属的封地。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之多, 诸侯一片哗然。晁错的父亲得知此事, 从颍川赶来, 对晁错说:“皇上刚即位, 你当权处理政务, 侵害剥夺诸侯利益, 疏远人家骨肉之情, 招致许多责难怨恨, 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该如此。不这样做, 天子不得尊崇, 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 可是晁家就危险了, 我离开你回去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 说“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自身”。后来过了十几天, 吴、楚七国全都造反了, 名义上是说要诛杀晁错。皇上问是盎:“如今吴、楚谋反, 依你的意见怎么办?”爰盎回答说:“这件事不值得忧虑, 现在就可以解决。”皇上问道:“怎样定计呢?”爰盎回答说:“吴、楚送来书信, 说高祖皇帝的分封子弟为王各有领地, 如今贼臣晁错擅权眨谪诸侯, 削夺他们的土地, 因此才反叛, 名义是共同向西来诛讨晁错, 恢复原有的封地也就作罢。如今谋划对策, 只有斩杀晁错, 派出使者赦免吴、楚七国(造反的罪过), 恢复他们原有的封地, 那么不必动用武力就完全可以平息叛乱。”皇上沉默许久没有说话。后来就派中尉去叫晁错, 骗他乘车在街市上走。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就被杀害了。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 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 吴、楚叛乱平息了没有?”邓公说:“吴地谋反几十年了, (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 借诛讨晁错为名, 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且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的是诸侯强大了无法控制, 所以请求削弱他们的势力, 借以提高朝廷的尊严, 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实施, 突然遭受杀身之祸, (这样一来)在朝廷之内堵住了忠臣的嘴, 在朝廷之外替诸侯报了仇, 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 说:“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