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方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 清史稿 方苞, 字灵皋, 江南桐城人。笃学修内行, 治古文, 自为诸生, 已有声于时。康熙三十八年, 单人。四十五年, 会试中试, 将应殿试, 闻母�。榈笫�。五十年, 副都御史赵申乔刻编修戴名世所著《南山集》《孑遗录》有悖逆语, 辞连苞族祖孝标。名世与苞同县, 亦工为古文, 苞为序其集, 并逮下狱。五十二年, 狱成, 名世坐斩。孝标已前死, 戍其子登峄等。苞及诸与是狱有干连者, 皆免罪入旗①。圣祖夙知苞文学, 大学士李光地亦荐苞, 乃召苞直南书房。未几, 改直蒙养斋, 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六十一年, 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苞屡上疏言事, 尝论:“常平②仓谷例定存七粜三。南省卑湿, 存粜多寡, 应因地制宜, 不必囿成例。年饥米贵, 有司请于大吏, 定值开粜, 未奉檄不敢擅。 自后各州县遇谷贵, 应即令定值开粜, 仍详报大吏。谷存仓有鼠耗, 盘量有折减, 移动有运费, 粜籴守局有人工食用。春粜值有馀, 即留充诸费。廉能之吏遇秋籴值贱得谷较多应令详明别贮备歉岁发赈。”下部议行③。又言民生日匮, 请禁烧酒, 禁种烟草, 禁米谷出洋, 并议令佐贰官督民树畜, 士绅相度浚水道。又请矫积习, 兴人才, 谓:“上当以时延见廷臣, 别邪正, 示好恶。内九卿、外督抚, 深信其忠诚无私意者, 命各举所知。先试以事, 破瞻徇④, 绳赃私, 厚俸而久任著声绩者, 赐金帛, 进爵秩。尤以六部各有其职, 必慎简卿贰⑤, 使训厉其僚属, 以时进退之, 则中材咸处矜奋。” 乾隆初, 疏谓:“救荒宜豫。夏末秋初, 水旱丰歉, 十已见八九。旧例报灾必待八九月后, 灾民朝不待夕, 上奏得旨, 动经旬月。请自后遇水旱, 五六月即以实奏报。”下部议, 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 不可行。 (节选自《清史稿·方苞列传》) 注:①给旗人做奴仆。②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贮仓储谷, 谷贱时增价而籴, 谷贵时减价而粜。③皇上把此事交给相关部门商量去办。④照顾和徇情。⑤州县长官和副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狱成, 名世坐斩 坐:判……罪 B. 命充武英殿修书总裁 充:担任 C. 又言民生日匮 日:每天 D. 遇秋籴值贱, 得谷较多 值:价格, 价钱 5. 下列各组句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为诸生, 已有声于时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B. 必慎简卿�。寡道髌淞攀� 路漫漫其修远兮 C. 名世与苞同县, 亦工为古文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D. 以时进退之, 则中材咸处矜奋 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戴名世和方苞是同乡, 也都擅长写作古文, 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 后来也因为替戴名世的书作序受到牵连。虽然免除死罪, 但判给旗人做奴仆。 B. 关于国家粮仓存粮的问题, 方苞认为应当因地制宜, 遇到米价上涨, 应及时开仓卖米, 然后再上报。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 C. 圣祖康熙很欣赏方苞的学识, 大臣李光地也举荐了方苞, 方苞到蒙养斋后编校了一些乐律、算法类书籍。 D. 方苞的屡次上书言事, 他的很多意见都被皇上采纳了, 但是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 也被采纳实行。 7. 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笃学修内行, 治古文, 自为诸生, 已有声于时。 (2)南省卑湿, 存粜多寡, 应因地制宜, 不必囿成例。 (3)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答 4. C 5. C 6. D 7. (1)知识渊博, 修身谨行, 攻读古文, 从他还是诸生时, 就已经在当时很有名声了。 (2)南方各省地势低, 多潮湿, 存粮卖粮多少, 应当因地制宜, 不一定拘泥定例。 (3)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 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 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 大概都是从这里产生吧?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本题时, 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 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C项, “日”在此处是名词作状语, 解释为:一天天地。故选C。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C。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所以可以通过词性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 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切不可机械、盲目。C项, 均为连词, 和。A项, 前一个是介词, 在;后一个是表被动, 被 。B项, 前一个是代词, 他们的;后一个是音节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可不译。D项, 前一个是介词, 按照;后一个“以”作语助词, 表示时间。故选C。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 认真对比。D项, “他要求五六月即报水旱之灾的建议, 也被采纳实行”错误, 原文为“下部议, 以五六月报灾虑浮冒, 不可行”, 可知五月报水旱之灾的建议, 未被采纳。故选D。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 看有无特殊句式, 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 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 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 以直译为主。 (1)要点:“笃学”, 专心好学;“治”, 研究, 攻读;“声于时”, 状语后置。 (2)要点:“粜”, 卖粮食;“因”, 依据, 按照;“囿”, 拘泥。 (3)要点:“是故”, 因此;“圣”“愚”, 形容词做名词, 圣人, 愚人;“所以”, ······的原因;“其”, 大概。
参考译文: 方苞, 字灵皋, 是江南桐城人。知识渊博, 修身谨行, 攻读古文, 从他还是诸生时, 就已经闻名于时了。康熙三十八年, 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时, 会试考中, 准备参加殿试, 听说母亲病了, 就回家侍奉。康熙五十年, 副都御史赵申乔弹劾戴名世所著的《南山集》、《孑遗录》里有大逆不道的话, 弹劾的奏章里涉及到方苞的族祖父方孝标。戴名世和方苞是一个县的人, 也擅长古文, 方苞曾为他的文集作序, 因此一并被逮捕入狱。康熙五十二年, 案件审结, 戴名世判斩首。方孝标已经在此之前死了, 就把他的儿子方登峄等人远戍边疆。方苞以及那些和这个案子有牵连的, 都免除死罪, 判入旗藉。康熙向来就知道方苞的文采学识, 大学士李光地也举荐方苞, 康熙就把方苞调到南书房。不久, 改任蒙养斋, 编校御制乐律、算法等书。康熙六十一年, 命令他担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方苞常常上书言事, 曾说:“平常官仓的米谷按定例储存七成, 卖出三成。南方各省地势低, 多潮湿, 存粮卖粮多少, 应当因地制宜, 不一定拘泥定例。年成不好, 米价昂贵, 有关部门请示上级, 按既定价格卖米, 没有上级命令, 不敢擅自行动。从此之后, 各州各县遇到粮价贵时, 应当立即下令按既定价格卖米, 然后再详细地汇报上级。粮食存在仓库里会因老鼠偷吃而消耗, 数量会有减少, 运送粮食要花运费, 卖米买米看守粮仓要支付人工伙食费用。春天粮价高时卖粮, (多出来的钱)就留下来充当以上各种费用。廉洁有能力的官吏, 在秋天买进的粮食价格低, 得到的谷物多, 应当让他们详细注明另外存放, 以备荒年开仓赈灾。”皇上把方苞的意见交给有关部门商议实行。方苞又曾说老百姓生活日益匮乏, 请求禁止酿酒, 禁止种烟草, 禁止粮食出洋, 并且让州县的副职官员督促老百姓种植养殖, 当地士绅帮忙疏�:拥�。又请求改变积久的陋习, 举荐人才, (上书)说:“皇上应当按时接见大臣, 分辨忠奸好坏。那些忠诚无私的朝内九卿大臣, 朝外封疆大吏, 让他们各自举荐了解的人。先让那些人做事, 破除照顾(亲近之人)和徇情之事, 制裁贪赃枉法, 对那些任职很久有好名声政绩的, 赐给他黄金布帛, 加官晋爵。尤其是因为六部各有职责, 必须谨慎选用州县长官和副职, 让他们能教导好下属, 按时进退, 那么普通官员都会努力勤奋的。” 乾隆初年, 上书说:“救荒工作应该预先准备。夏末秋初之时, 是发大水还是干旱, 已经能看到十分之八九了。按照旧有惯例, 上报灾情必须等到八九月之后, 受灾百姓从早晨已经等不到晚上了, 可官员上奏再得到救灾命令, 动不动就要经历十天一个月。请求今后遇到水灾旱灾, 五六月份就按实情上报。”皇上发到有关部门商议, 因为五六月份报灾考虑到虚浮不真实, 不能实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