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许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许奕, 字成子, 简州人。丁内艰, 免丧调涪城尉。庆元五年, 宁宗亲擢进士第一, 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未期年, 持所生父心丧, 召为秘书省正字。
        迁起居舍人, 韩侂胄议开边, 奕贻书曰:“今日之势, 如元气仅属, 不足以当寒暑之寇。”乞鞫勘赃吏, 永废勿用。特与放行以启侥幸者, 宜加遏绝。所言皆侂胄所不乐也。
        遣奕使金, 奕与骨肉死诀, 诣执政趣受指请行, 执政曰:“金人要索, 议未决者尚多, 今将奈何?”奕曰:“往集议时, 奕尝谓增岁币、归俘虏或可耳, 外此其可从乎?不可行者, 当死守之。”寻迁起居郎兼权给事中, 以国事未济力辞, 不许。金人闻奕名久, 礼迓甚恭。还奏帝优劳久之奕复奏和不可恃宜葺纪纲练将卒使屈信进退之权复归于我客有以使事贺者, 奕怃然曰:“是岂得已者, 吾深为天下愧之。”
        权礼部侍郎, 条六事以献。会谏官五居安、傅伯成以言事去职, 奕上疏力争之。其后又因灾异申言曰:“比年上下以言为讳, 谏官无故而去者再矣。以言名官, 且不得�。鍪柙逗�。”
        安抚使安丙新立大功, 谗忌日闻, 宰相钱象祖出谤书问奕, 奕喟而言:“士不爱一死而因于众多之口, 亦可悲也。奕愿以百口保之。”象祖艴然曰:“公悉安子文若此乎?“适宇文绍节宣抚�:�, 亦曰:“仆愿亦百口以信许公之言。”于是异论顿息, 委寄益专。
        移知夔州, 表辞不行, 改知遂宁府。捐缗钱数十万以代民输, 复盐策之利以养士, 为浮梁作堤数百丈, 民德之, 画像祠于学。
        进显谟阁直学士致仕。起居舍人真德秀侍帝前, 论人才, 上以骨鲠称之。
        (节选自《宋史•许奕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还奏帝/优劳久之/奕复奏/和不可恃/宜葺纪纲/练将卒/使屈信进退之权/复归于我/
        B. 还奏/帝优劳久之/奕复奏/和不可恃/宜葺纪纲/练将卒/使屈信进退之/权复归于我/
        C. 还奏帝/优劳久之/奕复奏/和不可恃/宜葺纪纲/练将卒/使屈信进退之/权复归于我/
        D. 还奏/帝优劳久之/奕复奏/和不可恃/宜葺纪纲/练将卒/使屈信进退之权/复归于我/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 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称丁内艰。相对的还有丁外艰。
        B. 兼权是古代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 兼表示兼任, 权表示暂代官职, 二者常连用。
        C. 礼部是六部之一, 掌管礼乐、祭祀、宴乐、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外国往来事。
        D. 致仕是指古代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还可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许奕不惧全市, 刚正直言。在韩侂胄申仪扩充疆土时, 许奕写信给他表达对当前国势的担忧, 后又请求审查遏制赃吏, 遮羞提议都不和韩侂胄心意。
        B. 许奕甘心犯险, 精忠报国。朝廷派许奕出使金国, 许奕怀必死之心与亲人诀别, 很快到执政那里接受指示请求出发, 抱定为国利益力争打底的决心。
        C. 许奕骨鲠高标, 秉公仗义。安抚使安丙立了大功, 朝廷里对他的不利言论甚嚣尘上, 许奕挺身而出为其担保, 在诽谤安丙的宰相钱象祖面前维护安丙。
        D. 许奕爱民如子, 恩泽百姓。任职遂宁时, 许奕捐钱代替民众缴纳赋税, 后又用盐政获利养护士人, 他还未当地建浮桥, 筑堤坝, 深得百姓拥护爱戴。
        13. 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年上下以言为讳, 谏官无故而去者再矣。以言名官, 且不得�。鍪柙逗�。(5分)
        (2)士不爱一死而因于众多之口, 亦可悲也。奕愿以百口保之。(5分)

        答案

        10.(3分)D 【解析】“还奏”主语是许奕, “优劳久之”主语是皇帝, “奕复奏”后是具
        体陈述的话, “复归于我”的是权力。
        11.(3分)A 【解析】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称丁内艰。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称丁外艰。
        12.(3分)C 【解析】宰相钱象祖只是拿出诽谤安丙的文书问许奕, 文中未提及钱象祖诽谤安丙。
        13.(10 分)翻译:
        (1)(5 分)近年来朝廷上下以言事为忌讳, 谏官无故而被罢去的屡见不鲜。以言为官名, 尚且不能尽言, 何况不是言官。(“比”“再”各1分, 译出大意3分)
        (2)(5 分)士不吝惜一死而被众口所困扰, 也是可悲。我愿意用一百口人担保他。(“爱”“困”各1分, 译出大意3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许奕, 字成子, 简州人。遭母丧, 服丧期满后调为涪城县尉。庆元五年(1199 年), 宁宗亲自提拔他为进士第一名, 被授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不到一年, 他不穿丧服, 在心中悼念亡父, 为父亲守丧, 被征召为秘书省正字。
        许奕升为起居舍人, 韩侂胄申议扩充疆土, 许奕给他写信说:“当今的形势, 就像仅有元气一样, 不能抵御寒暑的侵袭。”他请求审查赃吏, 永远不任用他们。对那些侥幸过关的, 应该加以遏制。他所说的都是韩侂胄所不喜欢的。
        朝廷派许奕出使金国, 许奕与骨肉亲人诀别, 很快到执政那里接受指示请求出发, 执政说:“金人索要的, 还有很多没议定, 如今将怎么办?”许奕说:“原来议论这些时, 我曾说过增加岁币、归还俘虏或许还可以, 此外还能屈从金人吗?不可行的, 就应该以死相守。”不久他升为起居郎兼代给事中, 因国事没什么起色他极力推辞, 朝廷不允许。金人听说许奕的名字已很久了, 十分恭敬地迎接他。许奕回朝禀奏, 皇上优待慰劳他很久。许奕又上奏:“和议不可靠, 应该修纲纪, 训练将士, 让屈伸进退的大权, 重新归属我们。”门客中有因许奕出使金国议和的事来向他�:氐�, 许奕茫然地说:“这是不得已�。疑钗煜虏牙�。”许奕暂代礼部侍郎, 列具六件事献上。恰好谏官王居安、傅伯成因上奏之事被罢官, 许奕上疏为他们力争。随后又借灾异再三说:“近年来朝廷上下以言事为忌讳, 谏官无故而被罢去的屡见不鲜。以言为官名, 尚且不能尽言, 何况不是言官。”
        安抚使安丙新立大功, 每天都能听到对他的各种谗言, 宰相钱象祖拿出诽谤安丙的文书问许奕, 许奕感叹地说:“士不吝惜一死而被众口所困扰, 也是可悲。我愿意用一百口人担保他。”钱象祖生气地说:“你就如此了解安子文吗?”恰好宇文绍节宣抚�:爻�, 也说:“我愿以百口人相信许公的话。”于是对安丙的不利言论马上平息, 朝廷对他的任用更加专一。
        许奕调为夔州知州, 他上表推辞不登程, 就改任为遂宁知府。他捐钱数十万贯替百姓纳税, 又用盐政获利来养士, 为当地修建数百丈的浮桥堤坝, 百姓非常感激他, 在学校中画像祭祀他。
        许奕进升为显谟阁直学士退休。起居舍人真德秀在皇上跟前侍奉, 议论人才, 皇上称赞许奕是耿直之才。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陈章侯蔑视显贵者》《李西涯与程篁墩》
        《晋书·郗鉴传》《宋史·安丙传》
        《宋史·欧阳守道传》《隋书·杨玄感传》
        《后汉书·李云传》《清史稿·李清时传》
        欧阳修《吉州学记》张岱《余若水先生传》
        《旧唐书·裴耀卿传》《明史·张孟男传》
        《隋书·梁彦光传》《晋书·袁宏传》
        《宋史·陈师道传》辛文房《白居易传》
        《明史·孙承宗传》《北史·李苗传》
        《唐柳先生文集》后序《晋书·荀勖传》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
        苏洵《谏论》《隋书·李谔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