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 (一)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J枪势浞蠲鞫头V�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遂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生 灭、塞、侵、壅之所生, 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 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 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取材于《管子•明法解) (二)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是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取材于《淮南子•主术训》)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 牧:统治 B.案其当宜,行其正理 案:根据 C.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中:符合 D.法者,非天堕 堕:堕落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B.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C.行私惠而赦有罪 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 D.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 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 B.不为惠于法之内 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C.县法者,法不法也 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 D.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 道取胜,事理就通达了,于是就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3分) ②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3分) 12.请根据上面两则短文,概括“法令”对治国有何作用。(4分) 13.同为管子的文章,下面链接材料与“材料一”,在治国问题上的观点却有所不同,请说出其不同之处,并说出你对这种不同的看法。(4分)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小问》) 答案: 二、(本大题共6小题, 共23分) 8.(3分)【答案】D 9.(3分)【答案】B 10.(3分)【答案】A 11.(6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 ①如果放弃公法而实行私惠, 那就等于使奸邪获利而助长暴乱了。(3分) ②君主立法, 首先自己要作执法守法的榜样, 这样法令就能施行于天下。(3分) 12.(4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 可以使人主地位尊显;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2分)可以约束民众不放纵;制约官员不妄为;限制君主不独断专横, 从而实现无为而治。(或是可以制约人们使之匡正自己的行为, 道胜理达, 从而实现无为而治)(2分) 13.(4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 《管子·明法解》一文中, 管子强调法令赏罚的重要性(1分);《管子·小问》一文中, 管子认为治理百姓, 须厚施德惠, 不能以刑法恐吓。(1分)从两段文字看, 管子在强调法治重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德治的作用。德作为社会道德规范, 其规范要有标准性, 而标准性莫过于法, 法的公正是施行德政的必要保障。(2分)(能点出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文章有不同作用亦可) 【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 管仲回答说:若想管理好你的臣民, 你一定要了解人民的疾苦, 并且本着仁德之心为他们的痛苦感到忧虑, 千万不能以刑法恐吓, 以暴力来统治。注意这四点, 就可以治理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