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一)文言文。(19分) 田况字元均, 其先冀州信都人。晋乱, 祖行周没于契丹。父延昭, 景德中脱身南归, 性沈鸷, 教子甚严, 累官至太子率府率。况少卓荦有大志, 好读书。举进士甲科, 补江陵府推官, 再调楚州判官, 迁秘书省著作佐郎。举贤良方正, 改太常丞、通判江宁府。 寻为陕西宣抚副使, 还领三班院。保州云翼军杀州吏据城叛, 诏况处置之。既而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况督诸将攻, 以敕榜招降叛卒二千余人, 坑其构逆者四百二十九人, 以功迁起居舍人。徙秦州。丁父忧, 诏起复, 固辞。又遣内侍持手敕起之, 不得已, 乞归葬阳翟。既葬, 托边事求见, 泣请终制, 仁宗恻然许之。帅臣得终丧自况始。服除, 以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知渭州。迁右谏议大夫、知成都府。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况至, 拊循教诲, 以期其克自拔, 岁余, 蜀地晏如。至和元年, 擢枢密副使, 遂为枢密使。以疾, 罢为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 提举景灵宫, 遂以太子少傅致仕, 卒。赠太子太保, 谥宣简。 况宽厚明敏, 有文武材。与人若无不可, 至其所守, 人亦不能移也。其论天下事甚多, 其论甚伟, 然不尽行也。始, 契丹寇澶州, 略得数百人, 以属其父延昭。延昭哀之, 悉纵去, 因自脱归中国。延昭生八男, 子多知名, 况长子也。保州之役, 况坑杀降卒数百人, 朝廷壮其决, 后大用之。然卒无子, 以兄子为后。 论曰:况有文武才略, 言事精畅, 然欲惩兵骄, 乃坑降卒, 弗忌阴祸, 惜哉! (节选自《宋史·田况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B.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C.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D.蜀自李顺王均/再乱人心易摇/守得便宜决事/多擅杀以为威/虽小罪/犹并妻子徙出蜀/至有流离死道路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进士甲科”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也可指在该考试得中高第。隋朝始置进士科目, 唐宋进士分甲乙科。 B.“契丹”一般又称辽朝,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影响深远, 直到如今俄语称中国, 仍然是“契丹”。 C.“起复”指在封建王朝时代, 官吏守丧尚未期满而重新起用, 明清时称之为“夺情”。 D.“终制”指在父母、祖父母去世之后, 按照礼制规定服满三年之丧, 其间不得行婚庆之典等, 也称“丁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田况年少有大志, 喜好读书求学。后来他不但考中了进士, 而且参与了贤良方正科的考试, 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B.田况处事果决, 但又残忍无情。在招降后, 他将发动叛乱的四百二十九名士兵全部活埋。尽管受到朝廷赏识, 但史臣并不以为然。 C.田况为人孝顺, 为父守丧三年。在父亲去世后, 他托言边疆有事需当面启奏, 哭泣着恳求服满三年之丧, 仁宗也为之感动并同意了。 D.田况宅心仁厚, 十分爱护百姓。在升任右谏议大夫、成都知府之后, 他对百姓实施教化政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况至, 拊循教诲, 以期其克自拔, 岁余, 蜀地晏如。(5分) (2)始, 契丹寇渲州, 略得数百人以属其父延昭。延昭哀之, 悉纵去, 因自脱归中国。(5分) 答案: 10.B(“再乱”是说“李顺、王均接连两次作乱”, 中间不能断开;“人心易摇”是接连作乱导致的后果, 与前面应断开;“便宜决事”意即“处理事情可以自己做主, 不须请示朝廷”, “便宜”是“决事”的状语, 中间无法断开, “虽小罪”与“犹并妻子徙出蜀”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 “犹并妻子”断到前面则结构混乱、意义不清。) 11.D(丧礼只要求为父母守制三年。) 12.C(据原文“既葬, 托边事求见”, 可知是在归葬了父亲之后, 而不是“在父亲去世后”。) 13.(1)田况上任之后, 安抚、教导百姓, 希望他们能自己解救自己, 一年多后, 蜀地安定。 拊循, 克, 自拔, 岁余, 晏如, 每点1分。 (2)当初, 契丹进犯澶州, 掳掠到几百人, 让田况的父亲田延昭统治他们。田延昭哀怜他们, 把他们统统放回去了, (自己也)趁机从契丹脱身, 回到中原。 寇, 略, 禹, 自脱, 中国, 每点1分 【参考译文】 田况字元均, 他的祖上是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晋动乱, 他的祖父田行周身陷契丹。父亲田延昭, (真宗)景德年间逃离契丹回到大宋, 生性深沉勇猛, 教育子女非常严格, 多次升官直至太子率府率。田况少时就卓越出众, 志向远大, 喜好读书。考取进士甲科, 补任江陵府推官, 再调为楚州判官, 升迁秘书省著作佐郎。考取贤良方正科, 改任太常丞、江宁府通判。 不久, 被任命为陕西宣抚副使。保州云翼军杀死州中小吏, 占据城池叛乱, 皇帝下诏田况处罚惩治。不久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田况统率各路将领进攻, 用敕榜(“敕榜为诏令文书之一, “赐酺、戒励百官、晓谕军民时用之”)招降叛军二千余人, 活埋发动叛乱的士兵四百二十九人, 凭借功勋升迁为起居舍人。调任秦州知州。遭逢父亲去世, 皇帝下诏不待终丧重新起用, (田况)坚决推辞。(皇帝)又派遣宦官拿着手诏去起用他, (他)没有办法, 请求先回到阳翟安葬父亲。安葬父亲之后, 他托言边疆有事求见, 见面后哭泣着请求皇帝允许他服丧满期, 仁宗也为之感到悲伤, 同意了。安抚司长官(宋代诸路安抚司长官称“帅臣”)能够服满三年之丧, 是从田况开始的。守丧期满, 凭借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的官衔担任渭州知州。后来升任右谏议大夫、成都知府。四川自从李顺、王均接连两次作乱之后, 民心容易摇动, (朝廷允许)地方长官斟酌事宜, 不拘陈规, 自行决断处理, 很多长官因此擅自诛杀, 以之立威, 即便是小罪, 也连带着将(犯人的)妻子儿女流放到蜀地以外, 以致有人流离失所, 就死在了道路上。田况上任之后, 安抚、教导百姓, 不是有很大的罪过就不流放他们, 蜀地百姓尤为爱戴他。至和元年, 提升为枢密副使, 于是又担任枢密使。因病去职, 任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 提举景灵宫, 就以太子少傅的职衔退休, (后来)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谥号“宣简”。 田况宽大厚道, 聪明机敏, 才兼文武。跟别人相处, 好像(别人的意见)他没有不同意的, 但是他坚守的东西, 别人也无法使他改变。他论述的天下大事很多, 见识也很卓越, 然而不完全被采用。当初, 契丹进犯澶州, 掳掠到几百人, 让田况的父亲田延昭统治他们。田延昭哀怜他们, 把他们统统放回去了, (自己也)趁机从契丹脱身, 回到中原。田延昭生了八个儿子, 多半闻名于世, 田况是他的长子。保州之战, 田况活埋降兵几百人, 朝廷因其果决而赏识他, 后来对他予以重用。然而到他去世也没有儿子, 立兄长之子为后。 评论说:田况有文武才能谋略, 议论政事精深畅达, 然而为了惩治骄纵不受控制的士兵, 竟然坑杀投降士兵, 不惧怕冥冥之中受到报应, 真是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