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2~5题。 武夷精舍记 [宋]韩元吉 武夷在闽粤直北, 其山势雄深磅礴。自汉以来, 见于祀事。闽之诸山皆后出也。其峰之最大者丰上而敛下, 岿然若巨人之戴弁①。缘隙磴道, 可望而不可登, 世传避秦而仙者蜕骨在焉。溪出其下, 绝壁高峻, 皆数十丈。岸侧巨石林立, 磊落奇秀。好事者一日不能�。蛭孕≈劭瓜�, 号为九曲, 以左右顾视。至其地, 或平衍, 景物环会, 必为之停舟, 曳杖徙倚而不忍去。山故多王孙②, 鸟则白鹇、鹧鸪, 闻人声或磔磔集崖上, 散漫飞走而无惊惧之态。水流有声, 竹柏丛蔚, 草木四时敷华③。道士即溪之六曲, 仅为一庐, 以待游者之食息。往往酌酒未半, 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吾友朱元晦居于五夫里, 去武夷山一舍④, 而近若其后圃, 暇则游焉。与其门生弟子挟书而诵, 取古诗三百篇及楚人之词, 哦而歌之, 潇洒啸咏, 留必数日。盖山中之乐, 悉为元晦之私也, 予每愧焉。 淳熙十年, 元晦既辞使节于江东, 遂赋祠官之禄⑤, 则又曰:“吾今营其地, 果尽有山中之乐矣。”盖其游益数, 而于其溪之五折, 负大石屏, 规之以为精舍, 取道士之庐犹半也。诛锄茅草, 仅得数亩。面势幽清, 奇石佳林, 拱揖映带。使弟子辈具畚锸, 集瓦竹, 相率成之。元晦躬画其处, 中以为堂, 旁以为斋, 高以为亭, 密以为室。讲书肄业, 琴歌酒赋, 莫不在是。予闻之, 恍然如寐而醒, 醒而后, 隐隐犹记其地之美也。且曰:“其为我记。” 夫元晦, 儒者也。方以学行其乡, 善其徒。非若畸人隐士遁藏山谷, 服气茹芝, 以慕夫道家者流。然秦汉以来, 道之不明久矣。吾夫子所谓志于道, 亦何事哉?夫子, 圣人也, 其步与趋莫不有则。至于登泰山之巅而诵言于舞雩之下, 未常不游, 胸中盖自有地。而一时弟子鼓瑟锵然, “春服既成”之咏, 乃独为圣人所予。古之君子息焉者, 岂以是拘拘乎? 元晦既有以识之, 试以教夫来学者, 相与酬酢于精舍之下。俾或自得其视幔亭之风⑥, 抑以为何如也。 是岁八年, 颍川韩元吉记。 【注】 ①弁:帽子。②王孙:猴的别称。③华:通“花”。④舍:古代计量单位, 一舍为三十里。⑤赋祠官之禄:宋代优待官吏, 官吏脱离实际职务, 可以挂名掌管某祠, 享受俸禄。⑥幔亭之风:相传秦始皇时仙人武夷君, 中秋节在武夷山设幔亭一座, 宴请山下的乡人。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已迫曛莫而不可留矣 莫:没有人 B.去武夷山一舍 去:距离 C.元晦躬画其处 画:规划 D.讲书肄业 肄:学习 3.以下句子中, 全都是描写“武夷精舍”环境与布置的一组是(3分)( ) ①仅为一庐, 以待游者之食息 ②于其溪之五折, 负大石屏 ③岸侧巨石林立, 磊落奇秀 ④奇石佳林, 拱揖映带 ⑤中以为堂, 旁以为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武夷山山势宏伟, 山形奇特, 历史悠久, 充满神话色彩, 令人流连忘返, 但一日之游时间仓促, 游览者往往匆匆而返。 B.因居住地距武夷山较近, 朱元晦与门徒常携书前往, 颂《诗经》《楚辞》, 饮酒长啸。辞官后, 享受祠官的俸禄, 更能常游武夷山水。 C.武夷精舍面溪背石, 是朱元晦与门徒亲自建造出来的, 其规模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 而且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 D.朱元晦是一介儒生, 心中有“道”, 虽居深山, 却不行寻仙访道、炼丹吃灵芝之举, 而是效仿孔子收徒讲学, 逸情于山水。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道士即溪之六曲, 仅为一庐, 以待游者之食息。(3分) 答: (2) 方以学行其乡, 善其徒。 (3分) 答: 答案: 2.A [解析] 莫:通“暮”, 天黑。 3.B [解析] ①描写的是道士所建的茅庐;③是整个武夷山九曲溪的环境。 4.C [解析] “比邻近的道庐大了一倍多”有误, 武夷精舍的规模仅有邻近道庐的一半。 5.[答案] (1) 有位道士靠近溪水的六曲处 , 仅仅造了一间房舍, 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即” “为” “食息”各1分, 扣完为止) (2) (元晦)当时正凭借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 教育门生弟子。 ( “方”“善” 省略句各1分, 扣完为止) 译文: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正北部, 山势雄伟幽深曲折。自汉代以来, 武夷山的名字就出现在祭祀的大事中。福建的其他山峰, 都是后来才见于记载的。武夷山最大的一座山峰, 上大下�。吒叩厮柿�, 就像一个巨人戴着帽子。沿着缝隙中的石阶可以看见顶峰却不能攀登;世间传说逃避秦朝乱世而登入仙界的人就是在这里留下尸骨。有一道溪水从山峰下流出, 悬崖绝壁高大、险峻, 都在几十丈深。悬崖两侧巨石林立, 宏伟壮观奇特秀丽。喜好游览的人也不能在一天中走完, 于是就躺在小舟上沿着溪水逆流而上, 称为“九曲”, 环顾两岸。到达有的地面平坦、景物环绕、集中的地方, 一定要为其而停船上岸, 拄着拐杖走走停停(流连忘返), 不忍离去。山中本来有许多猴子, 鸟大多是白鹇、鹧鸪, 听到人的声音, 有的就磔磔地怪叫栖止于山崖上, 然后无拘无束地慢悠悠地飞走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水流潺潺有声, 竹柏茂盛蔚为大观, 草木四季都有花开。有位道士在溪水的六曲处尽头只造了一间房舍, 来供游人吃东西休息。游人常�:染苹姑缓鹊揭话�, 天色已经接近黄昏, 不能再停留了。 我的朋友朱元晦住在五夫里, 五夫里在距离武夷山不到三十里的地方, 近得好像是武夷山外园, 有空的时候就到武夷山游玩。朱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带着书前来诵读, 选取的是《诗经》和《楚辞》, (元晦和他的门生弟子)吟哦高歌, 饮酒长啸, 一定要停留数日才离开。大概山中所有的乐趣, 都是朱元晦的私人拥有, 与他相比, 我常常觉得很惭愧。 淳熙十年, 元晦辞去江东使节一职, 享受祠官俸禄, 又说:“如今我管理此地, 终于能尽享山中之乐了。”因为他游览的次数多了, 就在溪水的第五个转折处, 背靠巨石的地方, 规划精舍, 采取道庐一半大小的规�!3ッ┎�, 只得到将近几亩大的地方。这里环境清幽, 奇石佳木, 拱立于屋子的周围, 互相映衬。元晦叫弟子们准备簸箕、铁锹, 采集青瓦, 栽种竹子, 弟子们相继完成了这些工作。元晦亲自规划了精舍的布局, 中间的做厅堂, 旁边的做书房, 高的做亭, 间架多的做内室。先生讲学、门人弟子学习课业、弹琴唱歌、饮酒赋诗, 没有不在这里举行的。我听到这件事, 恍然像刚从睡梦中醒来, 醒来后, 还隐隐约约记得这个地方的美景。而且元晦对我说:“请你记述一下吧!” 元晦, 一介儒生。当时正用他的学问在这一带讲学, 教育门生弟子。不像那些奇人隐士, 藏于深山, 练气功, 吃灵芝, 仰慕道家一类的人。秦汉以来, 儒家的学说得不到阐明已经很久了。孔子所说的有志于道, 指的是什么呢?孔子, 圣人�。交蚩熳叨加幸欢ǖ牡览�。至于他登上泰山之顶, 在舞雩台下吟诗唱歌, 没有什么他不游历的, 原来是因为他的胸中自有广阔的天地。因而当时有弟子(曾皙)弹奏琴瑟, 铿地一声停下, 咏唱“春服既成”, 竟然只有他被圣人所赞同。古代的君子对于游玩休息, 哪里是拘拘束束的呢? 元晦既然已经明白这些道理, 就尝试着用这些道理教导那些来向他求学的人, 并和他们一起在精舍饮酒畅谈。古时那些神仙般的人物, (求学者)都能享受这仙人般的山水乐趣, 那又如何呢? 淳熙八年, 颍川韩元吉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