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五)阅读下文, 完成21-25题。(13分) 尊经阁记 【明】王守仁 ①经①, 常道也。其在于天, 谓之命;其赋于人, 谓之性;其主于身, 谓之心。心也, 性也, 命也, 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 , 所以尊《易》也; , 所以尊《书》也; , 所以尊《诗》也; , 所以尊《礼》也。 ②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②, 忧后世, 而述六经也, 犹之富家者之父祖, 虑其产业库藏之积, 其子孙者, 或至于遗忘散失, 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 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 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 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 吾心之记籍也, 而六经之实, 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 种种色色, 具存于其家, 其记籍者, 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 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 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 牵制于文义之末, 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 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 日遗忘散失, 至为窭人丐夫, 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③呜呼!六经之学, 其不明于世, 非一朝一夕之故¨。尚功利, 崇邪说, 是谓乱经;习训诂, 传记诵, 没溺于浅闻小见, 以涂天下之耳目, 是谓侮经;侈淫辞, 诡辩, 饰奸心盗行, 逐世垄断, 而犹自以为通经, 是谓贼经。若是者, 是并其所谓记籍者, 而割裂弃毁之矣, 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④越城旧有稽山书院, 在卧龙西冈, 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 既敷政于民, 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 将进之以圣贤之道, 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 又为尊经阁于其后, 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 斯无邪慝矣。”阁成, 请予一言以多士, 予既不获辞, 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 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注】①经:这里指儒家奉作经典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著作;②人极:此处指做人的道德标准;③影响:影子和反响, 这里是指关于六经的传闻、注释。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耳 B.矣 C.也 D.者 22下面四组句子是第①段中的原话, 把它放回到文本中, 最合理的排序是()(2分) ①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 ②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 ③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 ④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①④② 23.第②段论证手法极为巧妙, 请结合画线句进行分析。(3分) 24.下列选项中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像这样的情况, 与那些所谓记载账簿的人一样, 他们割裂抛弃了六经, 难道还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尊经吗? B.像这样的情况, 是连所谓账簿都割裂废弃掉了难道还能让他们知道尊经的原因吗? C.像这样一些人, 简直是连所谓账簿都割裂废弃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尊重六经呢? D.像这样一些人, 正是那些记载账簿的人, 他们割裂抛弃了六经, 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尊经呢? 25.本文名为“尊经阁记”, 却极少提及“尊经阁, 你认为这样的写法合理吗?(4分) 答案: (五)阅读下文, 完成21—24题。(13分) 21.(1分)B 22.(2分)D 23.(3分)画线句采用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用有钱人家子孙不尽力看守祖先财富, 直到家产散尽变成穷人还固守账簿, 来类比(比喻)世之学者不从自已内心探求六经的实质, 而只是对六经进行毫无根据的猜测、考订, 或只在文字词义的细节上纠缠。形象而鲜明地说明学习六经应该继承其精神实质, 批判了当时一些学经者不正确的倾向。 24.(3分)C 25.(4分)合理。这篇文章的着眼点不是“阁“而是“尊经“, 所以文章的重点并未放在其阁之规�!⒀郊澳诓拷峁股�, 而是阐述儒家经典的作用和意义, 抨击不能正确对待儒家经典的现象, 从理论上说明了“尊经“的重要性及如何真正地“尊经”。充分表现了王守仁看问题的思想的深度、角度与一般文人的不同。 不合理。“记”一般以记叙为主, 借记叙、描写来抒情、议论。本文题为“尊经阁记”, 应该对阁的修建过程、外观建式、周边景色有所交代, 继而表达作者对于“尊经”的思考。 (合理从写作意图角度分析, 最高4分;不合理从记的文体特点入手, 最高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