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萧颖胄, 字云长, 弘厚有父风。起家秘书郎。高帝谓萧赤斧曰:“颖胄轻朱被身, 觉其趋进转在美, 足慰人意。”迁太子舍人。遭父丧, 感脚疾。数年然后能行, 武帝有诏慰勉之, 赐以医药。 颖胄好文义, 弟颖基好武勇。武帝登烽火楼, 诏群臣赋诗。颖宵诗合旨。上谓颖胄曰:“卿文弟武, 宗室便不乏才。”上以颖胄勋戚子弟, 自中书郎除左军将军, 知殿内文武事, 得入便殿。出为新安太守, 吏人怀之。后除黄门郎, 领四厢直。迁卫尉。 明帝废立, 颖胄从容不为同异, 乃引颖胄预功。建武二年, 进爵为候, 赐以常所乘白瑜�!�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 尚书令王晏等咸称盛德, 颖胄日:“朝廷盛礼, 莫过三元, 此一器既是旧物, 不足为侈。”帝不悦。后预曲宴银器满席, 颖胄日:“陛下前欲坏酒枪, 恐宜移在此器也。”帝甚惭。 后为庐陵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 行衮州府事。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入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向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和帝为荆州。以颖胄为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 行荆州府州事。时江祏专执朝权。此行由祏, 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 初、梁武之起也, 巴东太守萧惠训子瓚、巴西太守鲁休烈弗从, 举兵侵荆州, 败辅国将军任漾之于峡口, 颖胄遣军拒之,而梁武已平江、郢, 国建康。时颖胄辅帝王, 有安重之势。自以职居上将, 不能拒制瓚等, 忧愧发疾而卒。州中秘之, 使似其书者假为赦命。及建康平, 萧瓚亦众惧而溃, 和帝乃始发丧, 诏赠颖胄丞相。丧还, 武帝车驾临哭渚次.葬依晋王导、齐豫章王故事。谥日献武。 (选自(南史.萧颖胄传》有时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教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B.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救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C.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敕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抡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D.是年/魏扬声当饮马长江/帝惧/收颖胄移居人人城/百姓惊恐/席卷欲南度/颖胄以魏军尚远/不即施行/魏军亦寻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帝:帝王溢号,正式的名称为高皇帝, 与“太祖”庙号一样通常给予王朝的创始者。 B.烽火楼我国古代边防作为嘹望或利用烟雾或火光来报警而建造的高楼。 C.候:封建制度中的爵位等级。我国春秋时期将爵位等级刘分依次为公候、伯、仲、季。 D.三元:“元”为始开端的意思,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为年 .季.月之始.故称“三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萧颖胄孝行感人。父亲去世后,他因伤感患上脚疾。数年后才能行走, 武帝下诏书安慰劝勉他, 并赏賜他医药。 B.萧颖胄文采出众。齐武帝登烽火楼时, 下令朝廷群臣赋诗.颖胄所写的诗十分符合武帝的心意.得到了武帝的高度称赞。 C.萧颖胄敢于直言。萧颖胄参加官内宴会,见银器满席, 就直言陛下应把节俭之念放在这些银器上.明帝听了后很惭愧。 D.萧颖胄忧愧而死。和帝时,萧瓚举兵进犯荆州,颖胄亲自带兵迎敌却被萧瓚等击败.以至于忧愧交加发病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明帝每存俭约。欲铸坏太官元日上寿银酒枪, 尚书令王晏等成称盛德。(5分) (2)时江祏专执朝权, 此行由祏, 颖胄不平,曰:“江公荡我辈出.”(5分)
答案: 10. D(原文标点:是年, 魏扬声当饮马长江, 帝惧,赦颖胄移居人入城, 百姓惊恐, 席卷欲南度, 颖胄以魏军尚远, 不即施行, 魏军亦寻退) 11.C(“我国古代爵位等级则分依次为公供、伯、仲奉”错误,应是“公、侯、伯、子、男”) 12.D(“颖胄亲自帶兵迎敌却政萧瓚等击败”分析错误, 颖胄并未亲自带兵迎敌,而是派兵迎敌:“被萧瓚等击败”文中并无此信息) 13. (1) 明帝常存节俭之念, 想把太宫元日上寿用的银酒枪毁掉, 重铸银两, 尚书令命王晏等人都称颂明帝的盛德。 (得分点:每, 屢次,常常:坏,使动用法,使……损坏;咸, 都;“盛档”的省略了定语“其“;语意理解, 各1分) (2)当时江祏把持朝中大权, 这些安排都由江祏操纵.萧颖胄心中不平.说:“江公是要排挤我辈出京。 (关键词:专执, 把持;行, 行为指前面的任命;由祏, 由江柘操纵;荡, 排挤;出, 由京城往外地调任;语意理解。各1分) 【参号译文】 萧颖胄, 字云长。弘仁宽厚, 有父亲遗风, 自家中征召, 授秘书郎。齐高帝曾对萧赤斧说:“颖胄淡红色的官服穿在身上, 走动起来更觉俊美, 足可称慰人意。”颖胄升迁太子舍人。遣父丧事.因伤感患上脚病。数年后才能行走。武帝下诏安慰劝勉他, 并赏赐他医药。 萧颖胄喜好文学, 弟弟萧颖基喜好武勇。一次, 齐武帝登烽火楼, 下诏群臣赋诗。颖胄所作诗深合武帝意旨。皇上对颖胄说:“你能文。弟能武。宗室中便不乏人才。”皇上由于萧颖胄是有功皇亲的于弟, 以中书郎任左军将军, 知殿内文武事, 能够进入皇上便殿。出任新安太宁。官受百姓都怀念他。后来, 又任黄门郎, .领四厢值, 迁任卫尉。 齐明帝图谋废旧君立新君, 颖胄举止行动之间安然不迫不表异议。于是认为颖胄有参与之功。建武二年, 颖胄进爵为候。明旁将平常所用拉车的白瑜牛赏赐给他。明帝常存节俭之念有一次想把太官元日上寿同的银酒枪毀掉.重铸银两.尚书令王晏等人也称颂明帝的盛德。颖胄说:“朝廷的大礼.莫过于正月初一这三元之礼, 这种器物已是旧物, 算不上奢侈。”明帝很不高兴, 后来萧颖胄参加宫内私宴。见银器满桌, 就说。“陛下先前想要毁坏酒枪, 这种节俭之念感怕应该移在这些银器上吧。”明帝听了很惭愧。后来, 萧颖胄又任庐陵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 行南兖州府事。这一年, 北魏扬言要攻打南齐。明帝害怕, 赦令萧颖胄將城外居民移入城内。百姓大为惊恐。不少人准备举家南渡.萧颖胄认为魏军离得很远, 没有立即施行移民计划, 北魏军队不久也退了回去。齐和帝镇守荆州时。萧颖胄任西中郎长定、南郡太守, 行荆州府事。当时江祏把持朝中大权, 这些安排都由江柘祏操纵, 萧颖胄心中不平, 说:“江公是要排挤我辈出京“。 自初, 梁武帝萧衍起兵, 巴东太守萧惠训之子萧瓚,巴西太守鲁休烈都不服从。他们举兵侵犯荆州。在峡口打敗辅国将军任漾之。萧颖胄赶忙派兵抵抗。而梁武帝萧衍已平定江州、郢城,包围建康。此时.萧颖胄辅佐和帝, 有安邦定国,举足轻重之势。他认为自己位居上将,竟不能击败萧瓚等人。忧愧交加, 发病而死, 荆州秘不发丧, 派与他字体相似者继续伪造他的教俞命令, 等到建康平定,萧瓚也因士兵畏惧而溃败, 和帝这才发丧。下诏追赠萧颖胄为丞相。萧颖胄灵柩回到建康, 武帝车驾临幸哭迎到江边。安葬仪式依照晋代王等、齐代禄章王旧例, 谥号为献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