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王都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王都中, 字元俞, 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为国信使, 宣谕日本, 遇害于海上。都中生七岁, 从其母叶诉阙下, 世祖闵焉, 给驿券, 俾南还, 赐平江田八千亩、宅一区。已而世祖追念其父功, 特授都平江路总管府治中, 时年甫十七。僚吏见其年少, 颇易之。都中遇事剖析, 动中肯綮, 皆愕眙不敢欺。
        昆山有诡易官田者, 事觉, 而八年不决, 都中为披故牍, 洞见底里, 其人乃伏辜。吴江学舍久坏不治, 而郡守阙, 都中曰:“圣人之道, 人所共由, 何独守得为乎?”乃首募大家, 合钱新其礼殿。秩满, 改郴州路总管。郴居楚上流, 溪洞徭獠往来民间, 惮其强猾, 莫敢与相贸易。都中煦之以恩, 慑之以威, 乃皆悦服。郴民染于蛮俗, 喜斗争, 都中乃大治学舍, 作笾豆簠簋、笙磬琴瑟之属, 使其民识先王礼乐之器, 延宿儒教学其中, 以义理开晓之, 俗为之变。
        迁饶州路总管。年饥, 米价翔踊。官仓之米, 定其价为三等, 都中于下等价减十之二, 使民就籴。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服阕, 除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中书省臣奏国计莫重于盐策。乃如前除盐亭灶户, 三年一比附推排, 世祖旧制也。任事者恐敛怨, 久不举行。都中曰:“为臣子者, 使皆避谪, 何以集事?”乃遍历三十四�。槠湮锪Ω呦�, 以损益之, 役既平而课亦足, 公私便之。以疾致仕, 至正元年卒。赠昭文馆大学士, 谥清献。都中历仕四十余年, 所至政誉辄暴著, 虽古循吏无以尚之。又其清白之操, 得于家传, 所赐田宅之外, 廪禄悉以给族姻之贫者, 人尤以是多之。幼留京师, 及拜许衡, 即知所趋向。中年尤致力于根本之学, 有诗集三卷。
        (选自《元史·列传七十一》,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B.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C.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D.父老或以两岐之麦/六穗之禾为献/都中曰/此圣主之嘉瑞/非臣下所敢/当遂以闻于朝/以内忧去郡/民生为立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徭獠, 古代民族, 在湖南多有分布。“徭”, 指瑶族, 因历经征伐, 部分成劳役, 故有“徭”之称谓;“獠”是当今壮族先民。
        B.笾豆, 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具。竹制为笾, 祭祀和宴会时用来盛果品等;木制为豆, 开关像高脚盘, 用来盛肉或其他食品。
        C.廉访使, 宋、元时期职官员。宋代全称廉访使者, 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 主管监察事务。“廉访”, 意为考察、察访。
        D.循吏, 是指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执法严格, 不考虑民情, 理政、治民一概遵循上级指令的州县级地方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都中才能卓越, 善于断案。初入仕途时, 他分析事情就能切中要害;在处理昆山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案件时, 他能查得实情。
        B.王都中注重学舍建设, 改善了教育条件;他聘请著名儒士教授义理, 开导百姓, 使当地风俗为之一变。
        C.王都中淡泊名利, 他将朝廷(或皇帝)赐予他的东西全部捐献, 用俸禄周济贫穷亲族, 人们因此而更加称赞他。
        D.王都中所到之处, 政绩都极其显著, 即使是古代的循吏没有超过他的;他还擅长文学, 著有诗集三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从其母叶诉阙下, 世祖闵焉, 给驿券, 俾南还。
        ②都中为披故牍, 洞见底里, 其人乃伏辜。

        答案

        10.A
        11.D(“不考虑民情”“一概”错误)
        12.C(“将赐予他的东西全部捐献”错, 原文为“除田产和住宅外”
        13.(1)跟随母亲到朝廷陈述其父前往日本在海上遇害之事, 世祖对此非常同情, 给旅费让他们回南方。(“阙下”“闵”“焉”“俾”四个关键词各1分, 句子大意1分)
        (2)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档案, 查清楚事情真相, 那些人才服罪。(披、牍、洞、辜, 四个关键词各1分, 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王都中字元俞, 福建福宁州人。父名王积翁, 任国信使, 到日本去宣谕, 在海上遇害。都中七岁时, 随其母到朝廷陈述其父往日本在海上遇害之事, 世祖非常同情, 给旅费让他们回南方, 并赐平江田八千亩、住宅一所。不久世祖又感念其父功绩, 特授王都中平江路总管府治中, 此时都中年仅十七岁。同僚中因他年轻, 很轻视他。都中遇到事情都进行分析, 动辄抓住要害, 因此, 僚属感到惊愕, 不敢欺骗他。昆山有用欺骗手段买卖官田的, 事情暴露, 然而八年没有裁断。都中为此阅读以往文书档案, 查清楚事情真相, 那些人才服罪。吴江学校房屋破败很久未修理, 而郡守缺任, 都中说:“圣人之道, 大家遵守, 为何只有一个郡守能做?”于是首先向豪富之家募捐, 筹钱新修了典礼殿堂。任期满后, 改任郴州路总管。郴州位于楚之上流, 奚谷洞徭獠往来于民间, 郴州百姓惧其强悍、狡猾, 不敢与他们进行贸易, 王都中爱护他们, 施以恩泽, 用威严震慑他们, 于是徭獠都心悦诚服。郴州百姓受蛮人风俗影响, 喜争斗, 都中于是大建学舍, 陈列笾豆簠簋, 演奏笙磬琴瑟, 教民学习古代先王的礼乐, 并请宿儒进行教育, 用义理开导他们, 终于使他们的风俗有了改变。调任饶州路总管。遇饥荒, 米价飞涨, 官仓之米, 分三等价, 都中以下等米价减十分之二, 让老百姓前去购买。父老们有人把两穗的麦子、六穗的稻子献给他, 都中说“:这是圣主的福兆, 我不敢当。”就将此事奏于朝廷。因母丧离职, 百姓为他立生祠纪念。服丧期满, 官拜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中书省臣上奏国民生计莫重于盐。于是按照旧制设盐亭灶户, 三年比一次, 排定名次, 这是世祖时的旧制。担任此事的人怕遭怨, 很久都未进行。都中说:“当臣子的, 假如都怕被指责, 怎能做成一件事情?”于是走遍了三十四个盐�。觳槠渖芰χ叩�, 来决定减税或是增税, 既完成了任务, 课税也丰富了, 公私对此感到有利。因身体有疾辞官回家, 至正元年逝世。追赠昭文馆大学士, 谥号清献。都中任官职四十余年, 所到之处, 政绩都极其显著, 而治理郡县的业绩, 即使是古代遵守理法的官吏也没有比他更好的。而他清白的情操, 则是得自家传, 除皇帝所赐予的田产和住宅外, 朝廷分给的粮食和俸禄全都分给同族和亲戚中贫困的人, 人们因此更加称赞他。幼年留于京师, 待到拜许衡为师, 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志向。中年时期, 更致力于根本之学, 著三卷诗集。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何实传》《元史·博尔术》
        《元史·陈思济传》《元史·赵炳传》
        《元史·宋子贞传》《元史·吴元珪传》
        《元史·本纪第一》《元史·张起岩传》
        《元史·赵孟頫\传》《元史·王玉汝传》
        《元史·许有壬传》《元史·张德辉传》
        《元史·刘秉忠传》《元史·伯颜传》
        《元史·张思明》《元史·杨惟中传》
        《元史·拜住传》《元史·归旸传》
        《元史·廉希宪传》《元史·杨奂传》
        《元史·余阙传》《元史·畅师文传》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元史·成遵传》
        《明史·李如松传》《新唐书·温造传》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李清照《孤雁儿》(含赏析)
        韩元吉《武夷精舍记》《梁书·张率传》
        柳宗元《谤誉》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
        汪中《哀盐船文》《宋史·胡则传》
        王慎中《朱碧潭诗序》刘禹锡《说骥》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寓山注》序
        刘开《知己说》《宋史·沈括传》
        《汉书·萧望之传》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宋史·王审琦传》《后汉书·朱祐传》
        《旧唐书·于休烈传》《明史·韩文传》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欧阳修《偃虹堤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