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李好义, 下邽人。祖师中, 建炎间以白丁守华州, 积官忠州团练使。父定一, 兴州中军统制。好义弱冠从军, 善骑射, 西边第一。初以准备将讨文州蕃部有功, 开禧初, 韩侂胄开边, 吴曦主师, 好义为兴州正将, 数请出精兵袭金人, 曦蓄异谋, 不纳。会曦遣李贵追杀宣抚程松, 贵语其徒曰:“程宣抚朝廷重臣, 不可杀。”好义知其赤心, 可以所谋告之。贵遂约李彪、张渊等, 好义又密结亲卫军黄术、赵亮等。女弟夫杨君玉亦与知, 好义戒言曰:“此事誓死报国, 救四蜀生灵, 慎毋泄。”留其母以质。既而君玉与李坤辰者来, 坤辰因言安丙亦与合江仓杨巨源阴结忠义欲图曦。好义遂遣君玉偕坤辰约巨源以报丙。丙遂与好义约二月晦举事。好义夜飨士, 麾众受甲, 与好古、好仁及子姓拜决于家庙, 嘱妻马氏曰:“日出无耗, 当自为计, 死生从此决矣。”马氏叱之曰:“汝为朝廷诛贼, 何以家为?我决不辱李家门户。”好义喜曰:“妇人女子尚念朝廷不爱性命, 我辈当如何?”众皆踊跃。时伪宫门洞开, 好义大呼而入曰:“奉朝廷密诏, 安长史为宣抚, 令我诛反贼, 敢抗者夷其族。”曦护卫千兵皆弃梃而走。曦闻外哄, 仓皇而起。曦走贵追及手执其髻举刃中曦颊曦素勇有力扑贵仆于地不能起好义急呼王换斧其腰者二曦负痛手纵贵起遂斫其首引众拥曦首出伪宫, 亟驰告丙宣诏, 军民拜舞, 欢声动天地, 持曦首抚定城中, 市不改肆。好义请乘时取关外四州, 好义率众攻城, 亲犯矢石, 人人乐死, 以少击众, 前无留敌。金西和节使完颜钦奔遁, 好义整众而入, 军民欢呼迎拜, 籍府库以归于官。好义喜诵《孟子》及《左传》, 以为终身行此足矣。诛曦时, 惟幼子植留家。迄事, 人争冒功赏, 君玉欲注植名, 好义指心曰:“惟此物不可欺。” (节选自《宋史·李好义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曦走贵追/及手执其髻/举刃中曦颊/曦素勇有力/扑贵仆于地不能起/好义急呼王 换斧其腰者二/曦负痛手纵/贵起遂斫其首/ B.曦走/贵追及/手执其髻/举刃中曦颊/曦素勇有力/扑贵仆于地不能起/好义急呼王换斧其腰者二/曦负痛手纵/贵起遂斫其首/ C.曦走/贵追及/手执其髻/举刃中曦颊/曦素勇有力扑贵/仆于地不能起/好义急呼王换斧其腰者二/曦负痛手纵贵/起遂斫其首/ D.曦走/贵追及手/执其髻举刃/中曦颊/曦素勇有力/扑贵仆于地不能起/好义急呼王换斧其腰者二/曦负痛手纵贵/起遂斫其首/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 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以示成年, 但体犹未壮, 还比较年少, 故称“弱”。 B.晦:农历每月的末一天, 朔日的前一天。除“晦”“朔”外, “望”指农历十五日, “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C.宣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 称为“宣抚”。 D.《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纪传体春秋史, 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好义年少有为, 早年就建立功勋。他年纪轻轻就任兴州中军统制, 擅长骑马射箭, 在西部边境名列第一, 并以准备将身份讨伐文州的蕃部有功。 B.李好义嫉恶如仇, 坚决诛杀奸贼。吴曦叛宋降金时, 李好义和李贵、杨君玉等人冲进吴曦内宫, 并宣称是奉密诏合力杀死吴曦。 C.李好义竭诚报国, 忠义至诚感人。诛杀吴曦时, 他带领同宗子弟义无反顾;诛杀吴曦后, 他英勇无畏, 乘机率众夺取关外四州。 D.李好义通晓大义, 惯于正道直行。诛杀吴曦后, 人人争功冒领奖赏, 杨君玉想把并未参与的李植的名字也写上, 李好义绝不同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而君玉与李坤辰者来, 坤辰因言安丙亦与合江仓杨巨源阴结忠义欲图曦。 (2)金西和节使完颜钦奔遁, 好义整众而入, 军民欢呼迎拜, 籍府库以归于官。 答案: 4.(3分)B 【解析】结合上下文意, 使用排除法。 5.(3分)D 【解析】《左传》是编年体。 6.(3分)A 【解析】担任“兴州中军统制”的是李好义的父亲。 7.(10分) (1)(5分)不久杨君玉与一个叫李坤辰的到来, 李坤辰就说起安丙也和合江仓杨巨源暗地里结交忠义人士想要对付吴曦。 (2)(5分)金国的西和节度使完颜钦奔逃, 李好义整顿部队入城, 军民欢呼迎接下拜, 登记府库收归官府。 【评分标准】(1)句意正确2分, “既而”“阴结”“图”的解释各1分, 共5分。(2)句意正确2分, “奔遁”“整众”“籍”的解释各1分, 共5分。 【参考译文】 李好义是下邽人。祖父李师中, 建炎年间以平民身份守卫华州, 累积做官到忠州团练使。父亲李定一, 是兴州中军统制。李好义二十岁就参军, 擅长骑马射箭, 在西部边境数第一。最初以准备将讨伐文州的蕃部有功, 开禧初年, 韩侂胄开拓边界, 吴曦掌管军队, 李好义是兴州正将, 多次请求派出精兵袭击金兵, 吴曦心中有别的图谋, 不采纳。正好吴曦派遣李贵追杀宣抚程松, 李贵对手下人说:“程宣抚是朝廷重臣, 不能杀害。”李好义知道他的忠心, 可以把自己的计谋告诉他。李贵于是联络了李彪、张渊等人, 李好义又秘密接纳了亲卫军的黄术、赵亮等人。妹夫杨君玉也参与, 李好义告诫说:“这事是誓死报效国家, 拯救四蜀的生灵, 千万不要泄露。”就留下他的母亲作为人质。不久杨君玉与一个叫李坤辰的到来, 李坤辰就说起安丙也和合江仓杨巨源暗地里结交忠义人士想要对付吴曦。李好义就派遣杨君玉与李坤辰一道联络杨巨源并报告安丙。安丙就与李好义约定二月最后一天起事。李好义夜里犒劳士兵, 指挥众人穿上铠甲, 与李好古、李好仁以及子侄同姓在家庙参拜诀别, 叮嘱妻子马氏说:“日出时没有消息, 你就自己做打算, 死生从此永别了。”马氏斥责他说:“你为朝廷诛杀贼子, 还考虑什么家?我决不会辱没李家的门户。”李好义高兴地说:“妇人女子尚且顾念朝廷不爱惜性命, 我们应当怎样?”众人都很踊跃。这时伪宫的大门洞开, 李好义大声呼喊着进去说:“奉朝廷的密诏, 安长史任宣抚, 命令我诛杀反贼, 胆敢违抗的就灭其族。”吴曦的护卫千兵全都扔掉棍棒逃跑。吴曦听到外面吵闹, 仓皇起床。吴曦逃跑, 李贵追上后, 用手抓住他的发髻, 举刃砍中吴曦的面颊, 吴曦一向勇猛有力, 将李贵扑倒在地起不来, 李好义急忙叫王换向他的腰上砍了两斧头, 吴曦负痛松开了手, 李贵起身后就砍了他的脑袋, 带领众人簇拥着吴曦的首级出了伪宫, 急驰报告, 安丙宣读诏书, 军民下拜起舞, 欢呼声惊天动地, 拿着吴曦的首级安抚城里, 市场不停止交易。李好义请求乘机夺取关外四州, 李好义率领众人攻城, 亲自冒着飞箭滚石, 人人奋勇不怕死, 以较少的兵力攻击众多敌人, 前面没有敢停留的敌兵。金国的西和节度使完颜钦奔逃, 李好义整顿部队入城, 军民欢呼迎接下拜, 登记府库收归官府。李好义喜欢读《孟子》及《左传》, 认为终身按这个行事就足够了。诛杀吴曦时, 只有小儿子李植留在家里。事情结束后, 人人争报功劳冒领奖赏, 杨君玉想把李植的名字也写上, 李好义指着心口说:“只有这东西不能欺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