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李崇矩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崇矩字守则,潞州上党人。幼孤贫,有至行,乡里推服。汉祖起晋阳,次上党,史弘肇时为先锋都校,闻崇矩名,召署亲吏。
        宋初,李筠叛,太祖命崇矩率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屯河阳日,以所部攻大会寨,拔之,斩首五百级,及平泽、潞,遣崇矩先入城,收图籍,视府库。
        乾德二年,代赵普拜枢密使。五年,加检校太傅。时剑南初平,禁军校吕翰聚众构乱,军多亡命在其党中,言者请诛其妻子。太祖疑之,以语崇矩。崇矩曰:“叛亡之徒固当残,然案籍合诛者万余人。”太祖曰:“朕恐有被其驱率,非本心者。”乃令尽释之。翰众闻之,亦稍稍自归。未几,翰败灭。
        开宝初,从征太原。会班师,命崇矩为后殿。次常山,被病,帝遣太医诊视,命乘凉车还京师。崇矩叩头言:“凉车乃至尊所御,是速臣死尔。”固辞得免。太平兴国二年夏,河防多决,诏崇矩乘传自陕至沧、棣,按行河堤。是秋,出为六州都巡检使。未几,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麾下军士咸惮于行,崇矩尽出器皿金帛,凡直数百万,悉分给之,众乃感悦。时黎贼扰动,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众皆怀附。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崇矩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尝事史弘肇,及贵,见其子孙,必厚礼之,振其乏绝。
        节选自《宋史》卷二五七
        [注]孥戮:诛及子孙。驱率:驱使威逼。黎贼:这里指两广和海南一带的黎族人。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次上党(___) (2)拔之,斩首五百级(___)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被病,帝遣太医诊视(___)
        A 表示被动 B.遭遇,遭受
        C 通“披”,披着,穿着 D 遮盖,覆盖
        (2)振其乏绝(___)
        A振作,振兴 B奋起,兴起
        C搬动,挥动 D同“赈”,救济
        18. 第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B. 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年六十五
        C. 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D. 代还拜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卒六十五
        19. 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平泽, 潞, 遣崇矩先入城, 收图籍,视府库。
        20. 联系上下文,推断第段画虚线部分李崇矩说这句话的意图。
        21. 第段“以己财遗酋长”反映了李崇矩处事上____的特点, 第六段“厚礼故人子孙”反映了李崇矩为人上______的特点。
        【答案】16. (1). (1)次:驻扎 (2). (2)拔:攻克(攻取,占领,战胜)
        17. (1). B (2). D 18. A
        19. 等到平定泽州、潞州之后,(宋太祖)派遣李崇矩首先入城,接收地图和户籍,察看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府库。
        20. 提醒太祖不要滥杀无辜,而应怀柔感化叛乱者;因为叛乱的徒众的妻子儿女数量太多,杀了他们会加剧叛乱徒众的反抗心理。
        21. (1). 答案示例:善于招抚(怀柔附远) (2). 答案示例:纯厚感恩
        【解析】
        1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 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 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 就会发现, (1)“次上党”的意思是驻扎在上党, “次”的意思是“驻扎”;(2)“拔之,斩首五百级”的意思是攻克了大会寨, 斩杀了五百多个敌人, “拔”的意思是“攻克、攻取、占领、战胜”的意思。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的含义, 结合上下文可知, (1)“被病,帝遣太医诊视”意思是“染上疾�。媾商秸镏巍�, 这里“被”是“遭受、遭遇”的意思, 可意译为“染上”。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2)“振其乏绝”意思是“救济他们的困乏”, “振”通“赈”, 意思是“救济”。故此题答案应为D项。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现象, 属于实词考查的一部分, 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常见的实词活用情况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备考时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 掌握实词活用的常见类型, 注意识记和累积, 学会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语境分析法等方法来推断。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右千牛卫上将军”是官职, “拜右千牛卫上将军”意思是被任命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其后应断开;“端拱”是年号, “端拱元年”是年号纪年法, “卒”是死的意思, “端拱元年卒”是说李崇矩在端拱元年去世, 其后应断开;“六十五”是李崇矩去世时的年龄, 根据这些信息, 可知答案应为A项。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 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及”, 等到;“平”, 平定;“遣”, 派遣;“图籍”, 地图和户籍;“视”, 察看;“遣崇矩先入城, 收图籍,视府库”是省略句, 前省略主语“宋太祖”, 翻译时应补出。
        2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语言及心理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将画线句子放回到原文中, 先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 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本题所给画线句子是李崇矩回答宋太祖的话, 意思是“叛亡之徒固然应当诛杀, 但按名册应当诛杀的有几万人”, 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参加叛乱的人应当诛杀, 没有参加叛乱的人是无辜的, 不应诛杀;第二层意思是, 名册上是叛乱徒众的妻子儿女, 一共有几万人, 如果都诛杀了, 势必会激起叛乱者的反抗心理。考生把这两层意思表述清楚即可。
        21.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给出了两个事例, 要求考生根据事例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考查的是对人物品格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先找到两个事例的所在位置, 分析事例发生的前因后果, 得出答案。第段原文是“时黎贼扰动,崇矩悉抵其洞穴抚慰,以己财遗其酋长,众皆怀附”, 可见, 李崇矩把自己的财物送给少数民族的酋长是为了达到招抚的目的, 他的做法也的确取得了成功, 据此可总结出他“善于招抚”。第段, 原文中举“尝事史弘肇,及贵,见其子孙,必厚礼之,振其乏绝”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崇矩性纯厚寡言,尤重然诺”, 据此可总结出“纯厚感恩”的特点。
        参考译文:
        李崇矩字守则, 是潞州上党人。年幼时孤贫, 有善行, 为乡里人所推服。汉祖在晋阳起兵, 驻扎在上党, 史弘肇当时任先锋都校, 听说崇矩的名声, 召来任命为亲近的小吏。
        宋朝初年, 李筠叛乱, 太祖任命崇矩率领龙捷、骁武左右射禁军数千人驻屯河阳, 率领所部进攻大会寨, 攻克下来, 斩敌五百人。等到平定泽州、潞州之后,(宋太祖)派遣李崇矩首先入城,接收地图和户籍,察看收藏文书财物和兵器的府库。
        乾德二年, 崇矩代替赵普担任枢密使。乾德五年, 加官检校太傅。当时剑南刚刚平定, 禁军军校吕翰聚众作乱, 军队里亡命之徒很多在他的营中, 有人上言请求诛杀他们的妻子。太祖犹疑不决, 告诉崇矩。崇矩说:“叛亡之徒固然应当诛杀, 但按名册应当诛杀的有几万人。”太祖说“:我惟恐有人是被他驱使而作乱, 并非出自本意。”于是下令全部释放。吕翰军队的士兵听说后, 慢慢回家了。不久, 吕翰败灭。
        开宝初年, 跟从皇帝征伐太原。军队班师回朝途中, 任命崇矩为后殿。驻扎在常山, 染上疾�。媾商秸镏�, 命他乘凉车回京城。崇矩叩头说:“凉车是天子的座车, 让我乘坐此车是加速我的死亡�。 奔峋鲂痪妹�。太平兴国二年夏天, 黄河河防常常决口, 诏令崇矩乘驿马从陕到沧、棣, 巡视河堤。这年秋天, 出京任六州都巡检使。不久, 改任琼、崖、儋、万四州都巡检使, 部下军士都害怕他, 崇矩拿出所有的器皿金帛, 一共值钱数百万, 全部分给军士们, 他们才被感动。当时黎贼扰乱, 崇矩到他们的洞穴一一加以抚慰, 把自己的财物赠送给他们的酋长, 黎人都感德归附。换任回朝, 授任为右千牛卫上将军。端拱元年去世, 终年六十五岁。
        崇矩禀性忠厚寡言, 非常重视兑现诺言。曾经在史弘肇手下做事, 自己富贵后, 看见弘肇的子孙, 一定隆厚地礼遇他们, 救济他们的困乏。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杨业传》《苏轼徙知徐州》
        《程门立雪》《宋史·宋绶传》
        《宋史·钱惟演传》《宋史·薛居正传》
        《宋史·吕端传》《宋史·王鼎传》
        《宋史·叶清臣传》《宋史·李允正传》
        《宋史·辛弃疾列传》《宋史·郭浩传》
        《宋史·侯可传》《宋史·洪咨夔传》
        《宋史·康保裔传》《宋史·刘汲传》
        《宋史·刘珙传》《宋史·吕公著传》
        《宋史·苏轼列传》《宋史·黄庭坚传》
        《宋史·富弼传》《宋史·杨邦乂传》
        《宋史·莫濛传》《宋史·张洞传》
        《程门立雪》《明史·张溥传》
        《学弈》《李生论善学者》
        《虽有嘉肴》(一)《幼时记趣》(一)
        《隆中对》《出师表》比较(一)《雪竹轩记》
        《刻舟求�!贰吨H寺蚵摹繁冉�《马说》《千里之马》比较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小石潭记》(一)
        《狱中上母书》《爱莲说》(一)
        吴敏树《书谢御史》(二)《陈涉世家》(一)
        《以人为鉴》《青霞先生文集》序
        《桃花源记》《雪窦游志》《方山子传》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二)
        《豫让论》《贻赵廷臣书》原文及翻译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