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文震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文震盂, 字文起, 待诏征明曾孙也。祖国子博士彭, 父卫辉同知元发, 并有名行。震盂弱冠举于乡, 十赴会试。至天启二年, 殿试第一, 授修撰。
        时魏忠贤渐用事, 数斥逐大臣。震盂愤, 上《勤政讲学疏》, 言:“陛下当大破常格, 鼓舞豪杰心。陛下昧爽临朝, 寒暑靡�。遣磺�。然鸿胪引奏, 跪拜起立, 如傀儡登场已耳。祖宗之朝, 君臣相对, 如家人父子。咨访军国重事, 阊阎隐微, 情形毕照。奸诈无所藏, 左右近习亦无缘蒙蔽。”疏入, 忠贤屏不即奏。乘帝观剧, 摘疏中“傀儡登场”语, 谓比帝于偶人, 不杀无以示天下, 帝颔之。一日, 讲筵毕, 忠贤传旨, 廷杖震盂八十, 贬秩调外。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盂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盂并斥为民。
        崇祯元年以侍读召, 充日讲官。震盂在讲筵, 最严正。时大臣数逮系, 震盂讲《鲁论》, 反覆规讽, 帝即降旨出尚书乔允升、侍郎胡世赏于狱。帝尝足加于膝, 适讲《五子之歌》, 至“为人上者, 奈何不敬”, 以目视帝足。帝即袖掩之, 徐为引下。故事, 讲筵不列《春秋》, 帝以有裨治乱, 令择人进讲。震孟, 《春秋》名家, 为首辅温体仁所忌, 隐不举。次辅钱士升指及之, 体仁佯惊曰:“几失此人!”遂以其名上。及进讲, 果称帝旨。
        八年七月, 入阁预政。两疏固薛, 不许。阁臣被命, 即投刺司礼大奄, 震盂独否。掌司礼者曹化淳, 雅慕震盂, 令人辗转道意, 卒不往。震盂刚方贞介, 有古大臣风, 惜三月而斥, 未竞其用。归半岁, 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三十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盂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盂/并斥为民
        B.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盂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盂/并斥为民
        C.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盂/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盂/并斥为民
        D.       韩爌力争/言官抗疏/不纳震盂/亦不赴调/时顾同寅坐以诗悼熊廷弼/为有司缉获/波及震盂/并斥为民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试”, 此处指明清科举时每三年一次的中央考试, 由礼部主持。会试中选后参加“殿试”, 殿试第一的通称状元。
        B.       “阊阎”, 原本指里巷的门, 后借指平民居住的地方, 也借指民间或平民百姓。文中“阊阁隐微”指民间细微的隐情。
        C.       “廷杖”, 即是在朝廷上行杖打人, 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巴⒄日鹈习耸�, 即在廷堂打震盂八十大板。
        D.       “入阁”, 此指“入内阁做事任职”。明初所设内阁, 是皇帝咨政机构, 此后权力逐渐增大, 成为明朝中央行政机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震盂嫉恶如仇, 敢于直言进谏。魏忠贤把持朝政, 贬斥大臣, 为非作歹, 震盂愤而上疏, 请求皇帝打破常规, 鼓舞豪杰, 了解民情, 免受蒙蔽。
        B.       震盂讲学认真, 规讽入情入理。他讲君臣之道, 皇帝因此释放被拘大臣;讲《五子之歌》时, 皇帝坐姿不端, 震盂目视表明态度, 让皇帝改正。
        C.       震盂学问造诣高深, 为人景仰。他生于世家, 精通《春秋》, 皇帝想听人讲解《春秋》, 次辅钱士升就点名上报了他, 皇帝对文震盂的讲解很满意。
        D.       震盂坚守道德操守, 决不趋炎附势。新入内阁, 按例要把名片送给司礼监太监, 唯独震盂没有这样做, 即使司礼太监叫人传言, 他也坚决不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比帝于偶人, 不杀无以示天下, 帝颔之。
         
        (2)故事, 讲筵不列《春秋》, 帝以有裨治乱, 令择人进讲。
         
         
        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10. B    11. D    12. C   
        13. (1)(魏忠贤)说(文震孟)把皇帝比作木偶, 不杀了(他)就不能够警示天下, 皇帝点头赞成。
        (2)按照先例, 御前讲经没有列入《春秋》, 皇帝认为《春秋》有益于治理国家, 命(内阁)择人进宫讲解。
        【参考译文】文震盂, 字文起, 是待诏大学士文征明曾孙。祖父文彭曾任国子博士, 父亲文元发曾任卫辉府同知(知府的副职), 皆以名声品行著称。文震盂二十岁乡试中举.十次赴京会试。至天启二年, 殿试获第一, 被授翰林院修撰官。
        当时魏忠贤逐渐把持朝政, 多次贬斥大臣。文震孟愤懑难抑, 上《勤政讲学疏》, 说:“陛下要改弦更张, 激励豪杰奋力进取。陛下拂晓临朝, 寒冬盛夏不停息, 治政不是不勤奋。但是, 鸿胪寺官员引导大臣朝见皇上, 跪拜起立, 如傀儡登场而已。祖宗当年上朝的时候, 君臣相对, 如同家人父子。皇上向大臣咨访军国大事以及民间细微的隐情, 对国政民事了如指掌。奸诈之徒没有地方藏身, 左右亲近之人也没有机会蒙蔽。”文震盂把他的奏疏呈上, 却被魏忠贤私下扣押隐瞒, 没有立即呈报到皇帝那里。某日, 皇帝正在看戏, 魏忠贤趁机摘取文震盂奏疏中”傀儡登场”的话语, (魏忠贤)说文震孟把皇帝比作木偶, 不杀了(他)就不能够警示天下, 皇帝点头赞成。一天, 给皇上讲经结束, 魏忠贤传旨, 在廷堂上杖打文震盂八十大板, 贬官调往京外。次辅韩煽极力争辩, 谏官上奏章直言进谏, 皇帝不采纳, 文震盂也不去调任之地, 恰好这时顾同寅因写诗悼念熊廷弼而犯罪, 被有司捕获, 波及文震孟,
        文震盂与他一并被贬斥为平民。
        崇祯元年, 文震盂被以侍读官征召, 担任了日讲官。震盂在讲筵, 最庄严端正。当时多位大臣被逮捕入狱。文震盂为崇祯皇帝讲解《鲁论》(《论语>在鲁地流传的一种版本), 他反复讲解, 规劝讽喻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感悟了, 马上下旨从狱中释放出尚书乔允升、侍郎胡世赏。一天, 文震盂讲经, 崇祯皇帝把一只脚搁在膝上(翘二郎腿), 正好讲解《五子之歌》, 到”为人上者, 奈何不敬”时, 文震盂用两眼直瞅着崇祯皇帝的脚。崇祯皇帝立即用袖
        子掩住脚, 再慢慢地把脚抽回, 放下。按照先例, 御前讲经没有列入《春秋》, 崇祯皇帝认为《春秋》有益于治理国家, 命(内阁)择人进宫讲解。文震盂精通《春秋》, 为当时名家, 被首辅温体仁所嫉恨, 隐瞒而不举荐, 次辅钱士升直接点名说文震盂, 说他可当此任。温体仁无奈, 假装吃惊地说:“几乎漏了这个最佳人�。 庇谑前阉拿至腥氡ǜ噬�。等到文震盂进宫讲《春秋》, 果然很合崇祯皇帝的心意。
        崇祯八年七月, 崇祯皇帝让文震盂入阁参预朝政。文震盂两次上疏辞谢, 崇祯皇帝不允许。按照惯例, 阁臣一经任命, 就向司礼太监投递名帖, 唯独文震盂不这样做。掌管司礼监的太监曹化淳, 一向仰慕文震盂, 令人辗转表达情意【希望文震盂去司礼监叙话), 文震孟最终还是没有去。方震盂刚直方正忠贞耿直, 有古代大臣的风范。可惜入阁三个月就被罢免, 没有完全发挥他的才能。归家半年就去世了。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宋史·张方平传》高翥《秋日三首(其二)》
        《伤仲永》中考题(2013年常德市)《金史·张浩传》
        《晋书·王济传》戴名世《穷鬼传》
        袁枚《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廉希宪事略》
        《新唐书·光颜传》苏轼《叶嘉传》
        刘基《照玄上人诗集序》荀子《劝学》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后汉书·徐稚传》
        杨士奇《游东山记》《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宋史·魏掞之传》
        《京兆尹王公传》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袁宏道《叙小修诗》方孝孺《里社祈晴文》
        《梁书·陶弘景传》《明史·毛羽健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