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北史·元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北史
        元志, 字猛略。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父兰, 以忠谨见宠。孝文初, 赐爵建阳子, 卒于武川镇将。志少清辩强干, 历览书传, 颇有文才。为洛阳令, 不避强御, 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 俱入见, 面陈得失。彪言:“御史中尉辟承华车盖, 驻论道剑鼓, 安有洛阳令与臣抗衡?”志言:“神乡县主, 普天之下, 谁不编户?岂有俯同众官, 趋避中尉?”孝文日:“洛阳, 我之丰、沛, 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 可分路而行。”及出, 与彪折尺量道, 各取其半。帝谓邢峦曰:“此儿竞可, 不镂自雕。”峦曰:“露竹霜条, 故多劲节。”员外郎冯�。岩侵�, 恃势恣挝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系, 处刑除官。由此忤旨, 左迁太尉主簿。饿为从事中郎。车驾南征, 帝微服观战所, 有箭欲犯帝, 志以身鄣之, 帝便得免。矢中志目, 因此一目丧明。以志行恒州事。宣武时, 除荆州刺吏, 大破萧衍军, 斩其恒农太守王世定等。明帝初, 兼廷尉卿。后除扬州刺史, 赐爵建忠伯。志在州, 威名虽减李崇, 亦为荆楚所惮。寻为雍州刺史。在扬州日, 器服珍丽, 冠于一时。及在雍州, 逾尚华侈, 聚敛无极。及奠折念生反, 诏志为西征都督讨之。念生遣其弟天生屯龙口, 与志相持。为贼所乘, 遂弃大众, 奔还岐州。贼遂攻城, 州刺史裴芬之疑城人与贼潜通, 将尽出之, 志不听。城人果开门引贼, 锁志及芬之送念生, 见害。节闵初, 赠尚书仆射、太�!�   
        (选自《北史·元志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B.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C.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D.祖齐/少雄杰魁岸/世祖爱其勇壮/引侍左右从征赫连昌/世祖马蹶/贼众逼帝/齐以身蔽捍/决死击贼/贼乃退世祖/得上马/是日/微齐/帝几至危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户, 古代户籍制度。被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 称为编户齐民。
        B.里正, 基层官职名称, 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古代五家为邻, 五邻为里。
        C.车驾, 马驾的车, 指天子乘车而行。帝王不能被直接称呼, 故以此代称。
        D.刺史, 又称刺使, “刺”指检核问事, “史”指御史。文中指中央监察官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志颇具才能, 为人刚强不屈。他少年时论议问题清晰明了, 处事精明干练;面对诘难, 他捍卫自己作为帝都长官的身份, 得到了皇帝的称赞。
        B.元志惩治外戚, 违抗皇帝旨意。员外郎冯俊仗势欺人, 元志派人将他逮捕并收押, 处刑罚, 免官职, 结果触犯了圣意, 被贬谪担任了太尉主簿。
        C.元志挺身而出, 勇于舍身救主。皇帝南征换常服观战, 元志挺身遮挡射向皇帝的箭, 被射中眼睛, 一目失明, 后来皇帝任命他代理恒州事务。
        D.元志出兵平叛, 兵败城破遇害。等到莫折念生反叛, 元志以西征都督的身份前去讨伐, 被敌人打败后逃回岐州, 后被潜藏在城中的内奸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洛阳令, 不避强御, 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 俱人见, 面陈得失。
        (2)帝谓邢峦曰:“此儿竞可, 不镂自雕。”峦日:“露竹霜条, 故多劲节。”


        答案:
        10A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祖父元齐, 年轻时雄壮魁伟, 世祖喜爱他勇敢强壮, 安排在左右侍奉。跟随征伐赫连昌, 世祖的马摔倒, 贼寇人多逼近皇帝, 元齐用身体遮挡捍卫, 拼死攻打贼寇, 贼寇才退走, 世祖得以上马。这一天, 如果不是元齐, 皇帝就危险了“。 “从征赫连昌”, 省略主语”祖齐”, 之前断开, 排除BD: “世祖得上马”, “世祖”是主语, 之前断开, 排除C。 故选A。
        11、D  “文中指中央监察官员”错误, 授任荆州刺史, 应该是地方的监察官员。
        12、D  “后被潜藏在城中的内奸杀害”错误, 原文“城人果开门引贼, 锁志及芬之送念生, 见害”, 意思是“州民果然打开城门招引贼寇, 用枷锁住元志和芬之送给念生, 被杀”, 可知是被念生杀害。 故选D。
        13、(1)他在担任洛阳令时, 不畏惧豪强有势力的人, 与御史中尉李彪争道抢行, 一起入宫觐见皇帝, 当面辩清是非。
        (2)皇帝对邢峦说:“这孩子最终还是不错的, 不待他人刻镂, 自能雕琢成器。“邢峦说:“如竹枝经历霜露, 所以就多坚贞气节”。


        翻译
        儿子元志, 字猛略。祖父元齐, 年轻时雄壮魁伟, 世祖喜爱他勇敢强壮, 安排在左右侍奉。跟随征伐赫连昌, 世祖的马摔倒, 贼寇人多逼近皇帝, 元齐用身体遮挡捍卫, 拼死攻打贼寇, 贼寇才退走, 世祖得以上马。这一天, 如果不是元齐, 皇帝就危险了。父亲元兰, 因为忠谨慎被恩宠。孝文初年, 赐爵建阳子, 死于武川镇将职任。年轻时雄壮魁伟, 博览群书, 很有文才。担任洛阳令, 不躲避豪强高官, 和御史中尉李彪争夺道路, 都入宫求见, 当面陈述得失。李彪说:“御史中尉避让太子车辆, 停下三公的卫士鼓吹, 哪有洛阳县令与臣下对抗的道理?”元志说:“皇帝之乡的县令, 普天之下的人谁不编入户籍, 岂能低头和众官相同, 避让中尉?”高祖说:“洛阳是我的丰沛, 自然应该分道扬镳。从今以后, 可以划分道路行走。”等到出宫, 和李彪拿起尺器量道路, 各取一半。高祖对邢峦说:“这个小伙子还可以, 所谓王孙公子, 不镂刻而自己雕琢。”邢峦说:“经过霜露的枝条, 大多强劲有气节, 落在本枝上的, 不是鸾鸟就是凤凰。”皇帝对邢峦说:“这孩子最终还是不错的, 不待他人刻镂, 自能雕琢成器。”邢峦说:“如竹枝经历霜露, 所以就多坚贞气节。”员外郎冯�。钦岩堑牡艿�, 依仗权势恣意敲打所属的里正。元志命主管吏员逮捕关押, 处以刑罚免除官职。因此违忤旨意, 降为太尉主簿。不久担任从事中郎。军队向南征伐, 高祖穿着平民服装观察作战的地方, 有枝箭射向皇帝, 元志用身体遮挡, 高祖便得以逃脱。箭射中元志的眼睛, 因此一只眼睛失明。任命元志代行恒州事务。世宗时, 授任荆州刺史, 打败萧衍军队, 斩杀恒农太守王世定等人。肃宗初年, 兼任廷尉卿。后来授任扬州刺史, 赐爵为建忠伯。元志在州中威名虽不如李崇, 也为荆楚之人所畏惧。不久担任雍州刺史。在扬州时, 器物服饰珍奇美丽, 高于当时标准。等到在雍州, 更加崇尚奢侈, 聚敛没有极限。等到莫折念生反叛, 诏令元志为西征都督讨伐他。念生派遣他的弟弟天生驻守陇口, 与元志对峙。元志被贼寇打败, 于是放弃大军, 逃回岐州。贼寇于是攻打城池。刺史裴芬之疑心城里的人和贼寇暗中勾结, 将要全部放出他们, 元志不听从。州民果然打开城门招引贼寇, 用枷锁住元志和芬之送给念生, 被杀。前废帝初年, 追赠为尚书仆射、太�!� 


        相关文言文练习
        《北史·张普惠传》《北史·李彪传》
        《北史·崔悛传》《北史·眭夸传》
        《北史·李孝伯传》《北史·王昕传》阅读及答案
        《北史·祖莹传》《北史·刑邵传》
        《北史·元澄传》《北史·令狐整传》
        《北史·元顺传》《北史·刁雍传》
        《北史·王罴传》《北史·陆馛传》
        《北史·苏绰传》《北史·柳謇之传》
        《北史·崔伯谦传》《北史·长孙冀归传》
        《北史·来护儿传》(二)《北史·裴仁基传》
        《北史·魏子建传》《北史·李铉传》
        《北史·乐运传》(二)《北史·元孚传》(二)
        《北史·王谊传》《北史·元孚传》
        《北史·皮豹子传》《北史﹒郎基传》
        《北史·费穆传》《北史·蔡祐传》
        《北史·李绘传》《北史·张肜武传》
        《北史·奚康生传》《北史·源子邕传》
        《北史·元胄传》《北史·杨津传》
        《北史·李訢传》《北史·乐运传》
        《北史·薛聪传》《北史·庾信传》
        《北史·高隆之传》《北史·达奚长儒传》
        《北史·贺拔岳传》《北史·薛端传》
        《北史·高恭之传》《北史·李崇传》
        《北史·柳虬传》《北史·申徼传》
        《北史·孟尝君列传》《北史·李贤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