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东坡日课》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东坡日课》, 完成第8-11题。(14分)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 时东坡谪居黄。公往见, 遂为知己。自此, 时获登门。偶
        一日谒至, 典谒已道名, 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 则伺候颇倦;欲去, 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 东坡始出, 愧谢久候之意, 且云:“适了些日课, 失于探知。”坐定, 他语毕, 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 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 何用手钞也?”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 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公视之, 皆不解其意。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 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 无一字差缺。凡数挑, 皆然。公降叹良久, 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 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 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注释】①司农:管钱粮的官。②典谒:传达人员。③了些:了结。
        8.根据要求, 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①偶一日至(      )                  ②公离席  (      )
        ③欲, 则业已通名 (      )           ④凡数挑, 皆   (     )
        ⑵下列加点“为”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公往见, 遂知己。
          A.其印予群从所得                  B.满铁范一板
        C.始悟山市                        D.已后典籍皆板本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时 东 坡 谪 居 黄   (划在句首状语之后)      
        (2)东 坡 应 声 辄 诵 数 百 言  (划在主谓之间)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人视端容寂, 若听茶声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了本文后, 你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1) ① 拜见   ②座位   ③离开    ④这样   
        (2)B
        9.(1)时 / 东 坡 谪 居 黄         
        (2)东 坡/  应 声 辄 诵 数 百 言
        10. ①(苏东坡)于是让老兵到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注意补上主语“苏东坡”, 注意“乃”“就”的解释)
        ②那个人眼光正视着(茶炉), 神色平静, 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11. ①坚持每天读书;②利用减字的方法来抄书, 以此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
        【译文】朱载上曾经在黄冈担任司农, 当时, 苏东坡被贬谪在黄冈(做团练副使)。朱载上去拜访苏东坡, 于是(两人)成为知心朋友。从此以后, (朱载上)经常到苏东坡府上去。有一天, 他去拜访苏东坡, 传达人员已经通报了姓名, 但苏东坡很长时间没有出来。(朱载上)想留下, 可是等候得很疲倦;想离开, 又已经通报了姓名。(他)像这样犹豫了很久, 苏东坡才出来, 对他等了很久表示歉意, 并且说:“(我)刚才在做每天的功课, 对你的探访没有发觉。”(两人)坐定, 说完了其他的话, 朱载上请求说:“刚才先生所说的‘每天的功课’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抄《汉书》。”朱载上说:“凭您的天赋, 打开书看一遍就可以终身不忘, 为什么还要抄书呢?”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一共抄了三次了。开始是一段事抄三个字为题;后来抄两个字;现在是一个字。”朱载上离开座位, 又请求说:“不知道能不能把您抄的书给我看一看呢?”(苏东坡)就让身边的老兵到书桌上拿来一册书。朱载上一看, 一点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您试着说标题上的一个字。”朱载上就按苏东坡的要求说了一个字, 苏东坡就应声背诵了几百个字, 没有一个字差错缺漏。(朱载上)又挑了几处, 都是这样。他感叹了很久, 说:“先生真有像李白那样的才学啊!”
        另一天, (朱载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朱新仲说:“苏东坡尚且是这样, 天资一般的人难道能不勤奋读书吗?



        相关文言文练习
        荀子《劝学》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后汉书·徐稚传》杨士奇《游东山记》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宋史·魏掞之传》《京兆尹王公传》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袁宏道《叙小修诗》
        方孝孺《里社祈晴文》《梁书·陶弘景传》
        《明史·毛羽健传》曾国藩《召悔》
        《北史·韩褒传》《新唐书·欧阳询传》
        《三国志·刘晔传》《隋书·裴政传》
        《新唐书·李鄘传》《后汉书·孔僖传》
        《宋史·刘温叟传》《华阳国志·陈寿传》
        《宋史·陈禾传》《宋史·宋汝为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