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蒋重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7-10题。
        蒋重珍, 字良贵, 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 签判建康军, 丁母忧, 改昭庆军, 寻以公事与部使者异议, 请祠, 易签判奉国军。绍定二年, 召入对, 首以“自天子至于庶人所当先知者本心外物二者之界限”为言:“界限明, 则知有天下治乱而已, 何乐其尊;知有生民休戚而已, 何乐其奉。”明年, 待命霅川, 移文阁门, 请对, 当路惮之, 添差通判镇江府, 辞。会行都火, 应曰:“臣顷进本心外物界限之说, 盖欲陛下亲揽大柄, 不退托于人, 尽破恩私, 求无愧于己。九庙至重, 事如生存, 而彻小涂大, 不防于火之未至;宰相之居, 华屋广袤, 而焦头烂额, 独全于火之未然, 亦足以见人心陷溺, 知有权势, 不知有君父矣。”上读之感动, 它日星变求言, 复申前说。又虑柄臣或果去位, 君心易纵, 大权旁落, 则进《为君难》六箴。召为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兼崇政殿说书, 戒家事勿以白, 务积精诚以寤上意。每草奏, 斋心盛服, 有密启则手书削稿 , 帝称其平实。
        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丞相主出师关、洛, 重珍力争。会边帅义和战不一, 复召集议, 重珍奏:“曩乞专意备守, 不得已则用应兵, 今不敢变前说。”不听, 关、洛师大衄, 复进兵, 重珍言:“若耻败而欲胜之, 则心不平而成忿, 气不平而成怒, 生灵之命, 岂可以忿怒用哉!”又论禁旅贫弱, 教习频严, 辄不能堪, 不稍变通, 非消变之道。兼国史院编修官, 迁起居郎, 以疾求去。三辞不许, 诏守刑部侍郎致仕。  
        (节选自《宋史•蒋重珍传》)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边帅以《 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B.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C.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D.边帅以《八陵图》来上/诏百官集议/重珍言史嵩之既失相位/危于幕巢/犹欲邀功/自固其位/请择贤帅/使之亲至边境/审度事势/条上便宜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科举制度中, 在礼部主持的殿试中获得“进士第一”者, 经皇帝钦点 即成为万众瞩目的状元。
        B.“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 也可以指掌权之人, 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C.诏, 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 有手诏、遗诏等。
        D.古人迷信, 认为一些自然变化和人世吉凶祸福有关, 把星象的异常变化叫“星变”。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蒋重珍见解深刻, 侧面提醒皇帝。他提出每个人都应当明白本心和外物的界限, 但其目的还是想让皇帝不要只顾享受尊位和别人的侍奉, 而能要承担天子的职责。[Zxxk.Com]
        B.蒋重珍善于观 察, 从现象看本质。虽然大火烧及全城, 但重珍看到的是人们平时对待皇帝宗庙和宰相府第的不同做法, 说明人们趋炎附势, 只知有权势不知有君父。
        C.蒋重珍心思缜密, 任职勤勉专心。他既担心皇权旁落, 也重视朝廷重臣的作用, 为此而进言;他告诫自己对皇上要拿出自己的诚意, 不要和皇帝谈那些家务琐事。
        D.蒋重珍关心边事, 主张防守为先。南宋时期, 边关局势一直比较紧张, 重珍不主张急于出兵, 更反对失败后为挽回面子而置士兵和百姓的生命于不顾, 感情用事。
        9.翻译(10分)
        (1)重珍言:“若耻败而欲胜之, 则心不平而成忿, 气不平而成怒, 生灵之命, 岂可以忿怒用哉!”(5分)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5分)
         
         
         
        答案:
        二、文言文
        6.D
        7.A(殿试是皇帝主持的)
        8.C(文中“戒家事勿以白”一句的意思是蒋重珍告诫别人, 不要用家务事干扰自己, 不是不和皇帝谈家务事)
        9.(1)蒋重珍说:“如果因为失败感到羞耻而想战胜敌人, 内心不平而酿成愤恨, 心气不顺而变为恼怒, 士兵、百姓的性命, 怎么能凭借愤怒来驱使呢!”(“耻”“ 忿
        ”、“ 岂” “用”各1分, 句子大意1分, 共5分)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国, (这是)不明智;用混乱相攻来取代联合一致, (这是)不勇武的(“因”“敝” “与” “知”各1分, 句子大意1分, 共5分)
          参考译文:
            蒋重珍字良贵, 无锡人。嘉定十六年进士第一名, 任建康军签判, 母亲亡故, 改任昭庆军签判, 不久因公事与掌管监察的同僚意见不合, 请求任宫观官, 改任奉国军签判。绍定二年, 奉召入京应对, 首先以“从皇帝到百姓应当首先懂得内心与外物这两 者的界限”为主题进言:“界限分明, 就会知道有天下治乱, 何必把尊贵视为快乐;知道有百姓喜乐哀愁, 何必把侍奉视为快乐。”第二年, 在譬川等待任命, 转到文阁门, 请求应对, 当权者忌惮他, 把他差遣到镇江府任通判, 他推辞了。恰逢临安火灾, 他应诏上奏:“我近来上奏的本心外物界限之说, 是想要陛下亲自掌握大权, 不要退让托付给旁人, 完全 打破私人感情, 求得问心无愧。祖宗宗庙最重要, 侍奉它应该视为他们还活着一样, 但从小到大, 宗庙从未在火灾发生之前加以防备过;宰相的府第, 华美屋宇纵横连片, 然而火烧得焦头烂额, 唯独宰相府则因防患未然而得以保全, 这也足以看出人心堕落, 仅知道有权势, 不知道有君父啊。”皇帝看后, 很受感动。过了些时日, 因星象变化, 皇帝征求进言, 蒋重珍再次申述上次的言辞。又担心有些执政的大臣果真离职, 皇帝放任, 大权旁落, 于是进献《为君难》六条规戒。应召成为秘书郎兼庄文府教授。又兼任崇政殿说书, 嘱咐不要把家务事告诉自己, 他要一心一意地使皇帝明白。每次起草奏章, 他都会去除心中杂念, 穿戴整齐, 如果是机密奏章, 他就亲自书写, 删改定稿, 皇帝称赞他公平踏实。
            守边将领把《八陵图》进献给皇帝, 诏令百官集体讨论, 蒋重珍说史嵩之已经失去了相位, 处境比筑于帷幕上的燕巢还危险, 仍想求得功劳, 巩固自己的地位。应该选派贤明的统帅, 让他亲自到边境, 审时度势, 分条呈报该处理的事物。丞相主张出兵关、洛, 蒋重珍力争认为不可。正赶上边防的将领商议是和是战的意见不统一, 皇帝再次召集大家商议, 蒋重珍上奏说:“从前乞求一心守备, 不得已就用兵应战, 今天不敢改变上次的主张 。”他的建议没被采纳。出兵关、洛的军队大败, 又要进军, 蒋重珍说:“如果因为失败感到羞耻而想战胜敌人, 内心不平而酿成愤恨, 心气不顺而变为恼怒, 士兵、百姓的性命, 怎么能凭借愤怒来驱使呢!”又论说禁军的军力衰弱, 训练频繁而严厉, 往往让人难以忍受, 如果不稍微有所调整, 就不是消除祸患的办法。他兼任国史院编修官, 升为起居郎, 因病请求离职。三次辞官都没被允许, 诏令守刑部侍郎退休。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高防传》《宋史·陆九渊传》《白鹿洞书院讲义》
        《宋史·柴禹锡传》《宋史·范应铃传》
        《宋史·仇悆传》《宋史·庞安时传》
        《宋史·章楶传》《宋史·钱乙传》(二)
        《宋史·董敦逸传》《宋史·傅察传》
        《宋史·高怀德传》(二)《刘敞奉使契丹》
        《宋史·吕希纯传》《宋史·王继升传》
        《宋史·马光祖传》《宋史·司马光传》(三)
        《宋史·范仲淹传》(二)《宋史·鱼崇谅传》
        《宋史·陈仲微传》《宋史·石守信传》
        《宋史·张藏英传》《宋史·吴择仁传》
        《宋史·赵葵传》(二)《宋史·真宗本纪》
        《宋史·晁迥传》《宋史·赵立传》
        《宋史·王曾传》(二)《宋史·包恢传》
        《宋史·王曾传》《宋史·狄青传》
        《宋史·梅尧臣传》《宋史·邵亢传》
        《宋史·朱熹传》《宋史·赵尚宽传》(二)
        《宋史·李谷传》《宋史·黄度传》
        《宋史·吕公绰传》(二)《宋史·王阮传》
        《宋史·沈作宾传》《宋史·吴挺传》
        《宋史·李蘩传》《宋史·刘正夫传》
        《宋史·王大宝传》《宋史·窦仪传》
        《宋史·汪立信传》《宋史·陈宗礼传》
        《宋史·刘谦传》《宋史·钟季玉传》
        《宋史·上官均传》(二)《宋史·焦继勋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