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曾巩《戚元鲁墓志铭》阅读练习及答案
        曾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6~9题。
        戚元鲁墓志铭
        曾 巩
        戚氏宋人, 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 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 曰同文, 号正素先生, 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 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 曰纶, 为枢密直学士, 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 曰舜臣, 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 名师道, 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 质厚而气和, 好学不倦, 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 戚氏传绪浸远, 虽其位不大, 而行应礼义, 世世不绝如此, 故余以谓宋之世家也。
        元鲁自少有大志, 聪明敏达, 好论当世事, 能通其得失。其好恶有异于流俗, 故一时与之游者, 多天下闻人。皆以谓元鲁之于学行, 进而未止, 意其且寿, 必能成其材, 不有见于当世, 必有见于后。孰谓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 无远近亲疏, 凡知其为人者, 皆为之悲, 而至今言者尚为之慨然也。
          元鲁初以父任为建州崇安县尉, 不至。以进士中其科, 为亳州永城县主簿, 又为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以疾卒于官, 年三十有五。娶陈氏, 内殿承制习之女;再娶王氏, 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鲁死, 而元鲁盖无兄弟。呜呼!天之报施于斯人如此, 何也?元鲁且死时, 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 师陟以书来告。余悲元鲁不得就其志, 而欲因余文以见于后, 故不得辞也。以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 葬元鲁于其父之墓侧, 以其配陈氏、王氏。将葬, 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 铭曰:
        行足以象其先人, 材足以施于世用, 而于元鲁未见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 死又无以传其绪, 曷以告哀?纳铭于墓。
                                                     (选自《曾巩集》卷四十二)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德行化其乡里             :教化
        B.能似其先人者也             :才干
        C.以进士中其科               :考取
        D.其从兄遵道以状来速铭        速:催促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代时, 戚元鲁的曾祖父在乡里享有盛名, 德高望重, 但是抗逆朝廷, 不愿做官。
        B.戚元鲁的父亲叫戚舜臣, 做过尚书虞部郎中的官职, 一生恭敬勤谨, 严守家法。
        C.戚元鲁在学问品行方面精进不止, 可惜三十五岁就英年早逝, 否则一定能有建树。
        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 作者曾巩亲自为戚家不止一个人撰写过墓志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好恶有异于流俗, 故一时与之游者, 多天下闻人。(4分)
        (2)元鲁且死时, 属其僚赵师陟乞铭于余, 师陟以书来告。(4分)
        9.戚元鲁在品行和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6.(3分)D(邀请, 请求)
        7.(3分)A(志节高尚不移, 不愿做官)
        8.(1)(4分)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 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 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好恶”1分, 状语后置“有异于流俗”1分, “游”1分, “闻人”1分)
        2)(4分)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 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 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且”1分, “属”1分, “乞”1分, 状语后置“乞铭于余”1分)
        9.(4分)孝友忠信, 敦厚和顺, 好学不倦, 聪明敏达。(每点1分)
        【参考译文】
        戚家是宋人, 是宋代的世家。在五代的时候, 有一位志节高尚不移、不愿做官、用美好的德行教化乡里百姓、远近求学的人都归附过来的, 叫戚同文, 号正素先生, 死后追赠尚书兵部侍郎。他有个儿子, 在太宗、真宗时是一位名臣, 凭借议论时事直言深切传送至今的, 叫戚纶, 官至枢密直学士, 追赠太尉。戚纶有个儿子谦恭谨慎、言行合乎规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的北原、我替他撰写墓志铭的, 叫戚舜臣, 做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就是戚舜臣的儿子, 名叫戚师道, 字元鲁。元鲁为人孝顺友爱忠诚信义, 心地醇厚脾气随和, 喜欢学习不知倦�。拍芾嗨扑淖嫦�。从五代到现在一百六十多年了, 戚氏家风积淀深厚, 流传久远, 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 可是操行符合礼义, 像这样代代传递, 所以我因此说戚家是宋代的世家。
        戚元鲁从小就有远大志向, 聪慧明白敏捷通达, 喜欢谈论当今世事, 能透彻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厌恶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 所以当时跟他交游的, 大多是世间有名望的显达的人。我因此认为元鲁的学问品行, 精进却未停止, 预料他将会长寿, 一定能有所成就, (即使)不体现在当代, 也一定会体现在后世。谁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现在就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时候, 无论跟他生前的关系远近亲疏, 所有知晓他的为人的, 都替他悲痛, 至今说起来还为他悲慨不已呢。
        元鲁开始时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被任命为建州崇安县尉, 他没有赴任。后来凭进士登科, 做亳州永城县主簿, 后来又做楚州山阳县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 因为疾病死在官任上, 年仅三十五岁。娶妻陈氏, 是内殿承制教习的女儿;陈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 是参知政事文宪公尧臣的女儿;有一个儿子;都比元鲁去世的早, 可是元鲁也没有兄弟。哎, 上苍对这个人如此的报答施与, 是为什么呢?元鲁将要去世的时候, 嘱咐他的同僚赵师陟向我求写一篇墓志铭, 赵师陟用书信寄来告诉我。我很悲痛元鲁没能完成他的志向, 想通过我的这篇文章彰显给后人, 所以我没法推辞他。在熙宁元年某月某甲子, 把元鲁安葬在他父亲坟墓的旁边, 并让他跟妻子陈氏、王氏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将要安葬的时候, 他的堂兄戚遵道通过书信来请求墓志铭, 墓志铭文如下:
        操行足够效法他的先辈, 成就足够施于当世之用, 可是这些追求在元鲁身上却不曾停止。活着时候没能完成他的志向, 死后又没有子嗣传承他的事业, 拿什么来告慰哀思呢?就把这篇铭文放在他的墓旁吧。



        相关文言文练习
        《墨池记》《墨池记》(二)
        曾巩《学舍记》《送李材叔知柳州》
        曾巩《唐论》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邪正辨》曾巩《洪渥传》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曾巩《刑部郎中致仕王公墓志铭》
        曾巩《与孙司封书》曾巩《筠州学记》
        曾巩《谢杜相公书》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
        曾巩《南轩记》曾巩《醒心亭记》
        曾巩《菜园院佛殿记》曾巩《刑赏论》
        《陈公神道碑铭》《越州鉴湖图》序
        曾巩《秃秃记》曾巩《宜黄县县学记》
        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序》曾巩《广德湖记》
        《宋史·吕端传》《明史·熊廷弼传》
        《爱莲说》《芙蕖》《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
        《唐雎不辱使命》《丞相牛公应举》
        《愚公移山》《墨池记》
        《明史·刘基传》(二)《六一居士传》
        《司马穰苴列传》《西湖七月半》
        韩愈《马说》《桃花源记》
        《爱莲说》(四)《大道之行也》
        谢肇淛《五杂俎》《后汉书·樊英传》
        《湖南文征》序《梁书·范云传》
        《诸葛亮传略》《千轴不如一书》
        《宋史·王鼎传》《鸿门宴》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