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7.阅读下文, 完成下列各题。 ①公孙贺字子叔, 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 余篇。 ②贺少为骑士, 从军数有功。自武帝为太子时, 贺为舍人, 及武帝即位, 迁至太仆。贺夫人君孺, 卫皇后姊也, 贺由是有宠。元光中为轻车将军。军马邑。后四岁, 出云中。后五岁, 以车骑将军从大将 军青出, 有功, 封南窌侯。后再以左将军出定襄, 无功, 坐酎金, 失侯。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二千余里, 无功。后八岁, 遂代石庆为丞相, 封葛绎侯。时朝廷多事, 督责大臣。自公孙弘后, 丞相李蔡、严青翟、 赵周三人比坐事死。石庆虽以谨得终, 然数被谴。 ③初, 贺引拜为丞相, 不受印绶, 顿首涕泣, 曰:“臣本边鄙, 以鞍马骑射为官, 材诚不任宰相。” 上与左右见贺悲哀, 感动下泣, 曰:“扶起丞相。”贺不肯起, 上乃起去, 贺不得已拜。出, 左右问其故, 贺曰:“主上贤明, 臣不足以称, 恐负重责, 从是殆矣。” ④贺子敬声, 代贺为太仆, 父子并居公卿位。敬声以皇后姊子, 骄奢不奉法, 征和中擅用北军钱 千九百万, 发觉, 下狱。是时, 诏捕阳陵朱安世不能得, 上求之急, 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上许 之。后果得安世。安世者, 京师大侠也, 闻贺欲以赎子, 笑曰:“丞相祸及宗矣。南ft之竹不足受我辞, 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安世遂从狱中上书, 告敬声与阳石公主有私, 及使人巫祭祠诅上, 且上甘泉当 驰道埋偶人, 祝诅有恶言。下有司案验贺, 穷治所犯, 遂父子死狱中, 家族。 节选自《汉书•公孙贺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然数被谴斥责 ②从是殆矣危险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相同的一项①C ②B。 ①父子并居公卿位C A.安居乐业 B.岁月不居 C.居官任职 D.后来居上 ②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比坐事死B A.无与伦比 B.地比震动 C.比权量力 D.比肩接踵 (3)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A.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B.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C.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D.贺祖父昆邪/景帝时为陇西守/以将军击吴楚有功/封平曲侯/著书十余篇。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下有司案验贺, 穷治所犯, 遂父子死狱中, 家族。 (5)根据第③段判断公孙贺不接受丞相之职的直接原因是C A.公孙贺担心自己出生边远地, 见识浅陋, 不利管理国家。 B.公孙贺担心自己靠军功做官, 没有全面治理国家的才能。 C.公孙贺担心自己像前面三位丞相一样被责罚, 处危险中。 D.公孙贺担心自己在英明君主的监管之下, 难以施展才能。 (6)概括公孙贺的品格, 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分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应掌握方法并结合语境推断. (3)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 要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做题讲究技巧, 先易后难.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从原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比较核实. (5)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 (1)①遣:斥责;译文:然而多次被斥责;②殆:危险;译文:从此就危险了. (2)①C 例句和C都是“位居”, A居�。珺停留, D占据.译文:父子同居公卿之位. ②B 例句和B都是“接连”, A相比, C衡量, D并列.译文: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 (3)D “景帝时”为完整时间状语, 其前停顿, 排除BC;“以将军击吴楚有功”为完整的介宾结构, 作“封平曲侯”的状语, 中间不停顿, 排除A;译文:公孙贺的祖父昆邪, 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 因为率军攻打叛乱的吴、楚等国有功, 被封为平曲侯, 著书十几篇. (4)下:交付;穷治:追究;遂:于是;家族:被灭族;译文:案子交给有关部门, 审讯公孙贺, 一一追究他犯的罪过, 于是父子都死在狱中, 被灭族. (5)C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直接原因”, 原文第三段“主上贤明, 臣不足以称, 恐负重责, 从是殆矣”, 人物话语表明直接原因, 其余选项都是间接原因和推辞的话语.故选C. (6)本题要求结合内容概括公孙贺的品格, 注意通过文中的事件概括.从原文第三段看“贺引拜为丞相, 不受印绶”, 原因自述为“主上贤明, 臣不足以称, 恐负重责, 从是殆矣”, 从中可概括为谨慎小心;原文第四段“贺自请逐捕安世以赎敬声罪”, “敬声以皇后姊子, 骄奢不奉法”, 可知自请逮捕朱安世是为自己儿子, 可见其有私心.
答案: (1)①斥责②危险 (2)(2 分) ①C ②B (3)(3 分)D (4)(5 分)案子交给有关部门, 审讯公孙贺, 一一追究他犯的罪过, 于是父子都死在狱中, 被灭族. (5)(2 分)C (6)(4 分)诏命丞相之职不受, 谨小慎微;以朱安世赎敬声罪, 假公济私.
参考译文: 公孙贺, 字子叔, 北地郡义渠县人.公孙贺的祖父昆邪, 汉景帝时任陇西郡太守, 因为率军攻打叛乱的吴、楚等国有功, 被封为平曲侯, 著书十几篇. 公孙贺年轻时当骑士, 参军作战数立战功.汉武帝做太子时, 公孙贺为太子舍人, 到武帝即位, 提拔公孙贺为太仆.公孙贺的夫人卫君孺, 是卫皇后的姐姐, 公孙贺因此而受宠幸.武帝元光年间, 任轻车将军, 驻军马邑.四年以后, 率军出云中攻击匈奴.又遇了五年, 以车骑将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 有功, 被封为南卵侯.后又以左将军身份从定襄郡出击匈奴, 无功, 因献酎金成色不足而获罪, 失去侯爵.再以浮沮将军出五原郡二千余里攻击匈奴, 无功.八年以后, 终于代替石庆任丞相, 被封为葛绎侯.当时朝廷多事, 监督责罚大臣.从公孙弘以后, 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三人连着因事获罪而死.石庆虽然因为谨慎得享善终, 但多次遭受谴责. 当初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时, 不愿接受丞相印绶, 叩头哭泣, 说:“我本来是边界上的人, 靠鞍马骑射的本领当了官, 才能实在不能胜任宰相.”皇上和左右大臣看见公孙贺悲哀, 都触动感情流下泪来, 武帝说:“扶起丞相.”公孙贺不肯起来, 皇上就起身走了, 公孙贺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宫后, 左右大臣问公孙贺不愿当丞相的原因, 公孙贺说:“皇上贤明, 我当丞相不称职, 害怕受重责, 从此就危险了.” 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 代替公孙贺做了太仆, 父子同居公卿之位.公孙敬声仗恃自己是皇后姐姐的儿子, 骄纵奢侈不守法令, 武帝征和年间, 擅自挪用北军的钱一千九百万, 事情发现后, 被逮入监狱.这时皇上下诏搜捕阳陵县人朱安世还没捕获, 皇上急于将其逮捕归案, 公孙贺自己请求追捕朱安世来赎公孙敬声的罪.皇上允许了公孙贺的请求.后来, 公孙贺果然抓获朱安世.朱安世是京城的大侠客, 听说 公孙贺想用他为儿子赎罪, 笑着说:“丞相的灾祸牵连到他的宗族了.我正要告发丞相违法的事, 诉讼的话很多, 砍伐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 用斜谷的木头做桎梏也不能束缚我, 不让我 告发.”朱安世于是从狱中上书, 告发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 以及指使巫师在祭祀时诅咒皇上, 并且上甘泉宫在驰道上埋偶人, 用很恶毒的语言诅咒.武帝下令有关的主管部门审讯查验公孙贺, 彻底追查他所犯的罪行, 竟致父子二人死在狱中, 全家被族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