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王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 字子安, 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 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 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 刘祥道巡行关内, 勃上书自陈, 祥道表于朝, 对策高第。年未及冠, 授朝散郎, 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 召署府修撰。是时, 诸王斗鸡, 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斥出府。勃既废, 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 慨然思诸葛亮之功, 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 求补参军。倚才陵藉, 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 匿勃所, 惧事泄, 辄杀之。事觉当诛, 会赦除名。父福峙, 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群D缢�, 痵②而卒, 年二十九。初, 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 莫敢当。至勃, 泛然③不辞。都督怒, 起更衣, 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 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冀轸, 地接衡庐。”公闻之, 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 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 祖通, 尝作书百二十篇, 以续古《尚书》, 后亡其序, 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 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 作《唐家千岁历》。勃兄剧、弟助, 皆第进士。初, 勉、剧、勃皆著才名, 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 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 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交构:相互构陷。②痵:同“悸”, 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③泛然:漫不经心, 随意。
        7.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 由东汉班固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B. “迁”指调动官职, 一般指升官, 而“左迁”是降职, “超迁”是越级提拔, “乔迁”是�:乇鹑讼睬ㄐ戮踊蛏�。
        C. “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 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
        D. “进士”指科考中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 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 其中一甲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勃年少聪颖, 敢于展露才华。他九岁时指出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中的错误;敢于向刘祥道上书自荐;未成年便任朝散郎, 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
        B. 王勃恃才傲物, 一生命运坎坷。他倚仗才华让同僚难堪, 被他们嫉妒;又因擅杀官奴当诛, 虽遇大赦仍被除名;后去探望父亲渡海溺水, 惊悸而死。
        C. 王勃才华横溢, 喜欢著书立说。他写出《指瑕》《檄英王鸡》《滕王阁序》《唐家千岁历》, 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D. 王勃名闻天下, 受到大家赞誉。阎都督称他为“天才”, 他兄弟三人受到杜易简赞赏;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四杰, 但杨炯不甘位居他后。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 客剑南。
        (2)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 莫敢当
         
         
         
        【答案】7. B    8. C    9. C   
        10. (1)高宗大怒:“这是想要诸王们相互构陷(挑拨诸王们的关系)。把他斥退出府。王勃被废黜后, 客居在剑南。
        (2)事先已让其女婿写好了序文准备在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 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 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 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精思”是“精密思索”的意思, 是一个偏正短语, 不能分开, 是用来解释王勃写文章的情况特点的, 排除AC;“引被覆面卧”是“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的意思, 是解释他睡觉的状态的一个完整的句子, 并且“及寤”, “及”等到, 往往是句子的开头, 排除D。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 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 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 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 “‘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 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错误。“五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而“江西的庐山”是“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之一。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 把握结构思路, 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 结合文本细心揣摩即可。
        C项“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错误。曲解文意, 原文“勃补完缺逸, 定著二十五篇”译为“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 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是“定稿二十五篇”而不是“补出”。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 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 切忌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 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1)是, 这;交构, 相互构陷;既, ……以后;勃既废, 被动句式;客剑南, 客(于)剑南, 省略句。
        (2)宿, 事先;命, 命令, 让;夸, 夸耀;因, 于是, 就;出, 拿出;莫, 没有人;当, 担当。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 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 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 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时, 用意译。
        参考译文:
        王勃, 字子安, 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 九岁那一年, 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 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 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 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 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 策试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 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 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 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 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 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当时, 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 王勃开玩笑写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 高宗皇帝大怒道:“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王勃被轰走后, 游历到四川剑南。
        曾登上葛愦山远望, 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 写下诗篇展露情怀。他听说虢州盛产草药, 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他倚仗自己的才华, 傲视同僚下属, 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 藏在王勃的寓所, 王勃害怕事情泄露, 就把他杀了。事情暴露之后, 本该问死罪, 正好赶上大赦, 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 为雍州司功参军, 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阯县令。王勃前往交阯探望父亲, 渡海时溺水, 惊悸而死, 享年二十九岁。当年, 王勃路过钟陵, 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 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 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 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 也不推辞。都督大怒, 起身假装上厕所, 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 随时汇报。第一次报“南昌故郡, 洪都新府”时, 阎伯屿说, 这是“老生常谈”;二次报“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时, 未做声;三次报“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 宾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 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 先磨数升墨汁, 然后大量饮酒, 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 等醒来之后, 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 一字不改, 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 王勃的祖父王通, 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 用来当作古《尚书》的续篇, 后来序文亡佚, 有十篇只有目录, 没有文章, 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 最终定稿二十五篇。他曾经读《易经》, 作了一部《唐家千岁历》。哥哥王剧, 弟弟王助, 都考中了进士, 作了官。最初, 王勔、王剧、王勃弟兄三人出了名, 被杜易简称为“三珠树”。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 天下称为“初唐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 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李贺作诗》《王及善》
        《新唐书·列传·穆宁传》《新唐书·王珪传》
        《新唐书·马周传》《新唐书·吴武陵传》
        《新唐书·孔颖达传》《新唐书·徐旷传》
        《新唐书·裴谞传》《新唐书·光颜传》
        《新唐书·欧阳询传》《新唐书·李鄘传》
        《新唐书·秦琼传》《新唐书·许孟容传》
        《新唐书·郭子仪传》《新唐书·鲁炅传》
        《新唐书·李愬传》《新唐书·郭震传》
        《新唐书·魏知古传》《新唐书·王思礼传》
        《新唐书·温造传》《新唐书·窦群传》
        《新唐书·韦安石传》《新唐书·尹思贞传》
        《北齐书·陈元康传》方苞《白云先生传》
        曾巩《洪渥传》《元史·吴元珪传》
        《明史·王守仁传》《隋书·循吏传·辛公义》
        赵与时《宾退录·李之才》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明史·花云传》《汉书·晁错传》
        《三国志·魏书·卫臻传》《宋史·张汝明传》
        刘基《使贪》李渔《冬季行乐之法》
        《后汉书·刘般传》罗泽南《游南岳记》
        《宋史·赵鼎传》戴名世《与刘大山书》
        《明史·戚继光传》《明史·海瑞传》
        谢翱《登西台恸哭记》《宋史·李廌传》
        《晋书·华恒传》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