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元史·敬俨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敬俨, 字威卿, 善属文。选充中书省掾。大德六年, 擢礼部员外郎。七年, 拜监察御史。时中书省臣有既黜而复收用者, 与相比周, 以黩货挠法, 即日劾去之。九年, 入御史台为都事。中丞何某与执政有隙, 省议欲核台选之当否, 俨曰:“迩者省除吏千余人, 台亦当分别之邪?”语闻, 议遂寝。江南行御史台与江浙省争政, 事闻, 俨曰:“省台政事, 风化本原, 各宜尽职, 顾以小故忿争, 而渎上听乎?”入为右司郎中。武宗临御, 湖广省臣有伪为警报, 驰驿入奏, 以图柄用者, 俨面诘之曰:“汝守方面, 既有警, 岂得离职, 是必虚诞耳。”其人竟以状露被斥。旱蝗为灾, 民多因饥为盗, 有司捕治, 论以真犯。狱既上, 朝议互有从违, 俨曰:“民饥而盗, 迫于不得已, 非故为也。且死者不可复生, 宜在所矜贷。”用是得减死者甚众。仁宗践阼, 召为户部尚书, 廷议欲革尚书省弊政, 俨言:“遽罢钱不用, 恐细民失利。”不从, 以疾辞。皇庆二年, 拜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其年冬, 移疾退居真州。除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 不赴。四年春, 诏促就前职, 以疾辞。七月, 召为侍御史。湖广省臣以赃败, 俨一日五奏, 卒正其罪。赐《大学衍义》及所服犀带。每入见, 帝以字呼之, 曰威卿而不名, 其见礼遇如此。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四年九月, 拜中书平章政事, 复以老病辞。天历改元, 居月余, 伤足, 告归。家居十余年, 痹不能行, 犹劬书不废。临终, 戒子弟曰:“国恩未报, 而至不禄, 奈何!汝曹当清白守恒业, 无急仕进。”正冠帻, 端坐而逝。赠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 封鲁国公, 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 敬俨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B.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C.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D.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践阼, 指走上阼阶主位, 意为即位、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 主阶在东, 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亦叫 “践祚”﹑“践胙”。
        B.改元, 指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 一般都要“改元”, 而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C.不禄, 指死亡。在古代, 不同身份的人去世有不同的称呼, 根据《礼记》记载, 天子死叫“崩”, 大夫死叫“不禄”, 庶人死叫“死”。
        D.赠, 指追赠, 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这里皇帝给敬俨追赠的都是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敬俨守正不阿, 严厉打击贿赂。敬俨担任监察御史时, 弹劾了中书省贪污违法的官员;湖广省臣贪赃枉法, 敬俨一天五次上书, 终使贪赃者认罪伏法。
        B. 敬俨目光如炬, 往往一语中的。湖广省臣向朝廷谎报有警情, 被敬俨当面拆穿其为谎报;中书省要审核御史台的人选, 敬俨指出其不当之处。
        C.敬俨心系百姓, 多次为民执言。百姓因饥荒沦为盗贼, 敬俨认为应理解其苦衷, 从轻发落;敬俨建议不要突然废除通行货币, 以免损害百姓利益。
        D.敬俨尽职尽责, 深受皇帝器重。皇帝对敬俨言听计从, 委以重任, 先后授予户部尚书和中书平章政事等职位, 可惜敬俨因身体生病而辞官或没有赴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省台政事, 风化本原, 各宜尽职, 顾以小故忿争, 而渎上听乎?
        (2)每入见, 帝以字呼之, 曰威卿而不名, 其见礼遇如此。
         
         
         
        答案:
        10.【参考答案】B(六年, 告�。鸵乱幌�, 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 恐复征用, 徙居淮南。年六十五, 即告老, 朝廷未从其请。)
        11.【参考答案】C (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
        12.【参考答案】D(“皇帝对敬俨言听计从”错, 因为敬俨认为“遽罢钱不用, 恐细民失利”, 皇帝没有听从其建议。敬俨辞任户部尚书, 生病只是托词。)
        13.【参考答案】
        (1)行省与御史台的政事, 以教化天下为根本, 各自应该尽忠职守, 怎么反而因为小事忿恨争执, 而亵渎皇上的耳朵呢?(得分点:“顾”、“以”、“渎”各1分;大意2分, 其中“省台政事, 风化本原”和“各宜尽职”各1分。)
        (2)(敬俨)每次入朝觐见皇帝, 皇帝都用他的字称呼他, 叫他“威卿”而不叫他的名字, 敬俨受皇帝礼遇到这样的地步。(得分点:补充主语、“名”、“见”各1分;大意2分, 其中“帝以字呼之”、“如此”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敬俨字威卿, 擅长写文章, 被选入中书省任职。大德六年, 晋升为礼部员外郎。七年, 拜监察御史。当时中书省中有一些官员是原被罢黜后又起用的, 结党营私, 贪污违法, 敬俨马上弹劾他们, 令他们罢官。大德九年, 敬俨入御史台为都事。中丞何某与执政者不和, 中书省要审核御史台的人�。促仓赋�:“近来中书省任命官吏千余人, 难道御史台也要去一一审核吗?”中书省再也不提这件事了。江南行御史台与江浙行省在一些政务上有争执, 上报朝廷, 敬俨指责他们:“行省与御史台的政事, 以教化天下为根本, 各自应该尽忠职守, 怎么反而因为小事忿恨争执, 而亵渎皇上的耳朵呢?”后来敬俨任右司郎中。武宗即位, 湖广省臣向朝廷谎报有警, 从驿站奔驰入朝上奏, 对当权者别有图谋, 敬俨当面责问:“你镇守一方, 既然有警岂能擅离职守, 必是谎报。”湖广省臣最终因为真相暴露被斥骂。旱蝗成灾, 百姓很多因为饥饿沦为盗贼, 有关部门逮捕关押了他们, 以犯罪论处。案件呈上朝廷后, 朝廷上的讨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敬俨说:“百姓因为饥饿而成为盗贼, 是被不得已的理由逼迫, 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而且死了的人不能够再活过来, 应该有所宽恕。”因为他的话而减免死刑的人很多。仁宗即位, 召敬俨为户部尚书。朝廷提出要革除尚书省的弊政。敬俨认为:“突然废除已通行的钱不用, 百姓会受到损害。”这意见未被采纳, 他便称病辞职。皇庆二年, 敬俨担任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这年冬天, 敬俨因病退居真州。后起朝廷授予他担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 他没有赴任。延祐四年春, 朝廷督促他就任前职, 他仍称病辞谢。七月, 敬俨被召回朝任侍御史。湖广省臣贪赃枉法, 事情败露, 敬俨一天五次上书, 终使贪赃者认罪伏法。皇帝赏赐他《大学衍义》书一部及犀牛皮带。敬俨每次入朝觐见皇帝, 皇帝都用他的字称呼他, 叫他“威卿”而不叫他的名字, 敬俨受皇帝礼遇到这样的地步。六年, 敬俨告�。实凵痛鸵患路�, 派遣医生探视治疗。敬俨因为他的家乡在附近, 害怕又被征召起用, 于是迁徙定居到淮南。六十五岁时, 敬俨就告老辞职, 朝廷没有听从他的请求。四年九月, 敬俨被授予中书平章政事, 再次用年老生病的理由推辞。天历年改元, 敬俨过了一个多月, 伤了脚, 向朝廷禀告辞职归家。敬俨在家里住了十多年, 不能走路, 还坚持写作。临终时, 敬俨告诫子弟说:“国家恩情没有报答, 而我就要死了, 有什么办法!你们要清白地守着田地, 不要急于做官。”正正帽子头巾, 端正地坐着去世了。朝廷追赠敬俨为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 封鲁国公, 谥号文忠。



        相关文言文练习
        《元史·何实传》《元史·博尔术》
        《元史·陈思济传》《元史·赵炳传》
        《元史·宋子贞传》《元史·吴元珪传》
        《元史·本纪第一》《元史·张起岩传》
        《元史·赵孟頫\传》《元史·王玉汝传》
        《元史·许有壬传》《元史·张德辉传》
        《元史·刘秉忠传》《元史·伯颜传》
        《元史·张思明》《元史·杨惟中传》
        《元史·拜住传》《元史·归旸传》
        《元史·廉希宪传》《元史·杨奂传》
        《元史·余阙传》《元史·畅师文传》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元史·成遵传》
        《明史·毛吉传》《晋书·王衍传》
        顾炎武《廉耻》《三国志·杜袭传》
        侯方域《悯獐》《宋史·陈尧佐传》
        《后汉书·张鲁传》《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新五代史·李崧传》《后汉书·孙程传》
        《明史·金濂传》白居易《李陵论》
        《宋史·陶榖传》《明史·汪乔年传》
        《杨万里忧国》《宋史·赵尚宽传》
        苏轼《范增论》《新唐书·王思礼传》
        《清史稿·王士祯传》《黔中儿》
        杨简《莫能名斋记》袁枚《游武夷山记》
        《南史·何远传》刘大槐《无斋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