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裴度字中立, 河东闻喜人。贞元初, 擢进士第。迁监察御史, 论权嬖梗切, 出为河南功曹参军。元和六年, 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田弘正效魏、博六州于朝, 宪宗遣度宣谕, 弘正知度为帝高�。式加黪帐苊�。久之, 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秋阅鹰狗, 所过挠官司, 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不为礼, 因构寰出丑言, 送诏狱。度言寰无辜, 帝曰:“寰诚无罪, 杖小使;小使无罪, 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 第寰为令, 惜陛下百姓, 安可罪?”帝色霁, 乃释寰。王师讨蔡, 以度视行营诸军, 还, 奏攻取策, 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 度对:“李光颜义而勇, 当有成功。”不三日, 光颜破时曲兵, 帝叹度知言。时方连诸道兵, 环拿不解, 内外大恐。及度当国, 外内始安。于时讨蔡数不利, 群臣争请罢兵。唯度请身督战, 俯伏流涕曰:“臣誓不与贼偕存。”即拜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度屯郾城, 劳诸军, 宣朝廷厚意, 士奋于勇。是时, 诸道兵悉中官统监, 自处进退。度奏罢之, 使将得颛制, 号令一, 战气倍。未几, 李愬夜入悬瓠城, 缚吴元济以报。度入朝, 会帝以二剑付监军, 使悉诛贼将, 度腾奏申解, 全宥者众。敬宗纵弛, 日晏坐朝。度谏曰:“近开延英益�。滞蚧噘�, 有所壅阏。宜诘旦数坐, 广加延问。”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于是牛僧孺、李宗闵同辅政, 媢度勋业久居上, 欲有所逞, 乃共损短之, 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开成三年, 以病丐还东都。薨, 年七十六。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B.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C.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D.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东, 代指山西, 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 山西在黄河以东, 故以之称代该地区。 B.诏狱, 指朝廷高官有罪, 需皇帝下诏书定罪的案子。也指关押、囚禁这些犯人的场所。 C.王师, 指天子的、国家的军队, 是相对于军阀部队之类而言的, 文中指唐王朝的军队。 D.薨, 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 也用于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公主, 或封王的贵族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裴度主持正义, 善于开导皇帝。下邽县令裴寰因为不讨好五坊小使而惹怒了皇帝, 被抓进诏狱, 裴度巧妙地向皇帝陈辞, 最终使裴寰被释放。 B.裴度忠于国家, 劝谏皇帝勤政。唐敬宗行为放纵, 在政事上懈�。岫染腿八嗫佑⒌罾醋裳榭�, 以防耽误政务, 敬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C.裴度善于识人, 确认光颜有才。当皇帝询问诸将中谁有才干时, 裴度认为李光颜忠义而有勇, 必定能建立功勋, 李光颜果然不久就建了大功。 D.裴度功业巨大, 受到嫉妒排挤。牛僧孺、李宗闵辅佐皇帝治理政事时, 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 皇帝最终采纳了二人意见, 将裴度外放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度言寰无辜, 帝曰:“寰诚无罪, 杖小使;小使无罪, 且杖寰。” 译文: (2)会帝以二剑付监军, 使悉诛贼将, 度腾奏申解, 全宥者众。 译文: 答案: 10.【答案】D 【解析】第三处, 如果在“数引疾”后断开, 则“不任机重”就成了事实, 与“愿上政事”所含的“正任机重”之意相矛盾。第六处, 如果在“中人”后面断开, 则“护治”的宾语就不是裴度了, 而且“日劳问”也没有了主语。第九处, 如果在“三日”后断开, “须疾已三日”的意思不顺畅, 而且把“若五日”分开了, 不合适, 因为“三日若五日”, 合起来表示时间。 11.【答案】B 【解析】错在“朝廷高官”, 非朝廷高官有罪, 也可能进诏狱。本文中的裴寰就仅是一个县令。 12.【答案】A 【解析】错在“因为不讨好五坊小使而惹怒了皇帝”, 皇帝被惹怒是因为五坊小使说裴寰的坏话, 说他有诽谤之言。 13.【答案】(1)裴度进言裴寰无罪, 宪宗说:“裴寰如果无罪, 就杖责五坊小使;如果小使无罪, 就要将杖责裴寰。” (2)恰逢皇帝拿两支剑交给监军, 让监军把贼将全都诛杀, 裴度上奏解释, 许多人被宽恕而保全了生命。 【解析】(1)“无辜”(无罪)、“诚”(如果)、且(将要, 就要)各1分, 句意2分。(2)“会”(恰逢)、“悉”(全都)、全宥(保全、宽�。└�1分, 句意2分。 【参考译文】裴度字中立, 是河东闻喜人。贞元初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弹劾皇帝宠信的权臣, 语言梗直而激烈, 被调出京城任河南府功曹。元和六年, 以司封员外郎的身份掌管拟制诏令的事。田弘正向朝廷献出六个州的土地, 唐宪宗派裴度前去宣示皇帝的诏令, 田弘正知道裴度是皇帝高标准选拔的官吏, 所以到城郊快跑着迎接、直跪着接受命令。很久之后, 裴度升任御史中丞。宣徽院的五坊小使在秋天校阅鹰犬。所到之处, 骚扰官府, 得到厚礼馈赠才离去。下邽县令裴寰没有赠送礼物, 小使们就诬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 皇帝下诏将其拘捕入狱。裴度进言裴寰无罪, 宪宗说:“裴寰如果无罪, 就杖责五坊小使;如果小使无罪, 就将杖责裴寰。”裴度说:“像这样责罚本来是合理的, 但是裴寰是一个县令, 顾惜陛下的子民, 怎么可以加罪于他呢?”宪宗怒色消散, 就释放了裴寰。政府军讨伐蔡州, 皇帝让裴度视察行营各军, 回来之后, 上奏进攻的策略, 与皇帝的心意相合。皇帝问各位将领是否有才干, 裴度回答:“李光颜忠义而勇敢, 应当能够建立功勋。”不到三天, 李光颜打败了时曲的贼军, 皇帝感叹裴度的话是知人之言。当时正联合各道军队进攻, 纠缠战斗, 不能停止, 朝廷内外非�?只�。等到裴度掌权, 朝廷内外的人们才安定下来。当时讨伐蔡州的形势不利, 群臣争相请求罢兵休战。只有裴度请求亲自督战, 他俯伏在地流着泪说:“我与贼人誓不两立。”就被任命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裴度驻扎在郾城, 慰劳各军, 宣示朝廷的关怀之意, 军士们勇气十足。这时候各路军队都由宦官统率监军, 宦官自行决定军队的进退。裴度奏请朝廷将所有的监军宦官一并撤掉, 使将领们能够独断专行, 号令统一, 士气倍增。不久, 唐将李愬趁夜攻入蔡州悬瓠城, 活捉了吴元济来报。裴度入朝, 恰逢皇帝拿两支剑交给监军, 让监军把贼将全都诛杀, 裴度上奏解释, 许多人被宽赦罪行, 保全了生命。敬宗放纵恣肆, 天晚了才上朝。裴度进谏说:“近来打开延英殿的情况很少, 恐怕各种事务的上奏, 被堵塞而不顺畅。应该在早晨多次坐朝, 广泛地加以咨询。”皇帝嘉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多次上朝。太和四年, 裴度屡次称�。幌朐俚H喂业幕ぷ�, 希望交还政事。皇帝选择好的医生为他护理治疗, 宦官每天接连不断地来看望问候, 在这种情况下, 皇帝下诏让他担任司徒, 等到他病愈之后, 三天或五天到一次中书省。这时, 牛僧儒、李宗闵共同辅政, 嫉妒裴度的功业和长期居于上位, 想要实现某种企图, 就共同贬低他, 裴度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开成三年, 因病请求回东都。去世, 时年七十六岁。
|